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21/05/28 07:57:38瀏覽2089|回應0|推薦30 | |
Breadbelly由三個亞裔Clement Hsu,James Wong,和Katherine Campecino-Wong於2018年年底在舊金山列治文區Richmond一起合伙開的。這三個人在舊金山餐飲業的歷練都不淺,Campecino-Wong原是舊金山米其林一星餐廳Mourad的甜點主廚,她便是在那裡遇上了她未來的先生James Wong。而合伙人之一的Clement Hsu更是曾經在米其林三星餐廳Atelier Crenn待過。 在米其林餐廳打滾出來的亞裔甜點主廚在舊金山其實並不少見,出名的b. patisserie的Belinda Leong原先便是南灣的三星餐廳Manresa的甜點主廚。但是相較於Belinda Leong的b. patisserie走的傳統法式烘焙路線,這家則更刻意突顯他們三人的亞裔背景,它們賣的東西不論是輕食或是甜點都特意以亞洲元素重新包裝過,像是星馬一帶出名的「咖椰吐司」kaya toast,拿紫薯ube作成的甜點塔,甚至是拿味噌和巧克力一起作成的巧克力蛋糕,在在都有著想拿亞洲食材和歐美烹飪來碰出火花的野心。 在美國長大的「亞裔美國人」和在亞洲長大之後才移民到美國的「亞洲人」其實是完全不同的兩個物種。這兩個不同的族群雖然身上流著類似的血液,但是除了都是黃皮膚黑頭髮之外,在文化和成長背景上天南地北,完全是兩條平行線。「亞洲人」在美國開店大多主力市場針對的是「亞洲人」,但是「亞裔美國人」在美國開的店野心更大,他們的目光大多瞄準了更廣大的美國市場。他們生於斯,長於斯,更加在意的是賣的東西就像他們本身一樣,雖然外表可以是亞洲人,但是講的英文必需是主流社會的英文,不能帶有一絲絲非主流的口音。 這也是家Breadbelly的市場路線。列治文區雖是舊金山亞洲餐館雲集之處,但是它們並不是你印象裡會在列文區看到的亞洲店,因為它們所針對的消費族群是不一樣的,這也是不同的消費族群看這種店可能會有的認知落差。没有在亞洲長大的「亞裔美國人」看準的是「咖椰吐司」在美國大眾市場裡的新鮮感,但是「亞洲人」看到的是Breadbelly那一片「咖椰吐司」要價8美金,想到的是那個價格大概可以去新加坡的「亞坤」吃好幾片「咖椰吐司」。每個人的成長背景不同,著眼點也不同,也無所謂誰是誰非。三個在米其林餐廳打滾出來的「亞裔美國人」手裡作出來的「咖椰吐司」工工整整,咖椰醬塗得像座現代雕塑,自然不是和「亞坤」的「咖椰吐司」屬於同一個物種,消費市場本來就是你情我願,一個願打一個願捱的事。 像Breadbelly這樣的店反映出來的正是不同族群之間的消費行為差異。在美國雖然大家都講英文,但是你往往一下子就可以聽得出來誰是在這裡長大的,誰不是,因為兩者的英文口音有所差異。英文的口音原是成長歷程下的產物,是文化背景的一部份,也是想改也改不了的事,不同的「咖椰吐司」又何嚐不是。一塊要價8美金的「咖椰吐司」倒底值不值得,也全要看你的成長背景和從小被周遭環境影響出來的價值觀。 店的外觀。在COVID-19疫情期間來的,舊金山的餐廳在這段期間只准外帶,它們的東西要先上網下單,然後來門口領東西。 店名。 Chocolate Miso Cake Slice (chocolate ganache, miso cremeux, crispy cereal):味噌巧克力蛋糕。 我個人是覺得這塊味噌巧克力蛋糕有創意,但是拿到手時有小小的哀怨一下怎麼那麼小一塊。後來才發覺其實太大了你應該也没辦法吃完,因為味噌實在是有點鹹,搞得整塊蛋糕像是一塊鹹蛋糕。味噌和巧克力其實是蠻搭的,但是我覺得味噌的鹹度高,要拿來作蛋糕的話在味道的濃度和鹹度的取捨之間要再拿捏得精準一點。 Kaya Bun (kaya pastry cream filled milk bread):咖椰麵包。 這裡面填了咖椰漿。 Coconut Muscovado Cookie:椰子黑糖餅乾,Banana Bread:香蕉蛋糕。 Black Sesame Raspberry Scone:黑芝麻紅莓司康,Ube Tart紫薯塔。 它們的這個紫薯塔還蠻出名的,不過這家的東西單價都不低,東西值不值得那個價錢就要看你個人的接受度囉。 地址:1408 Clement St, San Francisco, CA 94118 網址:https://www.breadbellysf.com/ 延伸閱讀:華裔麵粉堆裡玩出來的一片天b. patisserie 延伸閱讀:舊金山在地人口袋名單,灣區必吃烘焙甜點 |
|
( 休閒生活|美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