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幫嚴長壽說句話
2007/05/12 23:42:47瀏覽265|回應0|推薦8

台灣雖然看似言論自由,但所謂的自由,似乎只有「說」的衝動,而沒有「聽」的藝術,大鳴大放的結果,在公共議題上的討論,往往只是淪為人身的謾罵,而無法深入地互動交流意見,日前嚴長壽遭到花蓮旅館業者的抗議,即是一例。

其實抗議的旅館業者與嚴長壽的終極目標都是殊途同歸的-想方設法地提振花蓮觀光產業,只是面對壅塞的交通,雙方的見解大為不同:抗議的旅館業者希望高速公路開通後能帶進更多的人潮;而嚴長壽則認為來花蓮的人已不少了,為何他們只停留一、二天就走了,應想辦法讓他們駐留多一點時間。同樣是一萬人次的觀光遊客,旅館業者著眼於一天就進來一萬人;而嚴長壽則希望每天來花蓮的二千人,一次就能住上個五天,他害怕高速公路的開通將破壞花蓮的天賜美景,而使花蓮的觀光資源庸俗化,或許高速公路的開通能將花蓮帶進台北人的一日生活圈範圍內,但當「花蓮一日遊」等同「海洋公園一日遊」時,對花蓮的發展真有助益嗎?

從西部遠來的遊客,或搭遊覽車、或自行開車,在拓寬後的花東縱谷或東海岸公路上不時呼嘯而過,但除了一些「熱門」景點外,對許多道路沿線的居民而言,所謂的遊客只是一輛輛奔馳而過的車子而已,未為當地居民的生計帶來多大的助益。所以當地部份有識之士在推動所謂「慢走漫遊」運動,讓走馬看花的遊客,願意在路邊停下來,深入體驗當地社區的特色,慢慢地走,他們才會在花蓮多住幾天,也才能將遊客的錢包帶進花蓮的每個角落,帶動當地的經濟發展。

沒錯,花蓮是迫切需要觀光資源的挹注開發,但他們需要的或許不是一條筆直的高速公路,而是讓遊客有「非停車不可的理由」,開發「一鄉一特色」才是當務之急。畢竟有特色的話,路再彎也會有一堆人去探訪秘境;而花蓮被複製成另一個庸俗的西部時,高速公路只會將人潮帶往海洋公園,對當地花蓮人而言,所謂的遊客將只是一輛輛呼嘯而過的車子而已。

( 不分類不分類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gwogo&aid=9558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