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教室裡的死刑辯論
2016/05/01 09:43:23瀏覽151|回應0|推薦1

        身為一個在補習班教國文的老師,當我得知這起駭人聽聞的殺童案時,便在我的記事本裡寫下──本週主題:死刑。對於這起悲劇,我想到的不是同情或仇恨,而是如何透過一樁命案,讓孩子更認識這個社會,並且提出自己負責任的觀點。因此,我決定在每一家授課的補習班,召開一場小型的辯論會,題目就叫做「支持死刑」。

    第一次召開這場辯論時,不出我所料,幾乎所有的孩子都站在支持死刑的那一方,只有零星一兩位同學跟我一樣選擇反對死刑。我唯一值得慶幸的是,當辯論進行到一半或結束之後,我總能拉攏到幾位原本支持死刑的孩子,願意跟我一起思考廢除死刑的可能。在這過程中,我聽到五花八門的正方論點,其中最令人啼笑皆非的莫過於:「幹嘛浪費錢養廢人?」「殺人犯太囂張了!」甚至有人理直氣壯地說:「以牙還牙是對的。」而我也據此回應說:「其實犯人在監獄裡,是最廉價的勞工;而殺人犯太囂張,是因為媒體選擇讓你們看見這一面;至於以牙還牙到底是對是錯,我想引用我的精神導師甘地的話來回答:“An eye for an eye, make the whole world blind.”當你看見我們的立委、媒體和身邊的親朋好友都在喊著『殺人!殺人!』的時候,你們難道不會覺得這樣的社會更可怕嗎?」

    即便這些討論多少有其參考價值,然而我卻認為這些正反觀點和目前充斥的各種評論相去不遠,因此並不值得我寫出來跟大眾分享。直到我遇見了一個班,那個班的孩子真的用他們的理性與巧思,提出了一個真正說服我的觀點,讓我不得不為他們寫下來,好讓更多的人看見,看見我們的孩子是多麼地理性且成熟,又是多麼地有智慧。

    孩子們說:「如果那個人殺人了,而且經過法庭和精神科醫生小心地鑑定,證明那個人真的是個無藥可救的廢人,甚至像鄭捷那種是想死才殺人的,就可以判他們死刑啊。我們只要針對這種人立特別條款就好啦。」

    我接著問孩子:「那如果是那些無辜被冤枉或是有改過自新機會的人呢?」

    「那就用你的方法,不要死刑,然後要關久一點,不要隨便讓他們假釋。」

    辯論至此,我突然發現正、反兩方的人馬第一次達成了共識,原來我們可以在死刑存廢之間找出第三條路──特殊情況用死刑,絕大多數廢死刑。我當然知道,這樣的提議在法學專家的眼中很可笑,根本不值一駁,但我不禁想問:台灣社會的媒體、知識分子和立法部門,有進行過這樣的磋商或辯論嗎?就我所知,沒有。我們的社會只想吵架、只想復仇、只想用最省事的方式為彼此貼上抹黑的標籤。

    這個班的孩子在下課前建議我,可以把他們的想法寫下來,告訴蔡英文,但我只能深表遺憾地告訴他們:「那一點用也沒有,因為蔡英文是個會聽從主流民意的政客,而主流的民意是支持死刑。」最讓我感到悲哀的是,代表新銳改革力量的『時力黨』,竟然還公開宣稱他們從來沒有說要廢死。沒有一位檯面上的人物願意跳出來站在反對死刑的一方,那又何來辯論?遑論對話了。

    而我這個默默無聞的補習班老師,唯一能做的,就只有永不放棄開啟對話的可能,並且一次又一次地透過對話來刺激孩子進行更多元且深入的思考,期許有一天,當他們站在社會的十字路口時,可以做出一個真正理性的決定。這是我能夠為小燈泡做的最好的事。

 

( 創作散文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glenchiou&aid=552240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