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蔡英文又再坐失良機?
2013/10/21 22:02:47瀏覽360|回應0|推薦4

蔡英文又再坐失良機?

郭都人

《中時電子報》昨天刊載了關於蔡英文談論中華文化的署名報導,全文如下:

蔡英文談中華文化 粉絲嘀咕聽嘸

         2013-10-20 01:30
         中國時報
      【洪璧珍/彰化報導】

民進黨前主席蔡英文,昨日下午應邀到鹿港參加「鹿耕文化論壇」,她不僅使用國語發言;主題還是「中華文化」,聽得台下不少粉絲紛紛嘀咕,「講這個聽不懂啦」。

這項論壇活動是由鹿港鎮史館舉辦,除蔡英文,還有清大客座教授楊儒賓、中正大學中文系主任賴錫等3名教授與來自德國法蘭克福大學,目前在中研院中國文哲研究所擔任研究員的何乏筆Dr. Fabian Heubel與談,主題是「在台灣談中華文化問題」。

論壇地點在文武廟泮月池畔的綠蔭下,午后涼風習習,上百民眾到場聽講氣氛輕鬆。不料台上的學者一開口,台下就有民眾開始嘀咕了,有人還氣急敗壞地用閩南語向相關人員抗議,「講北京話,我聽嘸啦」、「叫他們講台語啦」,抗議聲雖不大,但此起彼落,讓主辦單位相當尷尬。

最後發言的蔡英文也用國語。她表示,中華文化或漢文化是台灣多元文化當中不可或缺的一環;從台灣看漢文化的發展,不應該是單純的從它是否代表「更正統」、「更純粹」,而是要從文化的基本價值和對台灣文化發展的意義和啟發性切入。

她指出,90年代民主化以後成長的新一代,有別於過去黨國教育下的我們,他們有著完全自由民主環境下成長的根底,沒有歷史、政治意識型態的太多包袱,更能夠客觀而全面的看待及獨立思考漢學、漢文化,以及它對台灣的意義和影響。

先,自稱聽不懂所謂北京話的「氣急敗壞台灣人絕大部分是居心叵測的三類頑民,即皇民、暴民、愚民。他們的意見實在無須重視。

其次,台灣的命運顯然已經處在歷史轉折點,蔡英文本人的前途也一樣。

經過多次驗證。可以毫不猶疑地說蘇貞昌是冥頑不靈的民進黨黨主席,不可能是2016年的總統大選當選人。

台灣的政局現在越來越動盪。

今天還有消息傳來: 國防部長嚴明公然忤逆馬英九總統,竟偽稱海峽兩岸存在敵對關係。此人要麼頭腦混淆,要麼居心叵測,也許與日本的想法一致,希望挑起美國與中國大陸之間的戰爭。

按馬英九的行事習慣與風格,此事極可能不了了之,有關各方都可以假裝若無其事,讓這種危機繼續發酵,等待更大的危機發生。

說白了,台灣正處於危急之秋。對有志角逐大位的蔡英文以及其他人等而言,馬英九面臨的諸多大小危機正好提供他們競選總統過程的轉機。

蔡英文這次冒台灣三類頑民的大不韙,公開講了有關中華文化的好話,無疑是新鮮事,但是強度遠遠達不到石破天驚。

如果,蔡英文當時斗膽說中國文化而不是中華文化,哪麼,北京的涉台決策者十分可能就做出決定,邀請她迅速光臨大陸,一舉奠定她在2016年的勝局,讓蘇貞昌等徒呼荷荷。

事實上,除非她自己與北京之間的僵局及時有所突破,蔡英文當選總統的機會依然渺茫。

蔡英文自己其實已經兩次錯過突破僵局的良機。要避免三振出局,她實在不可因循蹉跎。

參考文章:蔡英文兩次坐失良機

天誘其衷,《中時電子報》今天刊載社論,主題就是拯救美麗寶島的中國文化,全文如下:

中國時報時論廣場 社論-請教育部停止扼殺中華文化資產

中國時報 本報訊 2013年10月21日 04:09

教育部日前表示,12年國教課程總綱將在105年完成,其中「鄉土語言課」研擬納入課綱中,由現行「選修」改為「必選」,亦即國中比照國小做法至少將有1節鄉土語言課。與此相關的新聞是勞委會正在研擬「勞動教育法」,依目前草案,未來高中職以下學校每學期都需實施4小時勞動教育,並促請教育部將勞教課程納入12年國教課綱。使學生了解自身權益。

我們要請問教育部的是,請問多出的上課時間哪裡來?現在的高一和高二學生,每學期要上16到17個科目,現在的國中,各種領域林林總總,都有必須涵蓋的特定議題,書包一天比一天厚;由於白天上課的傳統核心學科時間不夠,晚上需要補習,學生苦不堪言。

造成這種結果的基本原因,就是「教改」,1個被教育部奉為神聖的理念。教改的基本態度是教學「生活化」,人才「通才化」,於是各式各樣的課程被安排到中學,從海洋到法治不等,造成國高中生基本科目能力普遍下降,也就是「樣樣通、樣樣鬆」。

面對這種狀況,如果教育部有一點良知良能,就應當思考如何檢討改進,趕快研議如何減少學生不必要的負擔,如何加強學生的核心能力。但教育部沒有這樣做。剛好相反,教育部目前在研議新的總綱時,居然又要增加國中生的必選課,要把鄉土語言列為必選;以後還要再上勞動教育,讓學生知道以後當受雇者時的權益。

我們呼籲蔣部長要懸崖勒馬,不要成為繼續戕害中學教育的罪人。 教育部必須正視,國高中生沒有參加課外補習者,其基本的國文、英文和數學程度,已經下降到幾乎崩盤的地步。只靠白天上課長大的同學,用國文寫不出1篇沒有錯字、用詞可以達意、更不用說引經據典的報告。我們學生托福成績,本來在亞洲名列前茅,現在節節敗退。我們學生的數學,如果沒有補習,其程度也是慘不忍睹,上高中了連三角都還不會。

這樣的學生,有國際競爭力嗎?教育部不檢討一下如何提升台灣學生的國際競爭力,卻要當文化部,鼓勵鄉土語言文化,還要當勞委會的宣傳機構,宣導《勞動基本法》,是何道理?以前北一女學生要參加儀隊或樂隊,其先決條件是成績必須優良。請問教育部,如果你們連學生的基本核心學科能力的培養都做不好,讓我們學生以後出社會,到國際上去,競爭不過別人,你們還有心情和資格要學生每天去學儀隊和樂隊嗎?

我們希望教育部能趕快清醒過來,我們尤其強力希望教育部正視國文教育。國文是表達的基礎,是所有方言的共通文字,如果國文學不好,沒有深厚的國學根基,其他的就不用說了。而對國文科的宰割,始自93年教育部杜正勝部長修訂總綱,廢除選修「書法」、「國學概要」、「文法與修辭」、「應用文」;「中國文化基本教材」則由原本每周1節的必修,改為一門稱作「論孟選讀」的選修,與「小說選讀」、「區域文學選讀」、「語文表達及應用」同樣為1學年的課程。其目的在於「去中國化」,並把國文「語言化」。

馬總統上任後,在「搶救國文教育聯盟」大力陳情之下承諾重修課綱,實際上教育部只宣布98課綱延後1年實施,保留國文、歷史兩科重新修訂。中教司延續前兩次圈選特定人士參與課綱修訂的作法,修出來的課綱仍以98課綱為依據,「中華文化基本教材」為選修,僅將範圍擴及學、庸,總學分數同先前「論孟選讀」,並且不列入考試。

不曉得教育部知不知道,國文程度好,有中華文化的底蘊,是台灣人競爭力的重要來源?台灣員工重禮節、有信用、有文化氣質、受到古老文化的薰陶,也就是「古意」,是其重要的資產特色。來到台灣的外國人和大陸人,只要在台灣待上一段時間,都會有此感受;聘用過台灣員工的雇主,均有此感覺。

不幸的是,在先有教改,後有基於意識型態的政策之下,政府一步步地扼殺了原來的資產,而教育部歷任部長,還是繼續執行相同方向的政策。

我們希望教育部可憐我們的下一代,可憐一下沒有錢讓兒女上補習班、沒有能力送子弟出國念中學的家庭,憐惜一下台灣人所具有的中華文化資產,不要再繼續扼殺我們的下一代。

如所周知,李遠哲是教改與去中國化的禍首。

蔡英文如果能夠召開記者會,宣佈與這類的禍台奸人敗類決裂,並承諾在當選之後一定撥亂反正,一一消除他們造成的惡果,哪麼,無論對手,她的勝算極大。

反之,如果眷戀窮城,徘徊歧路,蔡英文又再一次自誤了。 

作 者 是 旅 居 北 美 的 業 餘 文 化 工 作 者

圖一,蔡英文眷戀窮城、徘徊歧路?
圖二,國防部長嚴明公然忤逆馬英九

( 時事評論政治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guoduren&aid=91057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