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06/04/13 15:15:59瀏覽3709|回應9|推薦11 | |
衛繁體字之道者,往往誇大了簡化字與繁體字的差異,好像大陸實行簡化字,就所有的印刷字都全是簡體的。 論者也沒有細究絕大多數的簡化字仍然符合中文字的造字規則,好像簡化字就是亂來一氣、一律是新造出來的醜到不行的怪字。 論者也常忘了文字只是語言的書寫部分(writing),語言還有口語的部分(oral speech);而不論簡體或繁體,語言結構是完全相同的。中共的文字改革,並沒有更改語言結構,也不可能更改。所以僅從兩千多個被簡化的中文字,就擔心中華文化要滅亡了,實在多慮。 在這一波討論簡繁體字的許多文章中,我覺得汪榮祖是瞭解中共實行漢字改革歷史的人,寫得較中肯。李惠敏有些話值得思考。 2006.04.10 中國時報 ■三少四壯集---說簡體字 汪榮祖 近因聯合國將於二○○八年全面採用中文簡體字,引起此地一陣危機感與無限憂慮,甚至有大學校長級的人物視簡體與繁體為兩種不同的文字,就像有些混人將文言與白話視作兩種語文一樣,真是議論紛紛,莫衷一是。其實,在中共文字改革推廣簡體字之前,簡筆字早已通行久矣!寫正楷書法,固然不宜簡筆,但草書、行書,不但用之甚多,而且憑添藝術美感。所謂繁簡,原是相對而言;與簡體相比,繁體難道不繁?然而與大篆、小篆相比,則今日所謂的繁體,卻可稱之為簡體。有人堅持要稱「正體」,然漢字之體多矣,若謂唯此一體為「正」,難道篆、隸、簡諸體皆「歪」?不免是一偏之談。 漢字求簡,乃五四以後,受到西化影響,認為古老的中國象形文字不適合現代,不僅需要改革,甚至有以拼音來取代漢字的必要。最後中共的文字改革並沒有消滅漢字,只是簡化而已,而且簡化也沒有照原來的計畫進行得那樣徹底,公佈了第一批簡字後,就此打住,而第一批簡字中有許多久已為書寫者所習用,如体(體)、台(臺)、为(為)等等,改革的幅度並不如想像之激烈,簡則簡矣,漢字依舊。 問題是漢字倒底能不能適應現代,猶憶一九八四年奧運在美國洛衫磯揭幕,來自世界各地的記者雲集,唯有中國記者仍然忙著手寫,不禁感到漢字使我們依然停留在手工業時代。澳洲有一位中文教授因而出了一本專書說,漢字是落後的古老文字,甚至認為將導致中國的徹底滅亡。危言聳聽,莫此為甚!但曾幾何時,電腦解決了漢字的書寫問題;一旦解決,繁體、簡體就無關緊要,更何況繁簡轉換便捷。事後看來,當年去繁就簡的理由便大大的降低,印刷體用簡更無必要。然而簡體在大陸行之已久,聯合國又將跟進,已經積「簡」難返。我們何去何從呢? 繁體既能適應現代社會,自無跟著簡化的必要;然簡體字不可不識,亦不妨於平常書寫時用之,以求其便。幸虧繁、簡不僅關係密切,而且由繁識簡易,由簡識繁難,我們只須化很少的時間教國中生對照繁簡辨識,即能學會。如此繁簡並用,一方面,可得簡體之便,閱讀大陸出版品無礙;另一方面,繁體使我們培養出來的知識份子,更能掌握自先秦到明清的文獻(當然不能不讀文言文),遂能據於文化中原的位置。同時也不妨要求大陸官方將不好看或不必要的簡體字改回來,如國家的國字,疆域之內有一定人口的口字,有防衛人民的戈字,又有團結統一的一字,何其妙也?遠遠勝過簡體字?,疆域內只有一塊玉!又如廠字簡體作厂,裡頭什麼都沒有,還成什麼工廠?再如吃麵的麵字,簡作面孔的面字,漢字同音字已經夠多,何必又增同形字來擾亂視覺?現在姓蕭的蕭字,簡體已經不作不肖的肖字,足見掌管文字的大陸官方,能夠從善如流也。 2006.04.10 中國時報 撥開繁簡文字迷障 李惠敏 聯合國在日前宣佈,從二○○八年起,中文文件一律只用簡體字。於是最近這段時間,繁簡字問題又成為台灣社會大眾討論焦點。作為一個華語教學的工作者及研究者,與其討論繁簡字優劣,筆者更關心的是大眾如何論述此議題。 首先,是臺灣對「國際」的情結。任何事但凡扯到國際,臺灣人的焦慮就來了。於是我們對於「聯合國」,「諾貝爾獎」,「奧斯卡金像獎」等具有國際想像卻未必等同於「國際」的名詞,特別重視,也特別不能平常心以待。說真的,筆者不明白聯合國的這項宣佈,對使用繁體字的我們有任何實質的意義與影響。聯合國連我們都不承認了,臺灣不也生存依舊? 第二,是「標準」語言的迷思。標準語言的興起與近代國族打造(nation-state building)有密不可分的關係。用粗暴的手段,試圖將語言標準化,兩岸在這方面皆犯過錯誤。中國大陸當初推動漢語拼音及文字改革,其中心思維就是將「強大的現代國家」與「語言的純潔」掛勾。許多中國的語言學家當初多多少少參與(或設計)過這場「以語言改革之名,行思想改造之實」的政治活動,撫今追昔,殷鑑未遠。語言學家需要提出深刻的思考,而非告訴我們什麼是「標準」。畢竟,語言學家並非只是能說,或推廣標準語言的九官鳥,更需要深沈的人文省思。
第三,繁簡字問題的討論,也再度突顯臺灣人長期以來對中國大陸議題論述的二極化,與不是你死就是我活的競爭心態,而忽略了個別議題形成的複雜性與歷史脈絡。於是,中國(或中國人)不是極好就是極壞。繁簡字的討論也成了正統VS異端的「漢賊不兩立」的意識形態之爭,許多討論也都失了焦。 在筆者看來,近來各家在媒體所陳,皆不構成非使用哪一種書寫系統的必然理由。如:繁體字是否代表中華文化的精華?簡體字是否就不代表中華文化的精華?(筆者認為至少它代表了一九一一年以後中華文化尋求出路的軌跡),或者我們真正該問的是究竟什麼是「中華文化的精華」?至於「繁體字的愛是有心的」、「繁體字比簡體字美」更是不通。照此邏輯,全世界只有使用繁體字者的愛是有心的。文字的美與不美,更是主觀的感受問題。 同樣地,簡化漢字的心態也同時簡化了形成中國文盲及教育水平低落的結構性因素。(如: 經濟問題,城鄉差距)而不完全是書寫系統的難易問題。同理,外國人(嚴格說來是西方人,根據筆者實際的教學經驗,日韓人士漢字的掌握能力不比我們差)學中文的理由與需求各異,對只想學生活口語的外國人,簡體字的「難」並不比繁體字「容易」多少,畢竟那仍屬於另一種符號系統。而需要高深中文的專業人士,真到了精通繁簡體任一系統的程度,繁簡轉換對他們也不再是問題,而是一項基本門糮。例如,學者、外交官、記者等各有其專業要求來達到他們的工作。 根據筆者近幾年觀察,華語教學在媒體的論述,很可惜地(也可說不意外地)落入了兩岸議題二元對立的舊有模式,其結果除了增加臺灣人的焦慮,也神化/妖魔化了中國。就如同筆者不看好在自由市場的機制,由國家動員設立的孔子學院會普及一樣,對於即學即會的簡體字,筆者同樣選擇輕鬆以對。 筆者在意的是,不管簡體字繁體字,只要其表達的內容,都能在理性的討論空間下充分被尊重並呈現,就是大眾之福。 (作者曾任華語教學工作,現為英國艾塞克斯大學歷史系博士生) |
|
( 時事評論|教育文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