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騎單車的理由
2013/12/02 23:25:41瀏覽216|回應0|推薦2

    自從大學時代無可救藥地愛上了騎單車,親朋好友的驚訝與反對便未曾停過。但是他們的訝異與擔心是完全可以理解的,因為哪有一個成年人會放著機車不騎,卻要每天戴頂鴨舌帽、別上口罩,還撩起褲管騎單車上下班的呢?

    回想起來,這段因緣是在大學時代培養起來的。那時候的自己,滿腔改變世界的熱血,又正好碰上了溫室效應可能導致地球毀滅的環保風潮,便心想改變世界要先從改變自己做起,於是吃全素、帶環保筷、拿環保袋、參加遊行等行動樣樣都來。到最後,連自己騎的機車也遭殃,只因為它消化石油、排放廢氣的原罪,便被我打入冷宮,眼看我迎來一台又破又舊的二手單車,從此與我形影不離,風雨同路。

    但是我節能減碳的「新動騎跡」一開始並不順利,甚至可以說是充滿驚險。因為身在都市裡的單車,就像一頭誤闖賽倫蓋蒂大草原的小綿羊,到處都是兇猛咆哮的虎豹犀象,在隧道裡傾軋我前進的路權,在深夜裡無視我閃爍的尾燈,讓我時時刻刻都得提高警覺,隨時要閃避狂奔而來的暴怒獸群。一直到我終於掌握了牠們獵食的節奏和必經的路徑,並且識相地和牠們錯開之後,才總算得以在險惡的虎口邊緣,掙得片刻的自在與悠閒。

    不過隨著時間的流逝,另一個艱難的障礙,卻也在體內逐漸累積。那一來是日復一日枯燥緩慢的走走停停,滋長了心底的倦怠;二來是規律而頻繁的踩踏運動,讓一雙習於安逸的腿骨越發疼痛。還記得最辛苦的一次,是一大早從文山區的木柵宿舍出發,一路騎到內湖去教書。等到中午下課的時候,我翻開背包裡的那張破破爛爛的大台北市區地圖,從內湖的民權大橋附近一路往西南方找去,才終於在地圖的左下角邊緣,找到自己的下一個目的地:板橋捷運新埔站。於是我頂著盛夏三十度西的艷陽,騎著單車橫跨了整個台北市,從開闊的內湖重劃區一直騎進了繁華熱鬧的忠孝復興商圈,再沿著捷運藍線一路往下,到達另一個璀璨爛漫的新都心。汗水浸溼了我的襯衫,太陽烘烤著我的項背,等我終於趕到下一個節點,卻也累得連頭都抬不起來了。當我站上講台的時候,學生一看見我那黝黑的面容,還以為我是剛從墾丁度假回來呢!

    雖然騎單車通勤是如此辛苦的一件事,但是苦盡甘來的幸福,卻也帶給我另一種踏實的滿足感。那天下班的時候,已經是晚上十點多了。我騎著單車走在夜闌人靜的街道上,除了偶爾一兩台拔去消音器的機車呼嘯而過之外,整條路上安靜極了,迎面拂來的是微涼的晚風,眼前是一整排暈黃的路燈沿途溫柔相伴,而頭頂上是永遠看顧著我的皎潔月光。在這寂靜的時刻,天地之間彷彿只剩下鐵鍊與齒輪來回的喀啦聲,和自己均勻起伏的喘息聲。還沒上路之前,總會有說不完的憂慮與怠惰;等到真正上路之後,騎過大街小巷,穿越繁華與荒涼,便再也割捨不掉騎單車的逍遙與快意了。

    如今,回到陽光普照的台中定居,我仍然維持騎單車的習慣,繼續輕巧地在城市裡移動。從廣三Sogo到新光三越的那段路是一連串的壅塞與喧囂,狂野的獸群依然在紅燈的攔阻下刨地、喘氣,等待綠燈亮起的那一刻,奮勇衝向各自的目的地。而我落在後頭,無聲地滑過寬闊的台中港路,抬起頭發現枝葉間日光閃爍的溫度,微風揚起我短短的瀏海。

    這就是我喜歡騎單車的理由。

( 創作散文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glenchiou&aid=97279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