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4/05/31 11:45:23瀏覽538|回應0|推薦36 | |
講題:玉皇上帝信仰與祭祀:兼論梓潼帝君與玉皇經 講師:謝聰輝 博士(臺灣師範大學國文學系教授) 日期:
★ 北宋前「玉皇」的四種意涵 ◎ 指三清尊神:玉清(元始天尊)、上清(靈寶天尊)、太清(道德天尊) ◎ 指仙界高真者 ◎ 指祖炁、玄炁根源者 ◎ 指唐代皇帝代稱者 ★ 北宋開國之初的三位君主,運用五代末逐漸興起的「玉皇」作為「天帝」的思想,在帝王與道教的推波助瀾之下,逐漸取代「舊」的昊天而成為「新」的「玉皇大帝」與「昊天玉皇上帝」。整個宋朝朝廷與民間並透過各種方式來掌握對新天命的解釋權與祭祀權,以建構成為新的國家神話與道教宗教傳統。 ◎ 宋太祖、太宗所奉天承運的「天命」,除傳統儒家的昊天之外,又結合運用五代末逐漸興起的「玉皇」作為「天帝」的思想,開始塑造與建構新的天命的提出、繼承與宣揚。 ◎ 宋真宗以「神道設教」的政治運作,利用「玉皇」與「天書」作為此一國家神話的核心,配合玉皇令聖祖授真宗天書以祇受天命與之後的「導迎奠安」,以及「東封西祀」、營建宮闕,以宣傳天命之正統與建立禮制秩序,都是落實「新天命」思想的具體運作與唯一解釋權。 ◎ 自新出聖祖趙玄朗與建構玉皇作為至尊後,必須面臨道教內部神譜原先三清尊神與玉皇階位的排列衝突、調整,而經官方與道教經過協調後的階級位序,所建構成新的國家神話與道教宗教傳統,也對道教神譜三清四御(玉皇、紫薇、天皇及地后)的建立與民間信仰產生重大影響。 ★ 道經出世方式與梓潼帝君職能 ◎ 南宋中期以前傳統道經出世的類型,可大分為「接遇降傳」、「石室示現」、「真手傳譯」與「新舊複合」等四種類型。 ◎ 新創的道經「飛鸞開化」類型在南宋中期已成立,「飛鸞」一詞,指稱神靈附於飛動的鸞筆書出天界訊息的方式與意涵,其除有意區隔民間傳統扶箕降神外,更可明顯看出其淵源自侍命帝旨、可直達天聽的翰林學士傳統職能。此經由飛鸞可直接與天神溝通、詢間方式,乃是知識份子個人信道悟道的自覺,不再是依靠神主動入夢或降遇的重大突破。其時代背景,除外敵侵擾、國難當頭的困阨環境外,應與南宋繁榮的經濟文化、印刷術的發達、善書普傳宣行、三教合一(儒、釋、道)的趨勢、祠祿制(退休高官至官方承認宮廟安插閒職宣揚教化百姓)實行、民間祠廟信仰興盛、社會組織的多元與科舉知識份子的增加與參與等等因素有關。 ◎ 飛鸞過程中的「侍鸞者」,就是侍命天上帝君仙真飛鸞之人,亦即實際接受仙真降筆書出誥文的奉鸞者。這群道教道壇鸞臺中具有通靈接真的鸞手,往往是地方上的「知識菁英」,其在教門內承侍降鸞帝真的職能,就如侍命人間帝王的承旨翰林學士,可直達天聽,接傳天上訊息。飛鸞的目的在開化度刧。 ◎ 南宋新的飛鸞開化類型經典,不具道派性質的侍鸞者佔絕大多數,鸞壇主要分布在四川地區;且降鸞的主神不再是其他傳統方式所見的道派祖師,而代之以北宋新興而起且不斷接受朝封與道封的帝君大神,如梓潼帝君即是代表性神祇。梓潼神君為什麼有此能力?乃因「玉帝授之如意,委行飛鸞,開化人間,顯跡天下」 ◎ 考察梓潼帝君的傳說故事與神格職司,早期會發現多以戰亂時「禦患救災」為敘述主旨;但至少在北宋末開始,其已兼有文昌神司祿桂籍、主管人間科第的職能,到了南宋以後則完全與文昌神結合為一,成為特別到知識份子奉祀的全國知名神祇。而在飛鸞過程中,其或擔任降鸞主神,或擔任經書校正,或作序跋角色,或具顯於神人交通的文書呈頒中,表現職擴充與轉變的意義。 ★ <<玉皇本行集經>>的出世時間、背景與重要版本(略) ★ 台灣常見的玉皇上帝祭祀時機 ◎ 家庭性生命「禮儀」 ▲ 男孩長大成年、結婚常合而為一舉行「拜天公」謝神儀式 ▲ 道士奏職為道長 ◎ 歲時節慶神明生:「天公生」祭典 ◎ 公眾性廟宇建醮:安壇、請神、轉誦<<玉皇經>>、登壇拜表(進<玉皇表>)、王醮(代天巡狩)
|
|
( 知識學習|其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