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失業 vs M型社會
2007/07/07 23:37:40瀏覽399|回應1|推薦6

失業是M型社會成形的重要因素之一,特別是在「公司裁員」常被股市視為利許多新聞的今天。但矛盾的是,當一堆公司裁員、社會上充斥一大群失業人口時,這個社會還具有讓經濟成長、股市上漲的動力嗎?

公司經營不善倒閉而使員工失業,是經濟法則自然運作的結果,也是當代社會不得不承受的痛。但當員工失業的原因,不再是因為公司經營不善,而只是他們被當作可任意替換的廉價資產時,這就值得商榷了。當老板們整天將效率、工作績效掛在嘴邊,而「終生雇用」成了當今職場最大的笑話時,失業不再是新聞裏的旁人故事,而是目前每個薪水階級每天揮之不去的夢魘,雖然兢兢業業地工作,但難保何日被公司以績效不彰為由,被革職掃地出門了。

 

雖說出一分力、領一分錢,但由於

1)      伴隨年齡的增長,由於結婚、孩子出世、甚至對父母親的奉養之責等因素,我們所需的金錢支出也會之增加。

 

2)      雖然工作經驗的增加,生產力也會隨之增加,但依據邊際生產力遞減法則,生產力的成長力道會逐漸減緩。

 

面對上述人生各階段的金錢支出與生產力的不對稱現象,往昔企業界想出一個奇佳的解決方案-「終生雇用」。員工剛進公司時,起薪雖低,甚至可能低於員工真正的生產力甚多,但由於等到步入中年,金錢支出激增時,雖然員工生產力的成長已遇到瓶頸,所需的薪水已高出自己所能貢獻的生產力,但公司不會以此為藉口開除員工,如此一來,公司得以照顧員工中年以後的經濟支出來彌補他們年輕時對公司的犧牲奉獻,公司與員工取得一種經濟上協調合作的默契,而這種默契是建立在雙方信任關係之上

曾幾何時,「終生雇用」成了妨礙經濟成長的超級毒藥,當”效率”凌駕企業與員工之間的”信任”關係後,雖有少數才華出眾的年輕人能不受年資桎梏脫穎而出,擔任企業中高階主管,但大多數的新進員工,仍是領取低於生產力的薪資,而中、高齡員工則在效率的大纛下,以生產力不佳為由被辭退了,社會上充斥著無收入的失業中、高齡員工,難怪會使M型的下方越來越厚。

公司當然可以開除工作不力的員工,但員工如果只有在低薪階段時才是公司的資產,薪水成長後就成了公司欲去之而後快的絆腳石。除了少數才華洋溢的天之驕子外,相信多數人終難逃最後變成公司絆腳石的宿命,而被公司一腳踢開。如果”裁員”真的是促進經濟成長的萬靈丹,中、高齡失業者的淚水是我們必須承擔的代價,這樣的社會是我們努力工作所要追求的目標嗎?

 

( 不分類不分類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gwogo&aid=1075373

 回應文章

摸 象 或 (不?) 著 木目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情勢比人強
2007/07/07 23:51
天要下雨,娘要嫁人,

海嘯,雪崩 擋得住嗎 ?

https://city.udn.com/v1/blog/article/article.jsp?uid=mbr8879576&f_ART_ID=939485

懇請不吝賜教?
阿大(gwogo) 於 2007-07-08 00:14 回覆:

法國為了要讓企業增雇員工

將每週工時調為4天半

由於台灣全盤接受美式的經營理論

才會認為M型社會的到來是必然的

當美國人已在追問過去一decade的生產力的增長為何沒跑進一般員工的口袋時

台灣人居然還認為認真工作讓自蛻變窮是對的(M型社會的到來)

真奇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