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2/07/02 04:26:52瀏覽4324|回應2|推薦60 | |
在美國近代的大小戰事裡,越戰大概是最沉痛的一段歷史。這個從法國手裡接手過來的戰爭,從60年代初期美國的介入,一直到1975年美國全面撤軍為止,雙方的傷亡人數史無前例。對兩方來言,不論輸家贏家,所付出的代價都是無法承受之痛。 這座越戰紀念碑在戰後1979年,大家對戰爭的記憶猶新之時就開始募款。1981年公開競圖。當時的委員會出人意料地一致選擇了年僅21歲,還在耶魯大學就讀的華裔設計師Maya Lin的作品最為最後的紀念碑的設計。 Maya Lin所設計的紀念碑主體是兩座花崗石牆交會成一個「ㄑ」字型。紀念碑不談勝負,不為歷史下任何註解,牆上也没有什麼名人的字語。純粹就是一行又一行在越戰裡陣亡的美軍戰士名字。不同於一般紀念碑通常是由地面向上矗立。這座紀念碑所處的位置比地平面略低,所以從遠處看起來,這座紀念碑位於斜坡的最低處,如同被埋葬於地底下。為了蓋這座念碑,華府的大廣場The National Mall像是被切割了一道大傷口,也象徵著越戰這個在美國人心目中永遠無法癒合的傷口。前來憑弔的人必須向下走,在地平面下與陣亡將士的名字一同在這生死界交關處下撫慰這個傷口。美國人把這個叫作「six feet under」。中國人更厲害,六呎不夠看,非要用阮瑀在七哀詩中的「九泉」不可。 這座紀念碑現在在美國人的心目中是最受大家喜愛的紀念碑之一。不過這個設計在當年卻是引起軒然大波。當年有不少人認為這座紀念碑的所在地完全不見美國國旗,不談戰爭,再加上這個位於地平面之下的設計,代表的是美國越戰敗戰的恥辱。所以從Maya Lin的競圖脫穎而出,一直到紀念碑的建造過程中,美國輿論一直處於兩極化的狀態,有不少人大聲疾呼要求重新設計這座記念碑。 反對的聲浪實在太大了,這座「無具體形象」的紀念碑在1982落成之後,主事者妥協的結果就是在這座紀念碑旁又請來當年競圖第三名的Frederick Hart設計了一座「有具體形象」的三士兵銅像The Three Soldiers。銅像於1984年落成。Maya Lin認為這座銅像有違她當初設計紀念碑的理念,拒絕出席銅像的落成典禮。 在1993年,為了紀念婦女在越戰中的貢獻,紀念碑的南側出口又多了另一座銅像Vietnam Womens Memorial。這座由Glenna Goodacre設計的銅像也是爭議不小。她原先設計中一位婦女手裡抱著一個越南小孩。這個越南小孩也因為被泛政治化,引來不少反對聲浪之後,不得不在最後的版本中被移除。 這些紀念碑的原意是要用來撫慰人們心中的傷口的,不過每一個爭議都好像又重新在這個傷口上灑鹽。政治妥協的結果就是你如果今天來看這個越戰紀念碑,看的其實是三座不同的紀念碑和紀念銅像。 值得一提的是Maya Lin的中文名字是林瓔。當年她在美國人的眼中雖然是一個没没無名的華裔小女生。不過對我們中國人來說,她的背景其實也是來頭不小。民初的才女,和徐志摩曾有一段感情,但是後來捨徐志摩而下嫁梁思成的林徽因,還算是她的姑姑。林徽因和林瓔的父親林桓是同父異母的兄妹。同樣是中國近代名建築師之一的林徽因有這樣一個姪女,也算是後繼有人了吧! 今天在華府主要就是看紀念碑和紀念館。看完了幾座總統紀念館之後,來看看這道永遠無法癒合的傷口。 入口前就是這座1984年才補上,政治妥協之後的銅像The Three Soldiers。 在出口附近是另一座最後才加上去的銅像Vietnam Womens Memorial。 在紀念碑的入口前有這樣的戶外閱讀架。裡面是陣亡將士名冊。來找親友在牆上的名字的人可以依年次在這名冊裡找名字和名字在牆上的位置。 從遠處看紀念碑可以看出來紀念碑所在的位置是在斜坡的盡頭,比附近的地平面略低。 今天來的人還不少。 記念碑的兩端較矮。中間「ㄑ」字型的交接口是最高的一段。 這就是「ㄑ」字型中間的兩段石牆的交接口。 牆上是一排又一排的人名。 遠看不過就是石牆,不過近看的震撼力不小,你會突然驚覺這些人名每一個都曾經是一條在人世間走過的生命。 有不少的高中生拿紙和鉛筆在拓印名字。 這些姓名也許你一個也不認識,可是看到碑前這些有人留下來的紀念品你就會覺得一陣酸楚。死者已然在虛無縹緲之界,真正苦的還是在人世間這些破碎的心在牽腸掛肚啊! 秋日午後,石牆前的人和石牆上的人默默凝視,無言,一起來撫慰這個永遠無法癒合的傷口。 |
|
( 休閒生活|旅人手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