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08/12/20 11:43:50瀏覽628|回應0|推薦0 | |
門羅主義的臨界狀態 郭都人 中美兩國在1978年底宣佈建交,到現在剛好30年。近年來,儒家思想日漸恢復威信,不少人自然想到「三十而立」的典故。 其實,中美現有的財經關係,不一定是外交的副產品。布什2001年入主白宮之初,雙方還隨時有衝突的危險。當時,日本自以為受了克林頓的委屈,時思報復。台獨當局從來對台灣百姓不感興趣,卻不斷尋覓機會,企圖挑起中美戰爭,以便日本坐收漁利。 新保守謀士們也認為北京應該受教訓。他們準備動員布什採取行動。不料南海撞機事件並未擴大化,使他們大失所望。九一一慘案發生後,美國發動反恐戰爭,謀士們的目光轉移到伊拉克。 以後七、八年之間無疑是中美關係的黃金時代。美國應付伊拉克、阿富汗兩個戰場,而北京大力發展經濟,國力超越了八國集團中至少六個成員,累積了巨額美國國債。奧巴馬當選前夕,中國大陸儼然是經濟強國,似乎能應付全球金融海嘯,甚至援助西方。 因此,北京聽到美國人說「你們是負責任利益攸關者」,自然感到受用。有些論者愛好自我陶醉,甚至一廂情願認為中國是世界和平秩序的所謂「支撐點」云云。 其實,這種想法經不起推敲,如果蔓延赤縣神州,後果不堪設想。不妨以拉美為例加以說明。 原來,美國180年來一貫主張門羅主義,作為「拉美是我後院」的理論基礎。美方目的在於排除歐洲國家在西半球的勢力,以便建立自己的霸權,確定拉美屬於美國勢力範圍。美方高舉門羅主義大旗,調停了十九世紀的許多涉及拉美的邊界糾紛。在二十世紀,門羅主義擴大化,讓美方武裝干涉一些拉美國家的內政。 可是,拉美一體化日前跨過了重要的里程碑。在巴西總統盧拉領導之下,33個拉美和加勒比海國家元首在巴西召開了「超級峰會」,同意在2010年成立拉美和加勒比海聯盟。 參加峰會的組織包括「南方共同市場」、「南美國家聯盟」、「里約集團」,後者還宣布接納古巴為新成員國。峰會刻意不邀請美國、加拿大、西班牙、葡萄牙,使得總部設於美國首都的「美洲國家組織」名存實亡。出席峰會的33國一致呼籲美國遵循聯合國決議,立即取消46年來對古巴的禁運與封鎖。 峰會顯然構成對門羅主義的挑戰。奧巴馬就職後,面對的第一個危機極可能就是門羅主義的存亡問題。他的主要對手盧拉已經邀請伊朗總統訪問巴西,故意測驗奧巴馬新政府。 盧拉的戰略構想還包含北京,而智利銅礦的最大主顧就是中國大陸。可見後者在拉美不是美方「利益攸關者」,也不是舊秩序的什麼支撐點。 門羅主義處於臨界狀態,中美關係也一樣。 作 者 是 旅 居 北 美 的 業 餘 文 化 工 作 者 |
|
( 時事評論|國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