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06/08/13 10:16:25瀏覽845|回應4|推薦10 | |
2006.06.12《中國時報》,於慧堅的一篇報導寫道:
當歐洲以騎自行車來響應環保兼健身時,中國大陸卻有越來越多的人寧願花較多的時間開車上班,也不願騎自行車上班。 中國的現代化想像,是以歐美為理想目標,但從以上事例來看,卻很堪玩味。陳玉慧在一篇文章中也描寫了歐洲對環保的重視,有越來越多的人以自行車代步,減少開車(見延伸閱讀)。中國人追求現代化,走到現在,在一些事情上卻是與歐洲背道而馳的。 於慧堅與陳玉慧的文字讓我回想起一九九二年我去大陸的經歷。從北京搭機往廣州途中,隔壁坐的是一名任職居住於廣州的中下級幹部,我看到他腳邊有塊木製洗衣板,感到很好奇,便問他為什麼要大老遠從北京帶洗衣板回廣州?他告訴我說,廣州只有塑膠洗衣板,沒有木頭做的,他覺得木頭做的比較好用,就趁出差之便帶塊回家。 我和朋友到了廣州,住進友誼賓館,到餐廳飲茶,廣式點心送來時,居然也都是用塑膠製的小蒸籠盛裝著!各位,您看過這種蒸籠嗎?您能想像台灣在發展過程中會做這種事嗎? 曾幾何時,廣州開始有了塑膠熱,那是一種對塑膠的可塑性和多用途著迷的心態。雖然我只看到塑膠洗衣板和塑膠蒸籠,但也可以因此推測大概很多東西都改用塑膠製品了。洗衣板用塑膠做的,那也無妨,只是用起來感覺或有不同,一樣可以洗衣;但塑膠製品很多不耐高熱,會釋放出有毒物質,這在台灣早已是常識。我看這些塑膠蒸籠一律是淺綠色,質料看起來有些粗糙,頓時那些美味的點心似乎都摻了不可知的東西進去,吃來都覺得有些塑膠味了。 一九九二年的廣州似乎剛剛嚐到塑膠的便利性,便不假思索地興起了一股塑膠熱,完全不考慮合不合用,這顯然不是很理性的發展方式。我不知道這種現象在經濟發展上叫做什麼,姑且稱之為「猛向前衝的發展」吧。相對於大陸,台灣用塑膠的時間比大陸長久,但在塑膠洗衣板上市的同時,木製洗衣板仍然沒有被淘汰;台灣也從來沒見過蒸籠有塑膠製的,因為沒有人會毫不考慮地製造出這種產品。相較於大陸,台灣的發展似乎還是比較理性一些。 一九九二年到現在已經十四年了,也許城市裏洗衣機已經取代了洗衣板。我沒有再去廣州,不知道廣州人是不是意識到塑膠並非萬能,是不是不再用塑膠蒸籠了? 延伸閱讀:
|
|
( 時事評論|兩岸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