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2009/07/26 11:53:49瀏覽3600|回應0|推薦3 | |
近距離看非洲先生-楊西崑大使 日前惠承前駐菲律賓代表詹大使憲卿兄寄贈他的大作「外交工作四十年-詹憲卿的回憶錄」,拜讀之後寫信向他致謝,對他在大作中勇敢揭露,並完整記載他擔任外交部領事事務局長時,在汪傳浦文件驗證風波中,被誤會並「解除」局長職務的始末乙節【註一】,表示誠摯敬佩之意,同時戲稱將試寫「近距離看非洲先生︱楊西崑大使」,以呼應並補充他所寫的「我所認識的楊大使宿公伉儷」乙文,俾便後人對非洲先生能有更深更多的認識。 楊大使西崑先生,字宿佛,江蘇省奉賢縣人,一九一○年出生, 民國七十五年六月奉調返國之前,個人曾根據館務會議及工作會報紀錄,摘輯一份「楊大使嘉言錄」【如附件一】。摘輯過程中,意外被楊大使發現,當時他或以為摘輯的字句跟他的原意有所出入,故拿去加以修正潤飾,那份原稿至今我仍珍藏著【如附件二】。事後我特地洽請同仁陀潤 確實了解駐在國政情並做出正確研判,是每個外交人員應有的修為。早年許大使紹昌曾一再向我如是強調,後來楊大使也不斷跟我提醒。轉調南非不久,奉命接替胡參事為真,承辦政務工作。當時南非正進行憲政改革,朝野的主張與評論層出不窮,真令人眼花撩亂。個人奉命每天上班後,即須快速閱讀兩份日報,並摘記其重要內情後,先向楊大使口頭報告。通常楊大使聽完後,都會詢問相關新聞的細節,並試問我對相關新聞的看法或可能發展,當然有時他也會提出他個人的研判,最後篩選其中二、三則重要的新聞,囑即研擬電報呈報。在如是方式的操練下,於南非工作四年二個月中,對當時憲政改革的內容與過程體認甚深,當然也撰寫不少相關報告。後來,偶然中看到當年主管南非事務的非洲司科長徐某的大作「南非憲政改革之研究」乙書,發現該書內容與當年胡參事及我個人所撰的政情報告頗多相似之處,不禁無限驚喜! 李 楊大使曾任外交部常次及政次,年高德劭,威望十足,加上他一向心平氣和,又喜諄諄教誨,故全館上下溝通良好,且頗融洽團結。俗云:「強將手下無弱兵。」當時館內人才濟濟,公使先後是桂仲純(曾任外交部條約司長、駐大韓民國大使館公使,後來又出任非洲司長,並升任駐賴索托大使),及洪健雄(曾任駐開普敦總領事,後來升任領事事務司長、駐貝里斯大使、領事事務局長及駐澳大利亞代表),參事先後是胡為真(後來升任禮賓司長及國安局副局長,並出任駐德國及駐新加坡代表)、張文中(後來升任領事事務司長、駐西雅圖辦事處長、駐美副代表、國安會副秘書長及駐蘇俄代表)及杜 稜(後來升任非洲司副司長、司長及駐南非代表)等三人,二等秘書石 定(後來升任亞太司長及駐紐西蘭代表,現任駐貝里斯大使),三等秘書有林松煥(後來升任駐南非德班總領事、駐馬紹爾群島大使及亞太司長,現任駐澳大利亞代表),以及林永樂(後來升任駐美國休斯敦處長、駐格瑞那達大使及駐印尼代表,現任外交部次長)等二人;武官先後是唐 飛(後來升任空軍總司令、國防部長及行政院長)、高仲源(後來升任退輔會秘書長及立法委員)及張國政(後來升任交通部民航局長)等三人;經濟參事江丙坤(後來升任國貿局長、經濟部長及行政院副院長,現任海基會董事長)、李之英及甘居正等三人;新聞參事先後是張敏智及江德成(後來升任新聞局副局長)等二人;此外,駐約翰尼斯堡總領事是杜元方(後來升任駐奧地利及駐芬蘭代表),另駐開普敦總領事是詹憲卿(後來升任外交部人事處長、領事事務司長、駐金山辦事處長、駐巴西及菲律賓代表)。紅花配綠葉,相互輝映,真是一幅美麗的畫面! 楊大使非常喜歡寫信,而且收信必復,這是他很好的習慣,也是他重視禮節的證明。只要收到來信,無論是問候的或感謝的,他一定立即回復。每次宴客後,賓客來信道謝,他總是不厭其煩,又回信感謝客人的賞臉及讚美。此外,每次作客歸來,他也總是迫不及待似地寫信感謝主人,當然也不會忘記讚美女主人,並向她表示感激,同時對宴會的菜餚、氣氛以及陪客等等大加讚美一番。收信必復,以及一而再回信,當然帶給他的機要秘書及相關同仁不少的工作負擔,但他總是樂此不疲,從不引以為意!喜歡迎送也是楊大使的一大特點,無論是國內長官或民意代表前往南非訪問,甚至館處同仁到任或離任,他總是不厭其煩,親自前往機場歡迎或送行。他這作風影響非常深遠,後來每當他返國述職或外出旅行,大使館同仁、武官處、經參處及新參處同仁,甚至駐約翰尼斯堡總領事館同仁乎全體出動,各個爭先恐後,前往送行或迎接,而把機場塞得水洩不通! 楊大使重視養生,但似不太喜歡運動。聽說出使南非時,沈昌煥部長曾特地送給他一套名牌的高爾夫球具,希望他以球會友,並藉打球紓解壓力,同時鍛鍊身體。可惜,楊大使並未領情,他常說每天工作十六小時,那有閒工夫去打那小白球!因此,平時喜好打球的同仁,在他面前當然絕口不敢提那小白球!其實,楊大使還是很注意健康,活到九十高齡,就是最好的證明。他晚年因帶假牙,硬的東西咬不動,故菜、肉都要求煮得熟爛,而且每天都固定吃幾粒藥丸,補充營養攝取之不足。他曾多次捲袖子跟我說,他很早就吃維他命E,所以七十多歲了,手肘尚未見有老人斑。他也曾說,唯一的運動就是,在室內原地跑步,既省時又省錢。 南非首都普利托利亞與約翰尼斯堡相距約僅 楊大使非常重視「總務」工作。他常說總務工作做得好,就可以擔任部長。個人在駐南非大使館工作四年兩個月中,前後共換了五人擔任總務,先後是參事杜 稜、三等秘書林松煥、我、二等秘書石 定,以及主事孔繁儀等,每人都只幹了一年,就被換掉淘汰。原因為何不得而知,但未達到楊大使的要求應是主因。總務是一項服務工作,要做得好,須能精確了解別人的需求,尤其是上頭長官的喜怒好惡,並適時妥善地回應,確實不是一件容易做好的事。中國官場中,許多大官上任時,常帶著自己的親信去擔任總務工作,難怪楊大使常說,總務工作做得好,就可以當部長。 如前所述,楊大使工作非常賣力,就像在國內當次長時一樣,經常留在辦公室,直到夜晚六、七點才回家,館員當然也不得不留下作陪。但每當晚上官邸有宴客時,他總是在五點半左右就下班回家,以便檢視客廳及餐廳的佈置情形,甚至親自動手做些調整或重加佈置。有一次應邀去參加南非教育部長維容伉儷的晚宴,據說當晚維容部長的幾位千金都回娘家幫忙招待,禮貌極為親切周到,楊大使深受感動。事後楊大使曾一再跟大家述說他的感受,並要求同仁本眷日後去官邸參加酒會或午、晚宴時,務必以主人的身分時協助招待,負責總務的同仁即使未上桌作陪,仍須全程在場協助招待,俾使賓客能有如歸的感受。當時官邸請客的主要菜餚有春捲、荸薺雞丁、炸明蝦、中式牛排、糖醋魚、炒飯、西湖牛肉羹,以及八寶飯加上冰淇淋等。菜色很少變化,若干同仁經常應邀上桌作陪,同樣的菜吃多了,不免產生厭煩或恐懼。宴會中,除了談正事或介紹國情外,楊大使習慣先向外賓講解拿筷子的方法,繼而一一介紹上述菜餚的特色與做法。楊大使與 楊大使具有中國人節儉的美德。一般而言,他自奉甚儉,對公款絕不隨意浪費。除了宴客時有大魚大肉外,平常午、晚餐大多吃稀飯,配上二素一葷的小菜。他常提醒大家說:「錢一定要用在刀口上」,尤其是公帑,能省則省,絕不可浪費。他常舉例說,南非境內某國王后每次到官邸作客小住時,他總是在她開口之前,先塞給她一點零用錢,非僅表達知心的善意,又可避免她獅子開大口,效果都非常良好。此外,為了節省三幾塊錢,他常忘記自己的大使身分,叫司機把掛著NG(外交)牌照的車子停在路旁,下車走向賣鮮花攤子,使出中國人【按定價除二加一】的討價還價公式,跟著賣花的印度裔老太太喊價嘶殺一番,最後當然是兩相情悅,心滿意足地完成交易。有一年我受命接任總務工作,每當官邸請客,除了要帶廚師去買菜買肉外,又常去買待客用的巧克力糖,因此曾多次向楊大使報告,表示願趁買巧克力時,順便代購鮮花,但他對我還價的能力似乎缺乏信心,故始終不肯放棄親自去買花的瑣事。 誠如上述,楊大使喜歡表達自己看法與意見,率直更是他的個性。有次他拿一份簡報要我看,原來是自立晚報名記者 楊大使於一九六○年回國進入外交部服務,及一九七九年出任駐南非大使,在國內浸潤約二十年之久,當然深受傳統「送往迎來」風氣的影響。記得我自西雅圖轉調南非,於 早年政府財政困難,駐外使領館只有「辦公費」,國內經濟起飛後,才增加「交際費」一項。交際費雖分為館長交際費、副館長交際費及館員交際費三種,但早年館長管控,甚至佔用館員交際費的情事時有所聞,只是館員畏於館長權勢,都敢怒不敢言。其實,館員交際費自始至今都僅具象徵意義,數額相當有限。記得當時全館館員共八人,每月館員交際費總額僅美金五百元。楊大使雖未佔用館員交際費,但對館員交際費的使用曾嚴加規定,要求使用前均須上簽呈,報告擬請客的目的、對象、場所以及預定花費金額等,事後尚須寫書面報告請客的談話內容以及成效等。記得有次首席館員張文中參事上了一份簽呈,報告擬宴請南非外交部官員三人,楊大使在簽呈上批示,略稱其中一位他本人不久前才邀宴,另一位跟參事的職位不對等,不必邀請。結果張參事只好僅邀三位中的一位。從此以後,張參事及其他館員就沒人願再上簽呈說要請客了,於是館員交際費都累積到年底,才統籌購買禮物分送斐方官員或僑領。 外交工作雖不敢說是個人的志業,但畢竟是自己抉擇的!大學時矢志外交,及役畢考試進入外交部,一路走來雖不算成功順利,迨至九十三年提前退休,前後約三十七年,先後奉派橫濱(日本)、西貢(南越)、西雅圖(美國)、普利托利亞(南非)、漢堡(德國)、拿索(巴哈馬)及河內(北越)等地,歷經無數艱辛喜樂,但大體而言尚稱無怨無悔。早年奉派去美國服務的前輩,一旦任滿或因故奉調回國或改調其他國家時,絕大多數人壯志未酬,辭職滯留人間天堂。因此有位前輩曾謔稱,美國是中華民國外交人員的墳場。就如前述,外交工作是自己抉擇的,因此當年接獲改調南非的部令時,個人本眷均義無反顧,毅然決然前往就任。其實,就如當年桂仲純公使說的,南非雖地處非洲,但享有歐美文明。尤其是,在我到任之前,南非華人已享有榮譽白人的待遇,因此在南非四年兩個月的工作與生活,可說相當舒適愉快。楊大使曾不只一次公開調侃我說:「潘秘書還以為南非只有黑人!」事實上,我不怕危險,不怕艱難,不怕寂寞,從橫濱改調西貢,從西雅圖改調南非,甚至後來從漢堡改調拿索,都沒改變我的心志,更沒讓我想去改業! 南非早年除白人外,其他雜色人、印度人(包括其他亞洲人)以及黑人等在南非的社會地位都很低,一九七五年我國在南非設立大使館後,南非華人的社會地位才漸獲改善,在我奉調南非的前一年,華人才跟日本人一樣,享有「榮譽白人(Honorable Whites)」的待遇,可申請就讀白人學校,進入白人專用的?#92;廳、車廂、或其他公共場所,另在投資和商業等領域也被網開一面。當年南非尚無所謂的台商,華僑都是廣東籍,大多住在約翰尼斯堡、斐京及開普敦等三地。楊大使常說,唯有我們尊重自己的同胞,別人才會尊重他們。因此,他對國內去的訪賓以及當地華僑都相當重視禮遇。除了國慶酒會外,每年都會舉辦茶會,招待斐京與約堡的僑領去官邸喝茶談心。他一再告誡我們,對待僑胞務必親切,但一定要保持距離。事實上,他並不反對我們跟僑胞往來,而是要大家隨時謹記在心:外交人員代表政府,絕不可佔華僑任何便宜,以免破壞政府形象,進而影響僑胞對政府的向心。 早年南非因施行種族隔離政策,引起國際反感與杯葛,故外交上極為孤立,跟他有外交關係的國家只有三十多個,我與南非於民國六十四年建立大使級外交關係,經過關鏞及楊西崑大使二人的努力,中斐關係於七十年代登上最高峰,當時楊大使可隨時晉見南非外交部長或其他部長,並偶而邀請總統或總理到官邸作客。當然,這與楊大使「英雄創造時勢」的努力有關,但最大的原因是當時南非的孤立外交。世界各國駐美大使除遞呈到任國書外,幾乎少有機會晉見美國總統,甚至連晉見國務卿的機會及時間都不太多,因為與美國有邦交的國家多達一、兩百個,而且美國總統及國務卿平素都相當忙碌,有事相談已不易安排,更別想安排應酬作客。事實上,外交只有利害,毫無道義可言。南非在黑人執政前夕,我政府對南非的重視與捐助並不亞於往昔,而且陸以正大使的才識與努力亦不遜於楊大使,但是黑人上台執政後,中斐外交關仍無法避免變調中止。因此,當年楊大使常以邀宴南非總統及總理為傲,實與「時勢創造英雄」不無關連!( 【註一】詳請參閱「外交工作四十年-詹憲卿的回憶錄」第四節第十三章第134頁倒數第五行:「黃瀧元次長打電話給我,說部長要把我換掉,要我即刻到他辦公室一談,我一到,黃次長遞給我十行紙要我馬上寫辭呈,說簡部長正在新文司會晤記者等候我的辭呈,黃次長即刻親自送下去給部長,簡部長正式對媒體宣佈我因本案自請辭職,他已接受我的辭職。這樣前後不到一小時,完成手續,『解除』我的局長職務。」
【註二】民國六十五年間,許紹昌大使親口告訴我說,「先鋒計畫」是他擔任次長時策劃推動,嗣由非洲司長楊西崑負責執行。 【註三】詳請參閱李 「像杨西昆当时被称作非洲先生,他在二零零零年死掉,这是杨西昆,最近他的夫人送了一本杨大使西昆的纪念册,我看到一些资料。这是杨西昆他跟我吃饭时候的一张照片,这是当年的杨西昆,我所以谈到杨西昆的意思,就是告诉大家,他是个小型的叶公超,叶公超英文好,杨西昆英文好,叶公超做“外交部”的部长,杨西昆做“外交部”的次长,一路做次长,为什么没做部长呢?他人缘不好,喜欢骂人,最后总算做了一个驻南非大使,有一个大使的头衔。」 「所以我跟大家说,我们可以看到这些相当优秀的一表人才,他们的大方向错误的时候,一生都是错误的。杨西昆做了驻南非大使下台,他有一天到我家来看我,后面跟了一个年轻人,抱着一个象牙,南非雕的一个象牙,雕得非常现代感的这种象牙,雕的每一个大象咬住一个小象,小象后面又一个小象,互相咬住这个象牙,到我家来送给我,我说为什么这么送给我,他说这从南非带来,他说这么多年来,他一直佩服我,暗中佩服我,不敢讲出口,因为他在做官,做“外交部”次长,做驻南非大使,可是当他在大使任上下来以后,他觉得他应该向我表达,这么多年来对李敖的暗中的佩服,所以他把这个象牙送给我。可见杨西昆这些人,他们有他们灵光一闪,或者天良发现的时候,可是在我看起来,都太迟了,为什么太迟了?总觉得在给他们盖棺论定的时候,我都忍不住会想到这十六个字,就是“卿本佳人,奈何从贼,负隅顽抗,阻碍统一”。」 【註四】詳請參閱周 【附件一】 楊西崑大使嘉言錄 一、擇善固執,持之有恆,重視並保持本質,這裏所牽涉的是一個價值觀念,要做到堅守不移,確實不易。 二、不能達成託付的使命,就是失敗。 三、自己想活下去,也應讓別人能活下去。 四、評斷事理要嚴正,但待人應寬厚。 五、做任何一件事情,如想做好,必先研究其後果。 六、大陸敵人謀我甚亟,吾人此時一舉一動,不論公私,責任第一,總在能對自己、對子孫有一個交代。 七、大公無私,用人為才,那是一個原則。在執行時,總在能欣賞旁人的長處,並助其發揮;但要注意的是:人誰都有缺點,如能助其避免缺點,不致影響長處,那才是正辦。 八、有自尊心的人應懂得:只有你自己的學識與能力最可靠,自謙而不受辱。 九、沒有理由高估自己,但也沒有理由低估別人。 十、不出事(指困難、挫折或錯誤),絕非徼幸(僥倖)或偶然,事前一定已下了工夫。 十一、在困難十,內部團結第一。 十二、俗言真金不怕火,那是不錯的。但想做好人,的確不容易做,且常招忌、受謗、吃虧,何以故?我的看法是:公正做事或行善,本身就是一種報酬。 十三、金錢或物質決(絕)不能買得友誼。 十四、如果大如國家可以喪失,則個人得失,似可不必太計較。 十五、政治上破壞容易,但要拿得出新東西來(如建設等)則不易。 十六、做事要有恆,有決心、要不斷保持求好求全的精神,劍及履及,力求上進。 十七、報告內容須力求切實簡要外,並須有意見。談到意見,有對有不對,那是一種考驗,與經驗、學問、能力、素養有關,不能不甚。假如你提問題,最好能提如何解決問題的途徑、對策、甚至可行的方案。 十八、工作必須講求效率,效率應設法不斷提高。如遇有重要而為結案的事項,應隨時記下來,俾易追蹤查考。只有如此做法,才能幫助我們養成迅速、正確及負責的良好習慣。 十九、談到公務,凡遇有不合理的務必設法使其合理化,合理得其制度化。只有這樣,才能建立起良好的傳統。 二十、辦外交,必須培養正確的判斷力,尤須主動找事做。 二十一、吾人與僑胞相處,態度要親切,但須保持距離。所謂保持距離,就是避免擾民,尤忌想從僑胞身上佔便宜。我們應儘可能與駐地政府保持良好關係,藉以增進及保護僑胞正當及合法利益。事實上,也只有加強對外關係,才能對僑益有所貢獻。 二十二、此時此地,我門是同舟共濟。吾們大家必須要在精神上結合在一起,能做到公而忘私,相互關切,彼此勉勵。本人頗希望我們現在斐共事,無論久暫,事後如人人均覺得有所收穫,那才好。 二十三、共產黨不合人性,終必崩潰。因此我們不怕共產黨,可怕的是我們自己驕狂自私,不爭氣、不求進步、無信心、不努力、自暴自棄。 |
|
( 創作|其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