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3/11/12 20:38:41瀏覽213|回應0|推薦7 | |
北京社科院官員信口開河 郭都人 北京所控制的《環球網》今天發表了《環球時報》關於馬六甲困境的署名評論,全文如下: 周方冶:建海上絲綢之路,泰國將是支點 2013-11-11 02:35 環球時報 從中長期來看,依托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深化和拓展中國與非洲地區的互補性經貿合作,對中國實現全球戰略佈局意義重大。不過,如果將中國東南沿海作為海上絲綢之路起點,馬六甲困境必然會成為發展瓶頸。由此,中國有必要以大湄公河次區域合作為抓手,將中南半島西岸建設成為中國面向印度洋的出海口,從而不必再經馬六甲海峽就能直入印度洋。 鑑於此,中國要在中南半島有所作為,就需要找准突破口,構建戰略支點,方能取得預期效果。從目前來看,相較於中南半島其他國家,泰國在未來相當長時期內將是首選。 誠然,泰國的歷史傳統與外交文化都決定了該國不可能成為牢靠的戰略盟友。過去150年,泰國始終遊走在各大勢力之間,以其靈活的外交手段保持國家獨立,成功避免戰火荼毒。泰國在殖民時期是英法列強的緩衝國,冷戰時是美國的反共盟國,「9·11」後更成為美國的非北約主要盟國。不過,中國並不謀求在中南半島的霸權壟斷,無需與任何國家形成排他性的戰略同盟關係,而是要推動開放式的多邊合作。於是,泰國在冷戰思維下並不討喜的「八面玲瓏」外交風格,卻是最有利於促進地區合作的寶貴資源。 - 作為地區戰略支點,泰國在中國推動中南半島的地區合作過程中,將主要發揮三方面作用。首先是起到增信釋疑的防火牆作用。中國在中南半島直接發揮作用,易引起美日猜忌和戒備,而泰國與中美日三國都有密切關係,由泰國間接發揮作用,有助於增信釋疑,避免美日兩國對中國產生戰略性誤判。 其次是對中南半島其他國家起到引導和促進作用。地區國家普遍在合作問題上有疑慮,既有對中國的誤解,也有對鄰國獲取更多相對收益的不滿。中泰兩國在地區合作中先行一步,以切實的收益彰顯合作的互利共贏,有利於讓各種流言不攻自破,推動其他國家更加積極地搭乘中國「順風車」。 再次是率先探索行之有效的地區合作方式。中泰政治互信程度較高,經濟發展水平相似,有助於在地區合作中創新有效模式,為其他國家的合作跟進提供可靠路徑。中泰兩國在「互聯互通」的高鐵建設項目中,創造性地引入以農產品支付部分對價的結算方式,一舉多得地妥善解決了泰國面臨的基建資金緊缺、大米庫存過剩等現實難題,從而有力推進了兩國的基建合作。 此外,雖然泰國始終未能下定決心開鑿克拉地峽,但從長期看,貫通印度洋與暹羅灣(太平洋)的人工運河很有可能成為現實。如果中國能夠共襄盛舉,並在其中發揮重要作用,那麼馬六甲困境必將迎刃而解,不再成為阻礙中國海上力量進入印度洋的戰略瓶頸。 ▲(作者是中國社科院亞太研究院政治室副主任)
參考文章:東盟地區論壇的啟示 尼加拉瓜大運河宏圖再起 須知道,英國長期利用不平等條約強迫泰國不得興建運河。到如今,有關條約的無理規定早已過時失效,而北京擁有的資金與科技,都足以迅速完成運河的工程,任何國家企圖阻止運河的定案、融資、開工,恐怕都將弄巧成拙,為天下笑。 當然,克拉地峽運河竣工之日,北京的馬六甲困境自動成為歷史陳跡。新加坡、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的國運將面臨歷史轉折點,不在話下了。 運河竣工還有紅利;泰國南部的宗教、民族衝突到時有大大紓解的前景。理由很簡單,運河的存在一定為當地創造可觀的經濟利益,讓以造反為職業的激進份子紛紛重新考慮他們的個人處境。 運河工程一旦定案開工,日本勢將氣急敗壞。但是,可以相信任何紅包戰術終將無濟於事。 參考文章:圍印懲日戰略見端倪 更值得注意的也許是,上述周姓官員的謬論。 例如, 「150年,泰國始終遊走在各大勢力之間,以其靈活的外交手段保持國家獨立,成功避免戰火荼毒」云云。 又例如: 「『9·11』後更成為美國的非北約主要盟國」云云。 以上兩項似乎都顯示:周姓官員對泰國近代史特別是二戰歷史,既毫無心得,也漠不關心。 又例如: 「泰國與中美日三國都有密切關係,由泰國間接發揮作用,有助於增信釋疑,避免美日兩國對中國產生戰略性誤判」云云。 這項更糟糕:周姓官員要麼居心叵測,要麼是親日宣傳家,立場語氣與台獨杜正勝極其相似。可以斷言:他們兩者在任何像樣的學術機構都沒有應有的位置。 作 者 是 旅 居 北 美 的 業 餘 文 化 工 作 者 圖一,破解馬六甲困局的擬議
|
|
( 時事評論|政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