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06/08/20 12:08:39瀏覽327|回應0|推薦9 | |
當陳總統還是三級貧戶時,那是個怎樣的年代?外來政權、專制獨裁、人權迫害、官商勾結等評語,是我們對那個年代的印象,但在這個聽來亳無希望的歲月中,卻將一位三級貧戶培育成今日的陳總統,瞻望未來,我們對今日的三級貧戶,能為他們許一個怎樣的未來? 當陳總統還是三級貧戶時,在政治肅殺氣氛下,“縮短貧富差距”是當時獨裁政權為“籠絡”人心的重要施政目標及執政績效的樣板櫥窗。首先,教育是脫離貧窮的捷徑,古今皆然,為使中下層階級也能享受到教育資源,所以當時的外來政權建構了一個形式上公平、人人齊頭式平等的反菁英教育政策,在聯考、單一版本教科書等這類僵化體制下,使城鄉之間的教育資源不致差異過大,雖然因此扼殺了菁英階層的教育資源,但對眾多的中、下階層人們而言,“十年寒窗苦讀”可為他們開啟一扇邁向成功的希望大門。當然讓老百姓賺錢是“縮短貧富差距”最實際的作法,勤奮的人民,再加上一批幹練的技術官僚,“拚經濟”成了當時台灣全國上下唯一的共識,台灣人民辛勤的努力,終於為自己贏得“台灣經濟奇蹟”的美譽,傲人的經濟成長背後,貧富差距也在同步改善。無論是讀書還是工作,只要肯努力總有出人頭地的一天,成了當時台灣人的集體夢想 陳總統依其個人的努力,由一名三級貧戶之子,在不用怕上層階級卡位的教育環境下,藉由僵化的考試制度一路考上省中、台大、律師,再憑藉其個人才華在法律界嶄露頭角,轉戰政界後,平步青雲地由市議員逐步升上總統大座,一位三級貧戶能坐上總統寶座,也可算是另一類的台灣奇蹟吧。 陳總統還是三級貧戶的年代,是一段我們咒罵不已的黑暗年代,昔日的專制獨裁、外來政權已被我們丟入歷史的洪流裏了,但在歷史的進程中,我們得到了一些東西,是否也遺失了一些東西?在貧富差距日益擴大的今日,整天喊口號的政府,早已聽不見他們喊“縮短貧富差距”這句話了,在政府與財團之間觥籌交錯的熱絡景象下,眾多台灣人的口袋都早已縮水了;雖然台灣已由三級貧戶出身的台灣人建立起第一個本土政權,但今日卻有眾多的台灣之子繳不起學費,被教育體系摒棄在外,他們想藉由教育之助擺脫貧窮的惡性循環的夢想,也因之幻滅了。新時代來臨了,但我們的夢想卻縮水了。 陳水扁還是三級貧戶的年代,培育出一位未來的總統,我們對今日的三級貧戶,能會他們許一個怎樣的未來? |
|
( 不分類|不分類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