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勵志台灣大哀詞──三〉清代要邊篇
2007/04/09 22:09:23瀏覽3705|回應2|推薦22

勵志台灣大哀詞

三、清代要邊篇

 婆娑台灣島福摩     原民漢胞隔土牛

雍乾舊制禁眷    遊民既夥械鬥

幸有文忠舉健儒    治績姚瑩勝英夷

奈何西方霸權盛    檻車泣罷美夷

惡艦事件牡丹社    原漢漸此天地黯

何以故    何以故     祖國積弱台地哭

泥土自註──

本篇前段,主要描述清代中葉,島嶼內社會的概況──土牛,始於明鄭時代,大行於清;是在原漢地界處,除了樹碑立禁令,明示雙方皆不許越界之外,並挖下深溝以隔離雙方的活動。希望借此減少可能 發生的種種衝突。作為一種保護政策,雖對弱勢者有保護作用;但是,強者並不因而自我約束。故問題仍層出不窮,頗令人遺憾。

清廷採取消極的治理政策,不僅對原漢關係採隔離方式,對移民則採禁眷禁渡的方式;不過,移民的漢族社會卻在前篇所提的「減賦」定制下,吸引了許多無眷的流民與偷渡人口;無眷無產的流民當然易於彼此發生衝突;加以,原本閩粵地方就多異姓或異族械鬥的問題,如今更有閩客相爭的問題,因而,島嶼社會中就有了所謂「三年一小亂,五年一大亂」的情況;清初以來,其最著名的先後有朱一貴、林爽文之起義,都曾使整個島嶼陷於危機之中;清廷雖隔海派軍征討,並不能輕易敉平亂事。

因而乃有此「雍乾舊制渡禁眷 遊民既夥多械鬥」之句。

本篇後段,

幸有文忠舉健儒 治績姚瑩勝英夷

奈何西方霸權盛 檻車泣罷又美夷

惡艦事件牡丹社 原漢漸此天地黯


何以故     何以故       祖國積弱台地哭

 它是描述安徽健儒姚瑩在台故事;

文忠就是清代名臣林則徐;台灣以「三年一小亂,五年一大亂」,難治出名。姚氏當年曾出仕漳州龍溪,其地械鬥、仇殺、盜賊無虛日,官兵無如何;其履任後,嚴捕誅除強暴,聽斷勸諭,悉以至誠;每親臨四鄉,皆自出費用,即有圍捕,亦以身先;循行田野,親至各社,曉以大義,經其疆理,字其孤幼,暇則課農勸學,一時棄刃修和者七百餘社,漳人大悅。有「閩吏第一」之稱;

林則徐薦之於朝;姚瑩,為桐城派健者,平素慕賈誼與陽明之體用兼備,不為空談;學派大老方東樹推重之,稱其齒少於余,而其才識與學之勝余,相去之遠,中間恒若可容數十百人者。」;據稱,彼「甫弱冠,慨然有任天下之志。故人聚處,劇飲大醉,往往縱論歡呼,至於痛哭或發據為文章,雖未有設施,識者已知為天下材也。」;是與前述之行狀,確可沛然一貫,故作者稱之「健儒」也。

       
史實中,1821年,姚曾任葛瑪蘭廳通判,規劃宜蘭地區發展,有政聲;以丁艱而寓居;因林則徐之荐舉,在鴉片戰爭時代任「台灣兵備道」之職,當時治台,他極有政聲。看他在「台灣通史」的「外交志」裡防守台灣的事蹟:

兵備道姚瑩具幹才,得民心。與總兵達洪阿註1共籌戰守之策,增鑄砲台,言海防,故英人不能得志。二十年夏五月,英艦窺鹿耳門,官兵擊之,詔以水師提督王得祿註2移駐台灣,協同剿辦。……姚瑩赴南北,集紳耆,練義勇,以其半任調遣,凡四萬七千一百有奇;而漢奸之來勾結者,輒捕斬之。故無內患。二十二年春正月,英艦數艘至大安港,遙見岸上兵民堵立,將駛去,突觸暗礁,開砲擊之,船破,獲英兵二十,印度兵百六十五,大砲二十門及鎮海、寧波營中之物。三月,英人調艦十九艘大舉來犯,並結海盜;又破之。詔晉姚瑩布政使銜,達洪阿提督銜。(八月)十四日,犯淡水,卻之。十八日,復窺雞籠。……英艦將入口,發炮中之,桅折,觸礁而沒;又獲英兵。九月復至,再破之;自是不敢窺台灣
以上就是姚瑩勝英夷的史實。

          奈何西方霸權盛   檻車泣罷又美夷

這是描述當時西方霸權先後來侵犯的情況;姚瑩竟被英人指為冒功,致使功在國家的他,在英國使臣的威壓下,逮送北京。當時我台灣人兵民曾洶湧抗議,共為之伸冤。    在「台灣通史」中所記載的情形如下:

是秋江寧款成,換捕虜,而台灣所獲印度兵,已於五月奉旨處斬;唯以英兵歸之。英領事樸鼎查遂訐台灣鎮道妄殺遭難兵民;……欽差大臣耆英……劾姚、達罪;詔飭福建新督查奏,新督至台,查案卷所奏皆營廳及紳民稟報,無冒功事;然為款故,強令鎮道引誣,以謝英人。將逮至京,兵民洶洶罷市,台人乃訴其冤,……始知其枉

這又是一段怎樣的哀詞。 


可惜,我們台灣史中竟多不載,開台名臣多只見沈保禎、丁汝昌、劉銘傳而已;其實,姚瑩先生在桐城派中獨樹一幟,在台期間,踏勘南北,著作可觀,其破英船,被誣為冒功,而我們的「認識台灣」諸論述中就簡直不敢提及──真是如何可遺憾的史實!

而當年更遺憾的是,西方霸權國家的虎視眈眈,鴉片戰爭與英法聯軍固然是當年首惡,其實西方基督教世界早有共同所謂的「白種人的負擔」之說,「合理化」他們自身的種種侵略作為;尤其,立國於十八世紀末的美國,立國雖短,其打擊分化異種世界之陰謀已萌;當1874年,他們就聳動、扶植了野心的日本當局,展開了南下的侵略活動──這就是該年的日軍征討我台牡丹社原住民事件。。。日人的侵略中國可說也是由這裏開始的。。。原漢間原本頗為簡單的處境,從此因日美的滲入而逐漸複雜,其問題就日益難於處理了。

也因而,本篇之末,乃有── 

惡艦事件牡丹社   原漢漸此天地黯

何以故   何以故   祖國積弱台地哭

的悲情結尾。。。

註1 達洪阿,號厚庵,台灣鎮總兵,滿州人,武將,人皆畏其驕悍;近兩年,常與姚瑩齟齬,而姚一以誠待之;一日終於醒悟,親臨謝罪,稱「武人不學,為君姑容久矣,媿悔無及,自後台事,唯君是聽,死生禍福,願與共之」。自此之後兩人合作無間,可惜國家戰力不足,兩人最後只能在我台人的憤怒與洋人的逼迫下,一起離開台灣。姚氏有詩記之:「早歲嘗為任俠行。中年猶覺萬金輕;孤寒欲下千人淚、悍將真尋共死盟,白首天涯時事改,青衫夜半旅魂驚,歸舟得遂成春水,始見嚴公贈杜情。」〈滿漢相洽此段,撫今追昔,讀來不免含淚〉

註2‧王得祿,嘉義縣人,以武舉人集義軍,平亂有功,入官軍;以攻海盜蔡牽屢勝,至總統閩、粵、浙三省水師,終滅橫行20年之蔡牽於黑水洋;論功,晉子爵,世襲,官至浙江提督。姚瑩自台灣罷官後,遇於廈門,兩人結為兄弟。姚氏亦有詩記之:「海上妖星二十年,將軍韜箭靖烽煙;如何帶礪昭青史,獨善書生許並肩。」

 〈英雄惜惺惺,慷慨共悟醒,何日啟兩岸,嗚呼痛哉行〉 

( 不分類不分類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h1234567am&aid=883445

 回應文章

鈴聲(老老)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口說愛台的人
2010/02/09 02:00

不知有幾個真有心在台灣史上啊!

或許只對日人統治的那五十年關心吧!

泥土‧‧‧郭譽孚(h1234567am) 於 2010-02-09 22:47 回覆:

歡迎來訪,謝謝回應。

就像您的大文,留下些雪泥鴻爪;

也是人生的某種意義吧。

泥土敬白


孫立人的粉絲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無限感慨
2009/11/08 01:37
拜服!
讓英雄蒙塵,日後就不易有英雄!
泥土‧‧‧郭譽孚(h1234567am) 於 2009-11-08 07:31 回覆:

唉,有時候真是孤寂

其實,不是為自己,而是為了那些歷史與人物啊

感謝您的回應

泥土慨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