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中國的菲爾茲獎新希望
2008/11/12 09:57:27瀏覽578|回應0|推薦0


中國的菲爾茲獎新希望

郭都人

2006年是足球年,世界杯賽事在德國開了幕。以後幾個星期之內,以十億計的球迷將進入如痴如迷的狀態。

世界杯足球與世界數學家大會,可說風馬牛不相及。足球年卻也是數學年,四年一度,絲毫不爽。

本屆數學家大會定於八月下旬在西班牙馬德里舉行。大會將頒發菲爾茲獎,名額最高四名。

由於諾貝爾獎金不設數學獎,菲爾茲獎經常被稱為「諾貝爾數學獎。」諾貝爾獎是一年一次,而菲爾茲獎是四年一次,還限制年齡,以四十歲為上限。因此,菲爾茲獎比諾貝爾獎更稀罕。

諾貝爾和平獎、文學獎常常涉及國際政治,難免爭論。菲爾茲獎的授獎過程不十分透明,有時也有爭議。但是,得獎人資格很少受到質疑。事實上,對得獎名單不滿的,通常只是為本國落選人抱不平,為菲爾茲獎平添政治氣味。

中國大陸媒體對菲爾茲獎的興趣濃厚,常常說某某應該拿獎。據媒體透露,有杭州中學生問一位世界級的數學家:「某某為什麼沒有拿到菲爾茲獎?」

連中學生都有能力批評菲爾茲獎,可見菲爾茲獎的吸引力,在中國知識界心目中,可以和世界杯相比。

中國國家足球男隊多年來毫無起色,與本屆世界杯絕緣。香港人丘成桐卻在1982年得到菲爾茲獎。他當時身分可能是美國公民。雖然香港易幟以後讓使用外國護照的港人紛紛恢復中國國籍,許多大陸論者依然誤以為,菲爾茲獎中國得主尚未出現。

最近北京消息傳來,國際數學界的百年難題——龐加萊猜想,被兩名中國數學家「破解」了。「完全證明」這一猜想的是廣東中山大學的朱熹平教授和旅美數學家、清華大學兼職教授曹懷東。

媒體報導激發樂觀情緒。朱、曹兩人「完全證明龐加萊猜想」之說,究竟能不能讓他們拿到菲爾茲獎?

相信本屆菲爾茲獎的當然得主是俄國數學家佩雷爾曼。事實上,他在2002年11月開始發表一系列文章一共三篇,似乎已經證明了龐加萊猜想。

佩雷爾曼的文章言簡意賅。儘管若干細節尚待驗證,至今未發現有不能填補的漏洞。儘管有讀者提出質疑,作者已一一答复。相信三篇文章已經定稿。因此,有好幾組數學家為增補佩雷爾曼的原稿作出努力。其中有三組已經分別完成工作,包括朱、曹搭檔。

如果佩雷爾曼拿不到今年的菲爾茲獎,那麼,朱、曹兩人得到菲爾茲獎的機率更低。按未證實的出生日期(1966年六月十三日),到八月下旬,佩雷爾曼年齡算是四十歲。據說朱、曹則年逾不惑,都無緣染指菲爾茲獎。

但是,比起足球世界杯,菲爾茲獎並不在虛無飄渺間。只要不懈努力,中國早晚拿到手。

作 者 是 旅 居 北 美 的 業 餘 文 化 工 作 者

( 時事評論國際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guoduren&aid=2356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