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問 仙 – 大宗師 之 5 – 相忘於道術的神仙境界
2016/01/11 08:39:32瀏覽3542|回應0|推薦10

入世與出世

    常聽到有人討論,修道之人應該『積極入世』還是『清靜出世』才能開悟得道。但在莊子的眼中,入世是學道之人修煉的過程,而出世則是修道者該保持的心態。

以下是莊子 大宗師篇 第五段的原文與解譯,請慢慢品嚐其中含義。

 

『子桑戶、孟子反、子琴張三人相與語曰:「孰能相與於無相與?相為於無相為,孰能登天遊霧,撓挑無極?相忘以生,無所終窮?」。

三人相視而笑,莫逆於心,遂相與為友。

莫然有間,而子桑戶死,未葬。

孔子聞之,使子貢往侍事焉。或編曲,或鼓琴,相和而歌曰:「嗟來桑戶乎!嗟來桑戶乎!而已反其真,而我猶為人猗!」。

子貢趨而進曰:「敢問臨尸而歌,禮乎?」。

二人相視而笑曰:「是惡知禮意!」。

子貢反,以告孔子曰:「彼何人者邪?修行無有,而外其形骸,臨尸而歌,顏色不變,無以命之。彼何人者邪?」。

孔子曰:「彼,遊方之外者也,而丘,遊方之內者也。外內不相及,而丘使女往弔之,丘則陋矣!

彼方且與造物者為人,而遊乎天地之一氣。彼以生為附贅縣疣,以死為決𤴯潰癰。夫若然者,又惡知死生先後之所在!

假於異物;托於同體。忘其肝膽;遺其耳目。

反覆終始;不知端倪。芒然彷徨乎塵垢之外,逍遙乎無為之業。

彼又惡能憒憒然為世俗之禮,以觀眾人之耳目哉!」。』

 

方內與方外

子桑戶、孟子反、子琴張,三人互為知心朋友,曾有過這樣的談話:「誰能夠像我們這樣的深交,卻沒有甚麼互動?相互扶持卻不需要互動?誰能登上青天,遨遊雲霧,迴旋在無極的境界?互相忘掉彼此的存在,進入永遠沒有生滅的無窮之中?」。

說完,三人會心地相視而笑,心意相通,從此成為好友。

有一天子桑戶忽然得到怪病死了,但是不知何故,過了許久日子都沒有入殮下葬。

孔子聽說了此事,於是好意派遣子貢前去協助子桑戶的家人料理後事。但是,子貢到了現場,卻只見子桑戶的兩位朋友(孟子反和子琴張),一位坐在案前忙著編曲,另一位則站在旁邊配合彈著琴伴奏,還相互應和唱著:「哎呀,子桑戶啊!哎呀,子桑戶啊!如今你已經返本歸真,可是我們還在當人哪!」。

子貢見到此等景象實在有些看不過去,於是走近他們面前說:「請問,好朋友都已經不幸身故了,而你們卻還對著他的屍體唱歌,這種舉動合乎禮嗎?」。

二人相視一眼,笑了笑,然後用有些不屑的口吻說:「你哪裡會懂得『禮』的真正含意!」。

子貢心中非常不悅,回來後就把方才所見告訴孔子,並且問孔子:「他們都是些什麼樣的人物呢?不但沒有修養,甚至可以說,他們的行為非常放蕩失態。當時喪禮還正在進行,而他們不但面對屍體唱歌,表情和神態也完全不莊重悲戚;我簡直不知道用什麼話才能描繪他們的無理取鬧。請告訴我,他們究竟是些什麼樣的人?」。

孔子說:「他們都是沒被俗世禮儀所束縛,遨遊於人世之外的神人;而我們,卻還都是生活在世俗中的凡夫。『人世之外』和『人世之內』本不應該彼此干涉,可是我卻叫你前去辦喪弔唁,這實在是我自己的淺薄與無知呀!

他們是『把造物者當成朋友交往,逍遙於天地渾一氣息裡』的真人。『生』,在他們的眼中,就像身上的多餘肉瘤一樣,絲毫不會在意。而『死』,也只不過像是身上肉瘤化膿之後破掉了而已。像這樣的人,又怎麼會在乎死生好壞,或先後順序之差呢!

在他們看來,生命不過是憑藉著各種不同萬物的形態出現而已,最終,還是離不開萬物相通的同一整體。不但自己體內肝膽的分別忘掉了(無分別心),對體外耳目的執著也忘了(無執著心)。

生命,不斷反覆地播放『終結和開始』的故事,根本不需明白何處是開端,何處是盡頭。因此,何不茫茫然地徬徨於塵世之外,逍遙於無所作為的境界。

所以你想想看,他們又怎麼會受到世俗禮儀的拘束,而故意在喪禮上做樣子給俗世之人看呢!」。

 

『子貢曰:「然則夫子何方之依?」。

孔子曰:「丘,天之戮民也。雖然,吾與汝共之。」。

子貢曰:「敢問其方?」。

孔子曰:「魚相造乎水,人相造乎道。相造乎水者,穿池而養給;相造乎道者,無事而生定。

故曰:魚相忘乎江湖,人相忘乎道術。」。

子貢曰:「敢問畸人?」。        

曰:「畸人者,畸於人而侔於天。故曰:天之小人,人之君子;天之君子,人之小人也。」。』

 

『天上君子』與『人間君子』不一樣

子貢接著又問孔子:「那麼,先生是屬於入世的方內之人,還是出世的方外之人呢?」。

孔子說:「我,只是個受了上天懲罰,而且無法自拔的俗人罷了;但是,盡管如此,我和你仍然需要一起努力學習,從方內邁向方外。」。

子貢問:「請問要如何獲得方外之道。」。

孔子說:「魚應該生活在水中,而人則應該生活在道中。對於適合活在水中的魚,就必須挖了池塘,引入活水,讓魚好好的活著。然而,如果想要平安地活在『道』中,那就應該修養自己,不要分別、執著與妄為,讓自己的心性保持安定與寧靜。

所以說,魚一旦快活的生活在逍遙自在的『江湖』裡面時;就連好朋友們,都會相互忘了彼此的存在。人一旦快樂生活在逍遙自在的『道』裡;連好朋友也會一樣地忘了彼此。」。

子貢說:「最後再請教您,什麼是『奇人』?」。

孔子回答:「所謂『奇人』,就是,不同於世俗,卻符合自然天道的人。俗話說,天道中的『小人物』,往往是人世間俗稱的『君子』。而那些在天道中能被尊稱得上『君子』的人,在俗世中,看起來反而會像是個毫不起眼的『小人物』。

就像你先前把『孟子反、子琴張』這二個人,看成了『不懂禮數的小人』一樣,其實,他們才是名符其實的『天之君子』。

 

結語

    老子道德經第三十八章:「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無德。」。意思是說,上德的人行德而不知德,所以是真正得道之人。下德的人行德老是怕失德,所以其實還沒有真正得道。上德的人不被世俗禮法所束縛,但是也不會侵犯別人。而下德的人行為處事,總會瞻前顧後執著於禮法,跳不出『方內』的框框;所以始終也就無法『遊之於方外』。

 

 

伴霞樓主 

於 新北市 新店碧潭 2016/1/11

( 創作散文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giorycanada&aid=429988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