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鄉愁筆記」之後/與沙丘對話
2022/05/18 12:17:31瀏覽92|回應0|推薦0
沙丘/2009/11/09
 

  雪硯兄的這首《鄉愁筆記》寫來的確已達出雲化境之階。

您的詩,沙丘曾一度有作過一段時間的研究?其詩語表現,幾乎是千變萬化,我不太瞭解您是在作於一種嘗試性的寫意拿捏?還是刻意使每一首詩擁有其一種層深渾成的不同寫感,且能夠融入於另一個自我感思的推敲化境...

  一直以來,發現您的文思氣格,非常深詣;而您的思辨醞釀方式,常常呈現出一種與眾非凡的高明識度。前幾年,從您其他網站上的留言欄裡面,便可知悉。

  這首詩《鄉愁筆記》是一首非常棒的感境詩;我們都知道,一首感境詩的寫意取向,確實讓人酌難下筆,往往比一般的感思詩,還要相當費之思量?其文字美感的立體呈現,乃要促使意象表達方式,格外分明,不融晦澀。

  這首詩,修辭的非常好,拿捏適中,讓人讀後餘味再三,猶然不盡.....

  沙丘 特別在此特別給予肯定,並且推賞您的這首詩,也順便讓文友們瞭解,寫一首詩的功力,便於在此。

  順道問候。


雪硯/2009-11-10
 
  
  謝謝沙丘兄的美言。

  時序入秋,在雪硯個人的創作上,多了些感性的赴約,是自己給自己的承諾,也是一種創作思想上的「自我調整」。現在寫詩,比較在語言上下功夫,還注意些音韻節奏的安排。形式上的變化,是順應內容的需求,語氣上或者放鬆、或者收束,大抵有一個美學上的追蹤意圖,潛伏其中。

  詩,給了我們自由;因此,我感受到白話的彌足珍貴。一種必需深心體會的「貴氣」,當我們把一些修辭上的束縛都卸除的時候,就見得到『它』。大致上,我體會到這個。
 
  所謂「新詩」,一定有個「新」的道理。瘂弦、洛夫的時代,講究「新感性」;我們呢?後現代裡的「新感性」是甚麼?前陣子,我鑽研「符號學」,以為「符號學」裡有新東西,其實不然。「符號學」給不出我要的。

  〈鄉愁筆記〉這首詩,在精神的層面,我忠實於自己的感情,形式上則做了些變化,有一些我要的東西,似乎若隱若現。修辭上當然一定是修辭的,但我要的是一種悲憫的深度,所以,就在這個層面上,我們彷彿可以遇見語言的自由體性。事實上,人性深處有些東西是搖撼不了的,那不是修辭的問題,只能在美學上做功夫,也許可見真章。〈鄉愁筆記〉大概就是這個觀點下的產物。

  向沙丘問好


沙丘/2009/11/10 

雪硯兄╱您好

  回文,已作深入瞭解。(謝謝您)

  這幾年以來,沙丘就對您擁有一份很特別的親切感;說談不上,那是假的。那可能是我們彼此的寫詩理念,都很貼切,其思考方式與角度,很有相似之處;因此,一直想要跟您打個招呼,卻又深怕帶給您太多叨嘮。

  我喜歡您的文字,如同我喜歡您那一份學養深詣的思辨蘊釀。這也是我非常賞識的地方,所以也就格外對您擁有一份深懷關切。若有冒失,祈請見諒為是。

  我在海內外,已擢進奠下自己的文創交流基礎,當然見識的人,也就跟著多;國內除了您之外,其他卻寥寥無幾?這是真話。

  況且您文學風度非常好,很有一份詩人特質上的那一份氣度醞釀。別人沒瞧出?沙丘可對您賞識的不得了。

  談到「符號學」,乃可作詩體輔助應用,應用得體,將會帶給後現代另一個前瞻崛起。我最近對詩體先慢慢放淡,直往散文敘寫方向先作奠基;明年再考慮做出書動向如何?

  日後有機會,能夠幫您敘寫一篇個人評論(推薦),像您這麼優秀的人才,得要有人替您說話,這我可是很看在眼裡。

  真的很高興因寫作而認識您;日後有機會多作文學交流,為年輕一代的文創朋友,樹立典範。

  再次謝謝您的交流回應;順祝福您 生活如意 寫作愉快
                             

雪硯/2009-11-11
 

  沙丘兄的肺腑之言,實令人感動,還是不能免俗,要向您說聲「謝謝」。

  文學是長遠的懷抱,我選擇詩。從一開始就是詩,別無選擇。詩的領域裡,充滿了我少年時代的情愁、愛戀與人生憧憬,包括成長以後的生計、生活、人生與生命的種種,這些,都將衍繹為我們對這個時代的思辯與言說。然后,網路給了我們方便,甚至是一種必需;我們依賴它表達不曾說出的那許多,包括創作與思想。我們因此建立了一種文學性的生活秩序,或找到一個無窮方便的與朋輩溝通的模式。

  有時候,我甚至這麼覺得,鍵盤輸入文字,就算只表達自己,也可以感受到一種寧靜的快樂。自娛或娛他,都是很好的。有一兩年的時間,我在「佛教論壇」寫佛教文字,完全與文學無涉,那是心性的追求與磨鍊,始終是平靜的。在「吹鼓吹」論詩是之後的事,但心境一樣,只是,詩使用的是一種「心靈語言」,一種在生活之中劍及履及的思慮試煉。對我而言,應該這麼說,在文字的書寫上,佛法在前,文學在後。我希望佛法融進文字的藝術之中,而後,追求可能的「文字禪法」,一種心境的觀照。但佛法是當下的,文字是後設的。當心與境合一時就有禪。文字的境,卻往往要透過意象的思維,它不是現實的境。所以,這裡邊有個情感的純粹或提煉的問題,所謂,虛實之間,言有盡而意無窮,就是這個意思。

  詩的理論,牽涉了個人的感悟。但我想多半還是天性使然。我下了些功夫,停停走走,有些是本來就一直關注的,有些是必要提及的,我認為,理論與創作是一體兩面的,本來就不可偏廢。寫理論,我主張「識見宏觀」,不要自陷於個人私情,這之間包含了些思維邏輯的訓練,要鼓勵自己勇往直前。這幾年,我邊走邊看,看別人也看自己,也是一種心性的修煉,感覺很好,大家都很努力,很值得高興,沙丘兄的成績也是有目共睹的,在此

  與沙丘兄共勉,並問好!

沙丘/2009/11/15

雪硯兄╱早安

  最近有些忙,無暇復訪貴文府,甚感抱歉。

  雪硯兄如言所是。(非常感謝你一番深切的心論賦勉。)

  文學是長遠的懷抱,我選擇詩。從一開始就是詩,別無選擇。

  雪硯兄的這一番話,讓我深深感動。多年來,你在詩壇長期默默的付出,積極投入,未有倦怠,其可昭之心,有鑑於此

  當談了這個之觀與,沙丘目前乃為凡夫之心,而抱以初嘗卑心,學習之。

  我常常在思考一個問題?而也為這個思考問題,敘寫下好幾篇的論述性文章;那就是「生命觀」。任何一個寫作思考與取向方式,這個生命觀的蘊思,若是脫離了本質,乃無實義價值可言?

  禪的基學,亦是如此。若無法深入無常之濁,便無法識透禪機之理。生命,本身就是一種無常現象所在。

  在我的文章諸多文體表述裡面,我寫情、寫景,不見得我的心,一定是在攀那個情,或是景?而是讓自己的思心,從這個文字結構的藝術美學當中,去深切體悟這個的實義性存在。

  有人學佛法,學了好幾十年,還是得不到那個當下的覺或悟?因為他沒有蘊於一種生活累積的無常感知?也就是說;他往往不知道生活的本質,與生命現象是貫融的,藉以可以讓他構成於一種自我本性感境之下的深知根機?

  而生活,也就是一種寫作的感識基邁。因此,平日在寫作上,我除了要懂得如何培養自己的生活閱讀,來作為文創寫作的衍思蘊基之外,而且還要讓自己更懂得如何去閱讀生活。亦如習之佛義,如此衍思入感。

  佛法乃廣義精深,每句經文的註解,如同詩義一樣,有時如難釋義精確;因此,我有時釋解詩性方式,乃如同卑心習於佛法知思,而蘊融於詩性。

  雪硯兄的禪思之境,沙丘之前從你的文章已有獲聞識見;隨意聊上幾句,盼以雅正。

  很高興能夠與你聊上幾句;這種交流方式,非常好;要成長,亦是如此;若不然,好話一堆,難真。

  祝 安
 
                          
2010/02/20發表
( 創作另類創作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guogin300&aid=1742996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