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09/02/06 18:22:00瀏覽913|回應2|推薦2 | |
馬英九的語文觀 郭都人 據報導,馬英九對馬友友說,中法戰爭時若不是板橋林家出錢出力守台灣,「恐怕我們現在要講法文了」云云。 他這兩句話暴露了幾個問題:一,馬友友的身世;二,馬英九的語文觀;三,馬英九的歷史觀。 馬友友身世比較簡單:他生在巴黎,幼年隨父母移居美國。他的雙親都是高級知識分子,都是音樂家,都能操流利法文。因此馬英九所謂「恐怕我們現在要講法文了」,固然不失風趣,按談話對象而論,似乎不很恰當。如果馬英九事先未曾掌握馬友友與法國的先天關係,哪麼,總統府內的幕僚顯然失職。 馬英九對法國語文的態度,遠比起馬友友身世值得探討。 假定今天全台灣的人都講法文,究竟有何不妥? 首先,美國官方對不諳英文而能說流利法文的外國政客,從來頗有戒心。而且,同樣是不得民心的親美獨裁者,同樣是損害美方全球戰略部署的麻煩製造者,被推翻後的處境就有雲泥之別。例如:韓國總統李承晚與越南總統吳廷琰。前者操流利英文,善終於夏威夷,而後者操流利法文,被槍斃於西貢街頭。其他的例子還包括海地的杜瓦利埃父子總統王朝(1957-1986)。 因此,不諳英文的李登輝、陳水扁如果都能說流利法文,哪麼,許多特大弊案的內幕,例如尹清楓命案、拉法葉艦軍購案、三一九槍擊案、陳氏大規模洗錢案,等等,早被西方英文媒體揭露,不必爭論至今。 其次,世上有很重要的政治實體,名字叫做法語國際組織。它的目標是,「對其成員進行發展援助,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具體包括尊重文化多樣性,推動和平、民主、教育以及可持續發展。」 法語國際組織成員共有70個國家和地區(56個成員和14個觀察員),佔聯合國成員的三分之一,總人口8億400萬以上,其中兩億人使用法文。它的任務就是,使這70個成員成為一個團結的實體。 成員名單如下:56個正式成員是, 阿爾巴尼亞、安道爾公國、亞美尼亞、比利時、貝寧、保加利亞、布基納法索、布隆迪、柬埔寨、喀麥隆、加拿大、加拿大新布倫瑞克省、加拿大魁北克、佛得角、中非共和國、塞浦路斯、比利時法文區、科摩羅、剛果、剛果民主共和國、科特迪瓦(象牙海岸)、吉布提、多米尼克、埃及、前南斯拉夫馬其頓共和國、法國、加蓬、加納、希臘、幾內亞、幾內亞比紹、赤道幾內亞、海地、老撾(寮國)、黎巴嫩、盧森堡、馬達加斯加、馬里、摩洛哥、毛里求斯、毛里塔尼亞、摩爾多瓦、摩納哥公國、尼日爾、羅馬尼亞、盧旺達、聖盧西亞、聖多美和普林西比、塞內加爾、塞舌爾、瑞士、乍得、多哥、突尼斯、瓦努阿圖、越南。 14個觀察員是, 奧地利、克羅地亞、格魯吉亞、匈牙利、拉脫維亞、立陶宛、莫桑比克、波蘭、捷克共和國、塞爾維亞、斯洛伐克、斯洛文尼亞、泰國、烏克蘭。 可見不少國家、地區和法國語文雖然缺乏先天的關聯,卻先後成為法語國際組織的成員、觀察員。更值得注意的是,好幾個地區分明不是獨立國家,從來沒有鼓吹過「入聯」,也順利成為法語國際組織的成員、觀察員。 原因很簡單,法語國際組織的會籍資格,不限於主權國家,也不以候選國家、地區的法文程度為轉移。換言之,不論大清德宗景皇帝光緒十年、十一年(1884-1885)中法戰爭的結果,不論台灣今天有多少人能操法文,台灣有充分資格參加法語國際組織。 眾所周知,台獨集團過去十多年屢次要求「入聯」、「入世(界衛生組織)。」他們明知這些國際組織的會籍只限於主權國家,卻故意闖關,企圖以失敗博取島內民粹「悲情」,以達到其不可告人的目標。 如果,他們真正有意拓展台灣的國際空間,何不要求參加法語國際組織?也許因為成功希望太大,對製造悲情沒有幫助;也許他們生怕與法國有隙的某些國家不高興;也許他們根本不曾掌握國際空間的含義。 目前,北京與巴黎交惡,正好為台灣「入法」提供難得的過關機會。須知道,機會稍縱即逝。一旦中國大陸的英文崇拜歪風氾濫成災,北京當局一定恍然大悟,力求補救,趕緊「入法」,同時施展外交壓力,堵塞台灣「入法」之路。 至於馬英九的中法戰爭史觀,限於篇幅,述評分析,只好俟諸他日。 作 者 是 居 北 美 的 業 餘 文 化 工 作 者 |
|
( 時事評論|兩岸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