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天上工… 大溪高中鷹架塌工人5死
http://udn.com/news/story/7316/2184597
2016-12-22 04:00聯合報 記者張雅婷、邱榆蕙、呂筱蟬、陳俊智/桃園報導
桃園大溪高中新建圖資大樓昨在灌漿時,疑因女兒牆過重導致鷹架倒塌,五名工人被倒塌的水泥漿與鷹架掩埋,救出時都已無氣息。家屬質疑「承包商沒做好防護措施」。
現場目擊工人表示,昨天施工時,鷹架工人依據經驗有跟灌漿工人說,「今天不適合馬上灌漿」,李姓工地主任也說,結構太軟不能灌。但灌漿工人當作耳邊風。
意外發生在昨天下午三點多,當時正進行五樓頂樓的女兒牆灌漿,支撐板模的鷹架,疑撐不住已灌泥漿重量加重的女兒牆,致女兒牆倒塌,拉扯到鷹架,正在鷹架上施工的五名工人瞬間摔下,被水泥漿與鷹架掩埋。國軍桃園醫院說,收到病患時「已肚破腸流,急救也沒希望了」。
五名工人為黃振益(六十九歲)、廖忠仁(四十九歲)、黃秀妹(四十七歲)、徐建成(五十歲)、王顯民(六十一歲);其中廖忠仁與黃秀妹是夫妻,雙雙殞命,家人傷痛欲絕。
廖忠仁的哥哥表示,他們是台東阿美族,家族都是做工地水泥或板模工,弟弟和弟妹廿多年前就來桃園打拚,近期在台北的工地工作,這次因大溪的工程缺工才被調過來,遇難工人都是同事,且是第一天上工。
警消救援花了許多時間移除重物,從下午三點到六點,陸續將罹難者挖出,五人全身沾滿泥漿難以辨識,搶救後都宣告不治。工地主任難過表示,「全掉下去了」!
同學的愛 伴我度過罹病歲月
http://udn.com/news/story/7339/2182160
2016-12-21 02:45聯合報 賽夏客/社會觀察者(苗縣頭份)
近日媒體報導兩則有關特殊病童的校園消息,一則是接納腦麻病童,給他參與大隊接力的機會,完成他的願望,看了心裡很溫暖;另一則是排斥咳個不停的同學,紛紛提出轉班的要求,看了內心百感交加,好生憂愁。
我也是氣管過敏的人,求學階段,也曾咳不停,每次一咳,就像該生一樣一手捂著口鼻,一手壓著胸口,仍無法抑制。當時同學很厚道,下課時紛紛跑過來拍我肩膀,遞溫水給我喝,甚至買潤喉涼糖給我,陪伴我度過最無奈的罹病階段。
親身體驗過那段日子後,對病童特別能感同身受,也因為如此,我面對整天呼天搶地的妥瑞氏學生,還有動不動要跳樓的情障孩子,我一概視為上天賜給我們淬鍊耐心的禮物,發動全校師生一起協助他們。時間長達六年,雖耽誤了一些課程,也造成全校紛紛擾擾,還打斷了大家的學習,但是激發出師生內在的同理心,學會平常心善待他人,這種情操不就是教育最偉大的工程嗎?
同理,腦麻及多重障礙的陳侑穎同學,在全校師生加油聲的激勵下,已忘了肢體的障礙,似乎越跑越穩,當他跑過最後一棒的終點時,舉起人生勝利的雙手,臉上露出難以形容的滿足狀,隨跑的同學一擁而上,早已把競爭的名次拋在腦後,好感人的畫面;「那一刻,真美!」
美國教育家福祿貝爾的名言:「教育無它,愛與榜樣而已。」一直迴盪在我耳邊。學校是孩子人格養成的場所,面對障礙生,能逃避或排斥不教嗎?而黎明國中的寬容與接納,集眾力,助圓夢,實踐了愛與榜樣的信念,值得嘉許。
老阿嬤茶工 誰來關心?
2016-11-17 00:02聯合報 王志達/中華醫事科大環境與安全衛生工程系教授(台南
http://udn.com/news/story/7339/2111259
報載南投發生採茶工載運車火燒車意外。其實,這已不是新聞了,只是一直沒引起有關單位重視而已。
筆者在民國一○一年曾接受勞動部勞動及職業安全衛生研究所之委託,進行採製茶人員職業安全衛生危害研究,半年內跑遍南投、嘉義、台東、苗栗與台北的茶區對採製茶從業人員進行調查訪問,對相關問題有較深入的認識。
採製茶工的交通安全,因涉及生命保障,是首要解決的問題。載運採製茶工的交通工具,需在蜿蜒崎嶇狹小的高山公路上行駛,照理來說,應選擇車況良好,安全設備通過相關檢驗的車輛才對。但在研究期間,多次親睹採製茶工班上下山交通工具,有許多都是小貨卡車改裝,內部設備簡陋,擁擠且沒有任何安全性可言,大部分僅在車頂上方設置簡易安全拉環或是於長板凳上用一條繩子繫住。
這些情形,相關單位應該早就知道,只是一直未能拿出解決對策,任由事故一而再,再而三發生。
其次,許多採製茶工為阿公阿嬤,長期工作下來的職業傷害問題,卻從來沒有引起相關單位重視。根據筆者調查,採製茶工幾乎均有職業傷害問題。例如,肌肉骨骼傷害、農藥暴露之風險、呼吸與過敏危害、熱暴露危害與機具操作危害等。
但是因目前國內採製茶工多屬於學歷較低之中高齡族群勞工,對職業危害發生之防範大多不了解,相關單位也沒有介入輔導。因此建議未來應對此研擬輔導改善方案,例如增加採製茶工職業安全衛生教育相關經費,並鼓勵採製茶工會積極申請辦理相關宣導會,邀請專家學者與從業勞工座談,以造福採製茶工。
再者,國內茶農基本上均屬於小農經營之型態,因採製茶業就業較不穩定,經濟保障不足,農務工作辛苦,從業人員大多為年齡偏高之臨時人力或外配、移工等外來弱勢人口,導致從業人力缺口與專業不足及傳承之問題,成為未來發展隱憂。
建議政府可思考對採茶工與製茶工兩種成立專業團隊來協助解決相關問題,例如可透過政府補助、職業專業技能訓練、建立資訊虛擬平台進行交流、溝通、組織與媒合等,訓練有意願從事採製茶業工作者具有多種園藝作業技能(耕種、養護、採收、製造),成立採收專業隊或茶(葉)業專業隊,提倡專業包工進行,例如稻穀業專業機械收割團隊。如此,透過釋放與擴大經濟誘因,方可吸引國內年輕人願意投入採製茶相關行業中。
法律應思考 許寄養童一個未來
2016-10-19 00:10聯合報 林沛玲/台灣星光協會秘書長、家扶寄養家庭(新竹市)
http://udn.com/news/story/7339/2032934
在十七日聯合報的焦點報導中,談到「收養路迢迢,多少寄養家庭的痛」。
身為資深寄養家庭,能夠體會他們的感受,畢竟曾真心付出過的感情,還是有難以割捨的心情。報導中兩位可愛孩童,最終能到愛他們的收養家庭,是不幸中的大幸。但國內還有上百位受虐兒童,卻處於比出養兒還可憐的景況:他們的父母不愛他們,也不願放棄親權,以致他們無法被收養,只能在親人消失狀況下,無奈地長大。
小福是位可愛的小男孩,父母年少生下他後,就離婚了。他是由年邁祖父照顧,五歲時祖父去世,一時找不到雙親,只好安置在寄養家庭。後來好不容易找到母親時,她已經再嫁了,因為孩子的監護權在父親手上,所以她也不願插手。
父親在監獄中,他說孩子是他們家的命脈,怎麼可以給別人收養呢?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他都是缺席的,甚至不曾給一份生日禮物。因為父親不願意放棄親權,孩子只能繼續住在機構。滿了十八歲,必須離開機構,小福不知道要往哪裡去?
小美是位可愛的八歲小女孩,但常被母親施暴,因為她長得太像外遇的爸爸了,母親一看到她就生氣。當她被打得頭破血流急診出院後,來到寄養家庭。在一年多裡,母親拒絕和孩子見面,甚至和社工說:「這個孩子我不要了,誰要就送給他好了!」正當辦理出養的過程中,小美因表現優異,獲得一筆可觀的獎助金。
消息傳到母親耳中,她馬上改口和社工說:「孩子不在身旁,我天天想她,吃不下睡不著,她是我的心肝寶貝,怎麼可以給別人呢?」。結束了出養程序,淚別寄養家庭,小美必須回到可怕的原生家庭。
這些孩童,他們的父母是消失的親人,他們的命運比孤兒或棄嬰還要可憐,是無法被領養的。因為擁有法定監護權的大人,不但不能給他們愛,無法照顧他們,甚至於施虐性侵,他們也不願意鬆手放棄親權把孩子出養,就讓孩子在沒有愛的情況下,無助的在寄養機構長大。
我們的法律應思考,能否站在孩子的角度思想,而不是只站在大人的角度衡量,別讓不適任的親權和原生家庭,斷送兒少的未來。
骨髓纖維化為血腫瘤病
http://mypaper.pchome.com.tw/026955/post/1330870699
標靶藥費貴 農婦難負擔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50111/18998189
【愛.相扶】
好媽媽南姐(55歲)大半生於粉嶺耕種,與丈夫辛苦養大兩名子女,無奈兩夫婦慘遭惡疾纏繞。南姐的丈夫約10年前患鼻咽癌,電療後幸康復,兩年前南姐卻確診患骨髓纖維化。
行動不便難種田
蘋果日報慈善基金迄今為南姐共籌約7萬元,配合聖雅各福群會提供的藥物優惠,令她可持續服用自費標靶藥Ruxolitinib穩定病情,惟每月約4萬元藥費無以為繼,南姐隨時斷藥。
「種田冇乜收入,兩公婆身體又唔好,唔係好做到,真係好難過」,與天競賽逾30載的南姐,受頑疾折騰,上月更不慎跌倒,現行動不便,務農生計恐成問題。
南姐一家收入微薄,長女(29歲)任兼職餐廳侍應,育有一名7歲兒子;幼子(21歲)則任地盤工,「希望個仔有機會讀多幾年書,佢為頭家捱得好辛苦」。
團結就是力量!南姐一家安貧樂道,一同力抗頑疾,「個孫都好生性,擔心我太操勞,有時唔畀我落田」。南姐坦言只有一個心願:「一家人健健康康就開心!」
立法會議員郭家麒醫生指,骨髓纖維化為血腫瘤病,屬少見疾病,會影響造血系統,引致血小板及白血球減少等症狀,Ruxolitinib能壓抑病情惡化。
郭批評政府設立藥物名冊,令需要服用昂貴藥物的病人,因無錢買自費藥,而無法得到合適治療,甚至失救,「政府係反其道而行,(藥費)貴就唔醫你」,他促請政府檢討藥物名冊。
「南姐」捐款編號:C3726
網上捐款:http://bit.ly/1nQRthE
■記者鄧詠中
蘋果日報慈善基金
電話:29908688
傳真:37112468
電郵:charity@adfund.org.hk
網址:http://charity.appledaily.com.hk
蘋果基金facebook專頁:http://goo.gl/eYKB89
蘋果基金收捐款戶口
恒生銀行:368-006565-001
滙豐銀行:580-198836-001
中國銀行:012-898-00067655
渣打銀行:447-0-667059-3
蘋果日報慈善基金乃根據《稅務條例》第88條獲豁免繳稅的慈善機構
去年健保癌症用藥 標靶藥占逾一半
2016年10月13日 04:09 中國時報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61013000392-260114
癌症一年花掉健保750億元,健保署分析最近5年癌症用藥,發現標靶藥品占率從2011年42.5%逐年上升至2015年54.7%,反之,傳統化療藥品則由48.5%下降至35.6%,荷爾蒙及其他癌症治療藥品則微幅成長,顯見隨著醫藥科技的發展,癌症治療型態也隨之逐漸改變,健保將持續放寬具成本效益癌症新藥給付。
癌患日增 去年近64萬人
癌症長年高居國人十大死因之首,2015年癌症就醫的病患人數為63萬9千人,健保署醫審及藥材組科長黃兆杰表示,由於國內癌症病患日益增加,健保用於治療癌症病患的醫療費用,由民國2011年的607億元增加到2015年的750億元,依整體年平均成長率來看,癌症病患醫療支出成長5.4%、藥費成長6.6%、就醫病人數成長4.9%,其中又以藥品成長幅度最高。
費用排行 乳癌藥最多
如果進一步將癌症治療藥物分為標靶藥、化療藥、荷爾蒙藥及其他藥來看,黃兆杰指出,過去5年間標靶藥品占率呈現逐年上升趨勢,至2015年健保支付標靶藥費約122.9億元,占全部癌症治療藥品費用54.7%,其中又以乳癌標靶藥物TRASTUZUMAB藥費約21億位居第一。
其次為骨髓性白血病及惡性胃腸道基質瘤標靶藥物IMATINIB藥費約17億,再者為晚期腎細胞癌標靶藥物SORAFENIB藥費約12億。
新藥給付 將持續放寬
黃兆杰表示,健保將持續放寬具成本效益癌症新藥給付,2015年新增納入健保治療癌症的標靶藥物共有4個品項,包括用於治療晚期非小細胞癌的crizotinib、治療轉移性成人黑色素瘤的vemurafenib、治療大腸直腸癌的regorafenib。
另外也放寬pazopanib成分的藥品給付規定,由原給付限定腎細胞癌,擴充到軟組織肉瘤。
(中國時報)
愛心碼捐發票 近半社福0受贈
2016-10-15 02:36聯合報 記者莊琇閔/台北報導
http://udn.com/news/story/7319/2024855
為呼應財政部以愛心碼捐贈電子發票政策,台北市社會局今年5月和全家超商、義美公司合作,民眾消費結帳時,由店員主動詢問是否願意捐贈電子發票做公益,並讓民眾選擇社會局甄選出的12家社福團體捐電子發票。市議員戴錫欽批評,推廣50天後,只有1萬882張捐贈發票,有5個社福團體受捐贈數掛零。社會局表示會加強宣導。
戴錫欽指出,社會局花了10萬多元舉辦愛心碼行銷記者會,但後續未見店家主動詢問消費者捐發票的意願。台北市轄內的全家及義美店家數共483家,從5月12日到6月30日的50天中,全家及義美全台灣共3126家門市,捐給12家社福團體共才1萬882張,平均每家店收到3.3張捐贈發票。
戴錫欽說,四大超商中只有全家參與計畫,另7-11統一超商在與社會局的會議中認為,愛心碼行銷政策將造成「延長結帳速度、民眾等候不滿、增加店員服務內容」,且「店面櫃檯面有限,無版面可供社會局擺放愛心碼行銷文宣」。他不能說業者的想法不對,但愛心碼的政策是對的,市府就要盡力協調。
戴錫欽建議,電子發票捐贈的流程應重新檢討,社會局應與財政部討論,研擬將愛心碼整合成10個到12大類,讓捐贈者以受捐團體類別捐贈,並建構一套公平的分配方法,避免部分社福團體因資源分配不均,發生電子發票捐贈數掛零的困境。
社會局長許立民表示,會再商請業者在店面明顯處張貼宣傳海報,並加強主動詢問消費者的強度。對於尚未加入的超商業者,也會再商討合作計畫,提高業者參與的意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