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09/09/16 02:24:11瀏覽1268|回應0|推薦5 | |
以直報怨 以德報德 郭都人 讀者垂詢:安藤利吉、磯谷廉介、田中久一,這三個涉台戰犯的具體罪行是什麼? 其實,蔣介石的「以德報怨」政策,早已提供了部分答案:他們犯了彌天大罪,以台灣為根據地從事猾夏邪惡勾當。 作為上世紀最堅定的中國民族主義領袖,蔣介石顯然認為他所能容忍的底線受了踐踏。至於他們的具體罪行,證據充斥網上,細節絕對令人髮指,不忍引述。可以概括的是,他們的罪行屬於十惡不赦,不在「以德報怨」政策適用範圍。 同時必須強調,日本在台灣屠殺了六十五萬人,超出了日本在中國其他任何省分的屠殺比率,儘管台獨宣傳家們千方百計予以掩飾。以安藤、磯谷、田中三人為標誌的日本在台劣跡,也在中華民國三十四年八月中(日本宣告無條件投降)至十月下旬(國民革命軍登陸台灣、日軍被繳械、台澎正式光復)的十個星期的漫漫長夜,遭受銷毀。 須知道,有些涉及日本暴行的日方內部文件,同時發到兩個日本殖民地:朝鮮半島與台灣。然而,朝鮮半島北部迅速被蘇軍佔領之後,大部日方秘密文件被繳獲,而發到台灣的相應文件卻失了踪。可見,所謂「在台日本人敬業負責,維護官方資產,有條不紊,靜候接收」之類的台獨天方夜譚,根本不堪推敲。 當然,日本的某些劣跡欲蓋彌彰。即以磯谷廉介為例,他在首任日本港督期間,曾經與旅港軍閥許崇智合作,成為大規模販毒事業的合夥人。磯谷被國民革命軍押解南京前後,由於至今尚未公佈(也許永遠不可告人)的原因,英國刻意避免向南京軍事法庭提供關於磯谷在港販毒的情報。事實上,磯谷之所以能夠苟免死刑,很大的程度上是因為軍事法庭受到誤導,忽視了他販毒獲得的暴利。 事實上,盤踞台灣、澎湖的最後十一任日軍司令之中,除了兩個在日本無條件投降之前身亡,至少有七人以戰犯罪被逮捕、關押。其中,兩人被處死刑,兩人在押期間死亡,一人以戰犯罪定讞被判無期徒刑。 竊據台灣的日軍的最後的七個參謀長的下場同樣發人深省:從上述的田中久一算起,一直到末任的諫山春樹,兩個以戰犯罪定讞被國民革命軍依法槍斃,一個在戰時(中華民國三十年八月)被國民革命軍擊斃。另外三個戰後被美軍逮捕,其中兩人被定讞、判刑。還有一個在「滿洲國」覆滅之際,被蘇軍捕獲,押解伯力,終於在獄中畏罪自殺。 這七個與台灣皇民關係密切的日本人,除了早被國民革命軍擊斃的大津和郎,其餘六個都被盟軍扣押,而其中只有一人僥倖鑽了空子,利用中、英矛盾,苟免以戰犯罪起訴。可知他們秉性之卑劣,其邪惡記錄絕非台獨宣傳家們所能掩蓋,所折射的日本在台暴政,更不是李遠哲等「學者」所能粉飾。 值得注意的是,諫山春樹是日本台獨分子的鼻祖。中華民國三十五年四月,他被押解上海之後,以戰犯罪被判無期徒刑。及至國共戰事逆轉,麥克阿瑟倉皇大幅度修改戰犯政策,諫山仍然被關押,直到中華民國四十四年九月,即麥克阿瑟被杜魯門總統罷黜後的第五年,方得提前釋放。 可見,即使在急於扶植日本對抗北京的美國戰略家的眼中,台灣光復前的日本殖民地軍人、浪人的殘暴、貪婪的程度,不能不引起高度警惕。 日本無條件投降之後,蔣介石提倡的「以德報怨」對日政策,無疑全盤失敗。 子曰:「何以報德?以直報怨,以德報德。」 這才是硬道理。 至少,讓台獨報刊負責人知所恐懼,不敢輕易恬然散播例如「大東亞戰爭初期,台灣最高軍事將領本間雅晴」如何如何的不實宣傳。(按:日本偷襲珍珠港事在中華民國三十年十二月八日,太平洋戰爭爆發,而後來在馬尼拉被判死刑、槍斃的本間早在同年十一月初被安藤利吉取代,後者成為據台日軍最高頭目。台獨宣傳家企圖與大戰犯套近乎,弄巧成拙而已。) 參考文章:【陳水扁難逃劫數】
圖二:(左起第二人)諫山春樹 圖三:鐵窗後的本間雅晴 |
|
( 時事評論|兩岸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