字體:小 中 大 | |
|
|
2007/04/12 08:56:03瀏覽1388|回應2|推薦12 | |
勵志台灣大哀詞 四〉前現代化篇 婆娑台灣島福摩 清廷原民區保護 泥土自註──
以上六句,是描述清代的台灣族群政策的發展。 前兩句 這可說簡直是當時世界上文明國家所趕不上的文明政策。自17世紀中,台灣收入版圖以來,清廷對於台灣並不刻意開發,甚至幾度禁止漢人渡海來台。 因此,漢人雖與原民間有衝突,對於原民的居地,官方在語言與文化不通的情形下,並無意打攪;因而,蕃漢間有近兩百年「非法的」或「前近代的」關係,雖族群確曾有相當之衝突,原民顯居於劣勢;例如,發生在1815年前後,中部著名的埔里漢族郭百年喬官強墾之殺番事件,幸於1818年,由彰化知縣吳性誠偕北路理番同知往處理,「毀土城,逐佃農。番始歸社」;然而,在官府難免失察下,漢族之墾地仍然漸廣;即是。 不過,各地更有自然融合的過程──這也就是平埔族漢化日深之背景。
1874年,他們結合了對於台灣頗有理解的失意美國浪人李仙德〈曾任美國駐廈門領事〉,把清廷尊重原住民歷史與文化自治方針而稱為「化外之民」的原民,解為近代世界主權理論上的「不屬中國」,藉口琉球漁民受難而攻打我台灣東部的原住民牡丹社,是為台灣近代史上極重要的「牡丹社事件」。 他任內最有名的工作就是「開山撫番」與歡迎移民,並且加強海防。 當時,沈氏為迎擊來自日本的威脅,「奏請移駐福建巡撫,以一事權」,「添設台北府縣,以資治理」,「奏改營制,築砲台,架電報,振商務,凡諸要政,多所更置」; 史家連橫曾指出,「台灣歸清以來,閉關自守,與世不通;茍非牡丹之役,則我鄉父老猶是酣歌恒舞於婆娑之洋焉。天誘其衷,殷憂日至,析疆增吏,開山撫番,以立富強之基,沈葆禎締造之功,顧不偉歟。」;所指正是此一史實。 換言之,清代的原住民與漢族間的問題應是在這樣的情形下,因交通頻繁而變得複雜,產生種種問題的。其後,至台灣被割讓的1895年,不過二十年。 近年來強調原住民與漢族衝突的說法,其實,漢族行政能力與武力不強,對於原民之壓力,應是相當有限的;換言之,日人治台時所惡意強調的,實與史實有相當的差距。
末四句「光緒沖齡抗法勝 銘傳慧眼青台督 何以故 何以故 欲將一隅起鴻圖」
更重要的是,劉銘傳在平定太平軍時,與洋兵並肩作戰,曾親身操作洋砲,深覺西學深邃,不可小覷,遂虛心請教,與西人接納〈有法人因而追隨劉,終至隨之歸老安徽者〉,並將所得報與李鴻章,後來累功至疆臣,成為中國自強運動的重要主張者。 其次應知,中法之戰對於中國近代史的意義,俄國外交官的報告曾描述稱:「戰爭開始時,甚至中國極邊遠的角落的居民都募捐獻款,資助國防;各省有錢人都紛紛出資,……在中國南部建立了一整隊一整隊的帆船隊,保衛沿海地區,抵禦法國人可能發動的種種攻擊。私人出資武裝起來的志願兵,僅福建一省就有一百多萬人。」
換言之,對於當時台灣先民的民族意識言,除鴉片戰爭時,姚瑩防臺未敗,是值得一提的史實外,中法之戰清廷派自強運動名將劉銘傳守台灣,已表示清廷在甲午戰前就已極看重台灣。 果然,他後來建鐵路、開礦產、建病院、設西學堂、蕃學堂、開自來水、推動掃街與公醫的公共衛生制度,在台灣展開其自強運動的理想,當時他的努力成果,受到美日各國的注目,可惜當年清廷正是寡婦孤兒當政,無力對之充分支持;遂使其建設台灣,希望「以一隅為天下倡」的苦心,終無實現的機會。 此誠劉銘傳之憾事,我寶島台灣之憾事,更中國自強運動之極憾事也。 |
|
( 不分類|不分類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