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6/04/05 17:54:45瀏覽736|回應2|推薦43 | |
「教育」,是我們能給予新世代最珍貴的禮物了,尤其在日益詭譎多變的國際競爭環境下,教育更是不容忽略的關鍵環節,但慚愧的是,在「教育」上頭,我們做得並不夠好。 科技進步,降低了昔日為滿足消費者偏好所需的高昂「交易成本」,不僅改變了市場競爭的定義,也重新定義新的工作面向。目前最夯的遊戲產業或是手機APP程式設計,在二十年前,甚至僅在十年前,還是個不存在的玩意,劇烈的環境變化,讓我們不得不重新思考教育的本質:不僅要使新世代習會現今已存在的工作,還須引導他們能適應現在甚至還不存在的工作,無疑是當今「教育」工作最大的挑戰。 教導新世代學習如何複製當今世代的成功經驗,長期以來一直是教育的重點核心內容,但這套策略已不足應付今日瞬息萬變的國際競爭環境,如何啟發年輕人邁向新領域的探索能力,無疑是現今教育需思考的發展方向。更重要的是,除了校園外,社會教育也將扮演日益重要的環節,在我們帶引下,使新世代能無懼地面對“改變”,順利地踏入未知的新競爭環境結構,展現所長。然而,從太陽花學運所顯露出年輕世代對”改變”的畏懼,說明我們給予新世代的教育,仍不足以讓他們有信心應付未來的挑戰。 “改變”,是場危機,但也能是個轉機。在現今競爭環境下,複製過去的成功經驗,已無法確保自身的競爭優勢,同時“改變”已成常態,所以重點不在於要如何規避改變,而是如何掌握改變過程中稍縱即逝的楔機,轉化為競爭利基點。誠然,”改變”並不必然帶來一個更美好的未來,一味歌頌”改變”是無知的行徑,但以駝鳥心態面對”改變”的挑戰,更會帶來一場災難。在服貿爭議過程中,可惜的是,年輕世代的想像力被台灣教育過程中設下的框架所束縛,仍以”維持現狀”的舊式思惟探討服貿所可能帶來的影響,缺乏以全新視維觀察能力,探究服貿可能對台灣造成的危機與機會,一群裝著”舊”腦袋的年輕人,如何引領台灣邁入新世紀?然而令人痛心的是,年輕人的”舊”腦袋是我們親手替他們裝上去的,時下年輕人之所以仍抱持”維持現狀”的舊思惟,無疑是深受有心政客人士操弄下受其形塑影響。為了私慾,不惜犧牲年輕人對”改變”應對能力思考的教育,台灣的國際競爭能力,就這樣在有心人士的短線操弄下,一點一滴地流逝。
一個人、一個社會、一個國家,因夢想而偉大,但前題是:我們要敢於作夢! |
|
( 時事評論|雜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