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3/10/17 20:30:09瀏覽237|回應0|推薦7 | |
北京企圖去美國化? 郭都人 《中時電子報》今天刊載關於北京企圖去美國化的署名雄文,全文如下: 觀念平台-中共去美國化,美緊張? 2013-10-17 01:37 這兩天美國媒體集中報導美國府會預算之爭的發展,同時也忙著解讀14日中共官方新華網刊出一份英文評論《美國財政失敗、應該思考去美國化的世界》,自我反省與批判北京的文章都有,反省的文章說美國讓世界失望了,批判的文章說北京得了便宜還賣乖。 新華網評論文章針對美國做了全面性的批判,從政治制度、貨幣財政、外交政策到國際干涉等。文章首先批評美國兩黨政客仍在白宮和國會間爭執不斷,無法讓他們引以為豪的民主政治制度恢復正常運轉。文章又說,美國從二次大戰之後就在打造屬於美國的世界秩序,以建立一個「全球帝國」。 針對預算僵局,該文指出,華盛頓無法達成解決方案,讓許多擁有巨大美元資產的國家陷入危險之中,甚至不客氣認為美國是「將金融風險轉移到海外,…美國在濫用它超級大國的地位,讓整個世界更加混亂」。 因此,國際社會「應該建立一個新的世界秩序。所有國家無論大小、無分貧富,它們的基本核心利益都能在平等基礎上獲得尊重和保護。」並且應建立一個「去美國化的世界」(de-Americanized world)。文章並主張,國際金融體系也必須進行重大改革,應該引進新的國際貨幣,以取代占主導地位的美元。 這篇文章其實反映了部分國際社會的真實聲音,大家受夠了美國的財政政策與國際作為。美國府會的財政僵局使得其他國家相當沮喪,如果美國國會不能及時提高債務上限,那麼這將是美國政府在短短2年內第2次瀕臨債務違約;《華爾街日報》評論指出,過去美國國債一直以來都被視為最安全的投資,現在美國財政的穩健性受到嚴重懷疑,則可能影響全球市場。 美國的國際作為更是遭人詬病,這10年來,從反恐戰爭到占領伊拉克,從處理伊朗與北韓核武到最近的敘利亞化武問題,都有著雙重標準與言行不一問題。 大陸的崛起與發展,其實是美國霸權體制下的受益者,在美國全球警察的武力威嚇下,國際安全得以大體維持穩定,在美國以實力為後盾的經濟自由化政策下,讓大陸經濟能夠在有秩序的國際市場中茁壯繁榮。更不論大陸無論在經濟規模、軍事實力、以及國際威望上,短期內都不是可以取代美國的。 但是,中共對美國霸權的反感與不滿,早在許多外政策與經濟議題上展現無疑。最近美國是否對敘利亞動武以及伊朗核子會談問題,北京都表達強烈意見與主張;美國與大陸在全球的能源爭奪戰,以及在非洲的影響力競爭日趨白熱化。 台灣的政治僵局與美國一樣使得政治空轉,藍綠與民粹的浪潮,幾乎淹沒了台灣的競爭力;台灣立法院1個會期通過約60個法律案(三分之一是在最後一日包裹通過),南韓國會一樣爭吵,卻通過近5倍法案,充分回應社會變遷與國際競爭的法律調整。此時此刻,我們的對外(包含兩岸)關係發展、經濟及國際競爭力的提升,才是決定民眾幸福的關鍵。(作者為台灣大學政治學系兼任教授) 首先必須指出,雄文楊姓作者原是馬英九總統團隊之中最一面倒親美親日之人。 參考文章:新聞局長去職值得稱慶 棄釣保日賣台本色終不改 只知灞上真兒戲 因此,上述雄文竟然沒有片言隻字提及日本,毋寧是十分值得注意的新事,表明日本在台灣從事多年的顛覆活動遭受了沉重的打擊。 上述雄文也沒有多幾句關於美國的好話。 更值得注意的是,雄文見報,在楊姓作者宣佈退出基隆市長競選之後。可見,該楊姓作者改變作風,跡近反水的行為,並非源自參選退選的決定。 事實上 退選的決定也有這樣的報導: 「政局變動 憂心台灣」 楊永明退選基隆市長 【聯合報╱記者王光慈、游明煌/連線報導】 2013.10.12 02:48 am 「我內心交戰好幾個星期才作出決定,大環境對國民黨的挑戰大!」今年七月辭官表態參選基隆市長的國安會前副秘書長楊永明,昨天表明「因為近來政局的變動,讓我對台灣的未來感到憂心」,決定退出基隆市長選舉。 原本藍營在基隆市長選舉呈現選將「爆炸」狀態,在總統府前副秘書長羅智強、楊永明相繼退出後,又回復到地方人馬「對決」情況。現任基隆市議長黃景泰已表態參選,基隆市前市長林水木和立委徐少萍的次子林沛祥本周出席活動時,對是否參選也語帶玄機表示「在評估」。 記者詢問楊永明:「是不是因為馬王政爭,馬英九總統讓你灰心?」他回答「這種假設性問題無法回答,也不是這樣的。我是因為看到時局發展,還是認為用我的專業,對民眾更有幫助」。 楊永明受訪表示,近來政局變動,讓他對台灣未來發展益感憂慮,心境產生很大轉變。此時此刻,台灣的對外關係與經濟發展益形重要,國民黨內部團結更是關鍵;為了讓自己對國家社會的貢獻能發揮到最大,決定退出基隆市長選舉,願以專業能力繼續貢獻國家社會。他說,未來轉入學界、民間或其他領域還未定。 對於楊永明棄選基隆市長,民進黨副秘書長林右昌說,這是國民黨的家務事,馬王政爭後,國民黨基層反彈、鬆動,加上基隆民調都都吊車尾,「不管中央或地方的人恐都很難選吧」。 去年五月,楊姓雄文作者猶是政府高官,就恬然公開說:他覺得從台灣的角度而言,美國與日本的聲明「是穩定東亞的權力關係,特別是在東亞和平發展上是重要的里程碑,而且是等待很久的里程碑,台灣非常歡迎並支持這樣的聲明」云云。 美國與日本的聲明構成了「穩定東亞的權力關係」? 言猶在耳,忠豈忘心? 到如今,美國赫然變成了「國際作為更是遭人詬病,這10年來,從反恐戰爭到占領伊拉克,從處理伊朗與北韓核武到最近的敘利亞化武問題,都有著雙重標準與言行不一問題」的鮮活樣板與負面教材。 日本更糟糕,在他筆下乾脆銷聲匿跡,則可謂世態炎涼。曾幾何時?台海形勢與「穩定東亞的權力關係」不可復識了。 與其深感部分台灣文人論客的反覆無常,任何關心台灣前途的觀察者都應該回顧馮友蘭四十一年前寫的的一首七絕:「去日南邊望北雲,歸時東國拜西鄰(原注:其時日本田中首相訪華並就侵華道歉)。若驚道術多遷變,請向興亡事裡尋。」 原注來自今年九一八前夕的中國大陸官方網站,基本上是自欺欺人之談。但是「若驚道術多遷變,請向興亡事裡尋」,卻對美麗寶島的混亂困境很有啟發作用。 作 者 是 旅 居 北 美 的 業 餘 文 化 工 作 者 圖一,楊永明
|
|
( 時事評論|政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