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4/12/15 06:57:01瀏覽12793|回應6|推薦42 | |
「豇豆」就是臺語的「菜豆」,它的豆莢是豆類當中最長的。最近筆者終於領悟出「豇」字的含義,原來它是標注著產地,真是如此嗎?請看本文介紹。 豇,《國語辭典》解釋如下:注音是ㄐㄧㄤ,沒有單字解釋,只有「豇豆」詞條。豇豆,《國語辭典》解釋如下:注音是ㄐㄧㄤ ㄉㄡˋ。植物名。蝶形花科豇豆屬,一年生攀緣性草本。莖為蔓性,多纏於他物之上。葉互生,三出複葉。夏季開紫色蝶形花,腋生。莢果狹長,可長達八十至九十公分;種子有白、黑、赤褐、紫斑等色。種子及嫩莢供食用;秋季採子,可入藥。臺灣地區閩南語也稱為「菜豆」。或稱為「胡豆」、「長豇豆」。 根據《維基百科》的介紹,豇豆的原產地是非洲,現在主要在非洲、歐洲和亞洲溫暖的地方栽培。再根據《莊溪植物網站》的介紹,原產地是印度,別名包括菜豆、長豆、米豆、豆角、菜豆仔、飯豆、裙帶豆、紅公豆。 對於豇豆的原產地,可能是非洲,也可能是印度,但絕對不是中國大陸,所以豇豆才有胡豆之別名。漢字本無豇字,是從外國引進該豆,才造出該字;豇字沒有單字解釋,只能以豇豆之名被使用。 在此將明朝李時珍《本草綱目》一書介紹豇豆的內容列出如下:豇豆,蔓生,花紅白二色,莢白紅紫赤斑駁數色,長者二尺,開花結莢,兩兩比垂,有習坎之義。豆子微曲,象人腎形,所謂豆爲腎穀者,宜以此當之。 從《本草綱目》的解釋,仍無法體會豇字字音真正的含義。以下將從組字去看,嘗試自己去探求。豇字的組字部件是「豆」和「工」,漢字含「工」部件而且注音輸入法是ㄐㄧㄤ音的字,除了「豇」字之外,尚包含以下3個,分列如下: (1) 江,《國語辭典》解釋如下:大陸地區長江的簡稱。 (2) 茳,《國語辭典》解釋如下:沒有單字解釋。茳芏,注音是ㄐㄧㄤ ㄊㄨˇ。植物名。莎草科莎草屬,多年生草本。春發莖葉,後抽出深綠色三稜地上莖,葉退化為鱗片狀,環抱於莖的下方。夏秋間開綠褐色小花。莖可織席。 (3) 矼,《國語辭典》解釋如下:石橋。 為何要造出「豇」字呢?由於豇豆性喜高溫多溼,故猜想是這種豆子廣植於長江以南的地區,故閩南語稱為菜豆,代表它是蔬菜當中最主要的豆類。為了表示豇豆主要的產地是在長江流域,故將江字的「氵」字旁換成「豆」字旁,江字就變成「豇」字,如此可以保留著ㄐㄧㄤ音,而且可以讓人聯想該字是跟豆類有關。 植物的名稱可以標注主要產地,例如越瓜,明朝李時珍說:「越瓜以地名也,俗名稍瓜,南人呼為菜瓜。」以前筆者不解「豇」字的真正含義,經過不斷地的探索,如今竟然發現該字竟然標注著這種豆類的主要產地是跟長江有關,您說漢字是不是很有趣呢? [參考資料] (1)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簡稱為《國語辭典》) (2) 教育部《臺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簡稱為《閩南語辭典》) (3) 大陸《漢典》 [相關閱讀] |
|
( 知識學習|語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