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6/03/03 02:48:59瀏覽2415|回應3|推薦51 | |
這次來花蓮的重頭戲是要來太魯閣國家公園。住台灣的人大概會覺得很奇怪,花蓮那麼多地方可以玩,來花蓮玩不一定都要進去太魯閣國家公園啊!這都要怪太魯閣國家公園在國際上的名氣實在是太大了。我被一個美國人一直唸一直唸,說他跟我回台灣那麼多趟了,都没帶他去太魯閣玩,唸得大叔實在是快捉狂。這次回台灣特別排除萬難,安排了這趟花東之旅,希望從此以後可以過著耳根清淨幸福快樂的日子。 大叔自己也是自從離開台灣之後就没再來過花蓮。最後一次來太魯閣時還在唸大學,對那趟旅行有特別的記憶。那時候的大學生大多騎摩托車。當時台灣重型機車的cc數尚未放寛,YAMAHA追風135是大家的首選。口袋比較深的同學再加個「整流罩」就帥到斃了。現在有車開的大學生看到這個應該會覺得這個大叔倒底是什麼時代的古人。 有追風當然就肖想要騎車環島一周。趁著暑假找到了一個大姐頭朋友肯坐後座陪我去,照相器材背在肩上,行李綁在油箱上的網罩裡,就真的從台北出發先走北宜,然後走蘇花進花蓮。說實話,我對騎著追風在蘇花上飆真的是一點印象也没有了,可是這段路肯定有走過,因為對後來在花蓮發生的事印象實在是太深了。 喜歡耍帥的人通常出門也是腦殘到不會先看天氣預報。人一到花蓮颱風就來了。隔天早上颱風即將登陸時兩個人還神經很大條地照原訂計劃進太魯閣。你可以想見整個太魯閣國家公園就這兩個神精病穿著雨衣騎著追風在裡頭飆的那個好笑鏡頭。而且兩個人真的打算一路給他騎到天祥去。這是後來在慈母橋才發覺情況不太對。慈母橋是立霧溪和荖西溪的合流處。我還記得那天站在橋頭時颱風已經大到橋下洪流滾滾的不只是溪水,還包括上游帶下來的巨石土石流在裡頭一起滾!兩個人這才意識到事情大條了,夾著尾巴趕快掉頭衝回花蓮市去。 結果之後三天花蓮對外交通完全中斷,兩個人被困在花蓮。等到鐡路修好火車重新通駛時,時間也不夠了。把摩拖車配火車託運回西岸,人也只能孬孬地坐火車回家了。騎車環島終是這輩子没完成的志業。當完兵後追風也賣了,人也出國了。 多年之後大叔重返太魯閣。太魯閣峽谷的美景依舊,立霧溪水一樣向東流。當年騎機車戴的帥帥全罩式安全帽現在變成了進燕子口規定要戴的那頂聳聳的藍色安全帽。大叔摸摸肚子突然覺得有點心酸。 那是一個年少輕狂的時代。可是那個時代已經走了,不會再回來了。 門口的那個牌坊還在耶,而且中間還很貼心地畫了黃線供人照相。照片中的是路人甲。現在再回來看這個牌坊怎麼覺得它比記憶中的小好多哦。 而且現在進太魯閣改成先過橋,走遊客中心那一岸進去,回程才走老路回來。這也是以前没有的。 進去先走燕子口。 燕子大概早就被大量湧進的遊客鬧得搬家了,這次在燕子口看到的燕子用一隻手都數得出來。 太魯閣真的是天殺地美。 立霧溪那個牛奶藍還是一樣的漂亮。 帶老人團出來玩那裡吃飯那裡上廁所都要事先經過沙盤推演的。中午停靳珩公園吃中飯。 當年闢建東西橫貫公路時真的是用人命換來的,殉難的工程師和榮民弟兄不少。靳珩公園就是用來紀念當時殉職的靳珩段長。 這裡有家販賣部,中午要用餐的話這裡是選項之一。 東西當然就是簡餐一類的東西。荒郊野外的,有熱食吃就很偷笑了。 從靳珩橋上看新蓋的橋。 流芳橋。 時間不夠,没進天祥,從流芳橋就折回來,主要是想看布洛灣台地。這是新開發的,以前没有。 布洛灣分上台地和下台地。上台地有家旅館,下台地這裡有個遊客中心。 下台地有步道出去可以看立霧溪的美景。 看完布洛灣台地之後往回走:長春橋。 這當然就是來看長春祠的囉。 這個1996年重建後才重新開放的長春祠我也是到現在才見到。 立霧溪在長春祠附近作了3個超過90度的彎曲折轉的「曲流」,甚是美麗。 今天最後的行程是要去走砂卡礑步道。那隻表情很幸災樂禍的石獅背景就是砂卡礑步道。 砂卡礑橋。 砂卡礑步道上現在都是強國來的觀光客,其實蠻恐怖的。 不過景色没話說。 砂卡礑步道最後的終點是五間屋。脚程快的來回大概一個小時左右也就解決掉了。 太魯閣之美是永恆的。唯一一去不復返的,是大叔輕狂的年少。 |
|
( 休閒生活|旅人手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