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5/12/23 21:09:28瀏覽2843|回應0|推薦7 | |
真正的修道人,不會讓你看得出來。 首先,請大家參考《老子 道德經》第四十一章對於修道者的描述。 『上士聞道,勤而行之;中士聞道,若存若亡;下士聞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為道。 故建言有之:明道若昧;進道若退;夷道若纇;上德若谷;大白若辱;廣德若不足;建德若偷;質真若渝;大方無隅;大器晚成;大音希聲;大象無形;道隱無名。夫唯道,善貸且成。』 上等根器的修道者,一旦聽聞了真正的道法;在悟道之前,都會『勤奮地』默默學習,細細體悟並且親身『實踐求證』。 中等根器之人聽聞了道法,心中總是『半信半疑』,始終無法下苦功,不能深入理解實踐;最後當然無法成就。 而那些下等根器的人聽聞道法時,不但不去理解其中奧妙,還認為那都是些陳腔濫調、八股老套;反而『大聲嘲笑』修道者。 所以,『道』如果沒被下等根器的人嘲笑,就不是真正的道。
古時『立言』的大德說過: 『光明之道』看起來總是沒有那麼的明顯。 『前進之道』總是反求諸己,回歸根本。 『平坦之道』看起來總是錯綜複雜,莫測高深。 『至德之道』看起來總是胸懷萬物,包羅萬象。 『至純之道』在凡人看起來總有些瑕疵,而無法令人滿足。 其實真正『德行寬廣』的人,看起來總好像還有進步空間。 最上等德行都是『默默地』修行成就的。 真正的德行看起來總是『空空蕩蕩』若有若無。 最大的格局是『沒有邊界』的。 最大的成就總是『逐步』的形成。 最大的聲音有如地球自轉的聲音,總讓人『聽不見』。 天道的現象變化永無止境,而且『沒有固定型態』。 道的存在非常隱密不彰顯,故『無法形容』。 但也唯有『道』,才能滋養萬物,成就萬物。 以上是老子親自對於『修道者』的描繪與說明;可以用來跟世俗所謂的『大師』們作一番比對,才不致誤入歧途。 以下是莊子 德充符篇 第四段原文與解譯,請慢慢品嚐其中含義。
『魯哀公問於仲尼曰:「衛有惡人焉,曰哀駘它。丈夫與之處者,思而不能去也。婦人見之,請於父母曰『與為人妻,寧為夫子妾』者,十數而未止也。 未嘗有聞其唱者也,常和人而已矣。 無君人之位以濟乎人之死,無聚祿以望人之腹,又以惡駭天下,和而不唱,知不出乎四域。且而雌雄合乎前,是必有異乎人者也。 寡人召而觀之,果以惡駭天下。與寡人處,不至以月數,而寡人有意乎其為人也;不至乎期年,而寡人信之。 國無宰,寡人傳國焉。悶然而後應,氾然而若辭。 寡人醜乎,卒授之國。無幾何也,去寡人而行。寡人恤焉若有亡也,若無與樂是國也。是何人者也?」。』
外表不重要 有一天,魯哀公去請教孔子。說:「衛國有位長相十分醜陋的人,名叫『哀駘它』。可是,凡認識他的人都說,只要是男人跟他聚會,常會快樂得忘了離去時限。女人們一旦跟他相處,都會回家請求父母:「與其將我許配給別人當老婆,我寧願去做哀駘它的妾。」;這一類事件已經連續地發生過十幾次,直到現在都還沒停。由此可見,這個人非常具吸引力,大家都愛跟他親近。 但有一點很奇怪。我從未聽說『哀駘它』倡導過什麼高明或特別的論述;而且只聽說這個人通常只會『附和別人言論』,隨意話些家常而已。 這個人既沒被『封王』『封侯』(沒地位);也沒被授予免死金牌,無法『救人活命』(沒權勢);更不是富翁,無法讓窮人免於飢餓(沒財富);而且天下人都覺得他醜得嚇人;他說話總是附和別人言論,從來都沒有自己的主張;而他的學識,好像也只侷限於住處四周的環境,一點也不寬廣。但是不知為什麼,無論男女都樂於親近他,想跟他做朋友。聽到大家對他的描述後;我就想,這個人必定擁有『過人之處』。 於是本王就派人去請他來瞧瞧;沒想到一見之下,果真醜得足以驚駭天下;這讓我對他更加地好奇。後來,我安排他住了下來;結果相處不到一個月,本王就變得非常欣賞他;還不到一年,本王就已經完全信賴他。 這時候,國家剛好缺乏一位能夠輔佐本王的宰相,於是我就打算任命他,將國事託付給他。但是,他的回應卻非常冷淡,好像沒有多大興趣,而且是隔了很久才勉強答應;感覺上,好像很想推辭我的重用。 這讓我的內心很受傷、沒面子;但我最後還是決定要把國事交給他。可是過沒多久,他仍然堅決辭職不幹,最終還是離開了本王。他離開以後,也不知道為了什麼,我的心情始終鬱悶不解,總好像失落什麼。本王雖然統治著國家,財富地位都高高在上;可是好像絲毫無法感到任何快樂與滿足。請您告訴我,這位哀駘它究竟是什麽樣的人呢?」
『仲尼曰:「丘也嘗使於楚矣,適見㹠子食於其死母者,少焉眴若皆棄之而走。不見己焉爾,不得類焉爾。 所愛其母者,非愛其形也,愛使其形者也。戰而死者,其人之葬也不以翣資;刖者之屨,無為愛之;皆無其本矣。為天子之諸御,不翦爪,不穿耳;取妻者止於外,不得復使。形全猶足以為爾,而況全德之人乎! 今哀駘它未言而信,無功而親,使人授己國,唯恐其不受也,是必才全而德不形者也。」。』
內在精神重於外表形體 孔子說:我曾經有一次被派出使到楚國訪問。半路上看見一群小豬圍繞著剛死不久的母豬身上吸奶;隔沒多久,小豬們便紛紛的拋下死去的母豬,驚惶逃跑。這是因為,牠們先前吸奶的時候還不知道母親死了;已經不能再像以前活著的時候那樣照顧牠們。 小豬愛牠們的母親,並不是愛母親『外在』形體,而是愛那個驅動形體的『內在』精神啊。 沙場上常有戰死的將士,當人們收斂他們時,通常不會再為他們穿戴盔甲;甚至不用棺木就埋葬。人一旦被砍掉了腳,即便是曾經非常喜歡的鞋子;也不會再繼續愛惜。這都是因為,萬物一旦失去了『本質』,就變成『多餘』。 按照宮廷規矩,天子身邊的內侍不能剪指甲,也不能穿耳洞;曾經娶過老婆的太監,只能派任在宮外辦差,不能待在宮裡做事。世間光是為了重視完整的外在形體,就已經制定了這麼複雜的規矩;更何況世上那些內在『保全本質』『德行高尚』的人,不是顯得更加珍貴,值得去珍惜嗎? 這個哀駘它,既然可以不需說大道理就能取信於你;沒有建過半點功績,也能贏得你的信賴;甚至還心甘情願地把國事委託給他;而且唯恐他不願意接受。想必這個人一定是『才智兼備(才全)而且德不外露(德不形)』的聖人啊。
『哀公曰:「何謂才全?」。 仲尼曰:「死生存亡、窮達貧富、賢與不肖毀譽、飢渴寒暑,是事之變,命之行也。日夜相代乎前,而知不能規乎其始者也。故不足以滑和,不可入於靈府。 使之和豫通而不失於兌。使日夜無郤而與物為春。 是接而生時於心者也;是之謂才全。」。』
才智兼備 - 才全 魯哀公問:什麼樣的情況叫做『才全』,可否請您進一步解說給我聽? 孔子說:一個人必須真正體悟到『死、生、存、亡、窮、達、貧、富、賢、不肖、毀、譽、飢、渴、寒、暑』都是萬物變化的現象;它們始終隨著『道的邏輯』不斷地循環運作演變,而且無法抗拒或阻擋。它們在生命中有如日夜交替般的出現;既不知發生原由,也無法閃躲避開;我們只能『接受』。所以,我們最好把這些自然界的規律現象,視為理所當然;而且坦然地面對它們。一旦能做到如此的認知和體會,那我們原本平靜的心靈,就會清澈平靜得再也不被外物干擾。 讓我們的心靈保持一貫地和諧暢通,而且不失喜悅之情。讓我們無論何時遭遇困難而無懼,與萬物一起欣欣向榮;走向光明之境。 當一個人的生命能做到與『萬物相接』,其內心能夠『順應時光而變』的時候;就叫做『才全』。
『「何謂德不形?」。 曰:「平者,水停之盛也。其可以為法也,內保之而外不蕩也。德者,成和之修也。德不形者,物不能離也。」。 哀公異日以告閔子曰:「始也吾以南面而君天下,執民之紀而憂其死,吾自以為至通矣。今吾聞至人之言,恐吾無其實,輕用吾身而亡其國。吾與孔丘,非君臣也,德友而已矣!」。』
德不外露 -德不形 魯哀公又問:那麼如何才能稱做『德不形』? 孔子說:「我們一般所謂的『平』,是描述水面徹底停止的狀態;因此『平靜』通常被取法為看待萬事萬物的準繩。所以只要『內心保持完全的平靜』,『外在就不會出現情緒上的激盪』。 所謂德,就是達到『和諧萬物』的最高修養。只要內心之『德』不顯於外,萬物就不會離你而去。」。( 凡是恃才自傲的人,萬物都會敬而遠之。 )
後來,魯哀公把孔子這番話告訴閔子:「原本我認爲,一旦當上君王統治天下,掌握著國家綱紀,憂心人民的生活,便認爲自己已經做到『通達』。如今聽到孔子的至人名言,我才知道自己的修養其實還差得很遠;如果今後我再輕率地浪費生命不求進步;那可能就會遭受亡國危機。我跟孔子,不能說是君臣之間的相互關係,而應該說是『以德相交』的好朋友啊!」。
結語 請將本文精神與《老子 道德經》第三十二章相互對照體會。 道常,無名樸。雖小,天下莫能臣也。侯王若能守之,萬物將自賓。天地相合,以降甘露,民莫之令而自均。始制有名,名亦既有,夫亦將知止,知止所以不殆。譬「道之在天下」,猶「川谷之於江海」。 道的法則,呈現著無法形容的質樸狀態。 祂雖然看起來不太複雜,世上卻無人能夠真正的控制祂。 就像是天地間的陰陽之氣相合,降下甘露滋潤萬物;人民原本也不需要被驅使號令,他們自然就會去追求好生活、和諧共處。 國家在一開始時,就需要建立制度;必須將各種特質的人加以分類定位。 但也很容易因名份的不同,產生分別與比較的價值觀。所以要教育大家,消除分別心。 只要消除了分別心的作祟,國家就不會有危險。 用『守樸』和『去分別心』帶領天下,就會像山川百谷的水,自動導入江海般地圓滿。
伴霞樓主 於 新北市 新店碧潭 2015/12/23 |
|
( 創作|散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