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6/05/02 20:18:57瀏覽1071|回應3|推薦56 | |
日「治」或日「據」一字之差的課綱爭議雖延燒已久,但大家卻鮮少討論一個有趣的問題:同樣是殖民地,我們會說日「治」台灣,但相對地,若說是英「治」印度、法「治」越南,甚至是日「治」韓國,相信不僅看起來怪怪的,恐怕還會引起印度、越南或韓國這些曾被殖民過的人民不悅及抗議,同樣是地球公民的一員,台灣人對殖民主義的見解為何會那麼與「眾」不同? 殖民主義根源於殖民母國的種族優秀論述(如西方殖民帝國所謂的”白人負擔說”或在日本領導下的所謂”大東亞共榮圈”),在弱肉強食的社會達爾文主義思惟下,強國「治理」弱國或弱小種族,是天經地義的事。但這類種族不平等的觀點,在二戰後風起雲湧的民族自決運動浪潮下,早已被丟進歷史灰燼中,沒想到在21世紀的台灣,竟又找到了立足點。 試想,日本如能「治理」台灣,她當然也能「治理」韓國,那麼在「大東亞共榮圈」的旗幟下「治理」菲律賓、印尼、越南、緬甸也無不可了,如此一來,太平洋戰爭就不能視為是日本的侵略行為,反倒是西方國家對日本「解放」亞洲的大東亞共榮圈運動的反動戰爭!? 但如果我們要解釋成日本是「占據」而非「治理」韓國、菲律賓、印尼、越南或緬甸這些地方,那麼我們為何要認同日本是「治理」而非「占據」台灣的說法,因為如此一來,對照殖民主義的種族優秀論說法,那不就承認我們台灣人與日本人、韓國人、菲律賓人、越南人或緬甸人相比,是處在次一等的地位?!只為了要「去中國化」,我們需要如此作賤自己嗎?在日「治」說的課綱教育下,台灣人的世界觀遭到嚴重扭曲,我們還要忍受讓日「治」說繼續誤導我們的下一代而坐視不管嗎?! |
|
( 時事評論|雜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