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影視大亨楊登魁 傳奇一生謝幕 30年交情 吳念真:太多人靠他成名賺錢 從擦鞋到叱吒娛樂圈 縱橫兩岸
2013/01/01 09:23:30瀏覽1913|回應0|推薦0
影視大亨楊登魁 傳奇一生謝幕
 ▲影視大亨楊登魁驟逝,昨日傍晚移靈,兒子楊宗憲一臉無神坐在車內等待移靈。(李威德攝)

 ▲影視大亨楊登魁驟逝,昨日傍晚移靈,兒子楊宗憲一臉無神坐在車內等待移靈。(李威德攝)

  心願未了
 ▲楊登魁生前隨導演李行為促進兩岸電影交流四處奔走,圖為《2012打造華語影視精品》兩岸論壇中朱延平(左)與楊登魁(中)。(柏合麗提供)

  心願未了 ▲楊登魁生前隨導演李行為促進兩岸電影交流四處奔走,圖為《2012打造華語影視精品》兩岸論壇中朱延平(左)與楊登魁(中)。(柏合麗提供)

 影視大亨楊登魁因腦中風於去年十二月卅一日清晨五點十二分病逝台北榮總醫院,享壽七十四歲。臨終前,家人與眾好友在側,他的一生傳奇畫下句點,親友哀痛不已。告別式採紀念音樂會方式舉行,讓他在鍾愛的歌聲裡與親友的陪伴下,走完人生最後一程。

 他過世後,家人昨一整天與法師及喇嘛在榮總懷恩堂為他助念,兒子楊宗憲戴著帽子及口罩低調處理父親後事,感傷地對友人說,爸爸住進醫院後,家人隨時守候,覺得爸爸很堅強。昨多位友人到靈堂致意,晚上六點半,楊的大兒子捧著牌位,楊宗憲撐傘,神情肅穆的把遺體移至榮總太平間,楊宗憲面對媒體不發一語。

 楊登魁去年十二月十七日晚間與友人聚餐時感到不適,家人緊急送到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仁愛分院,由於病情危急,又轉至台北榮總加護病房,當時北榮由前總統陳水扁醫療小組成員、神經血管內科主任陳昌明執刀取出腦部血塊,但腦血管再度爆裂,因病情不穩,一直住在加護病房。

 楊住院十四天,因非一般中風,是異常腦部血管病變,期間由神經放射科團隊進行栓塞治療,雖栓塞治療後但效果有限,病情嚴重,轉由神經血管內科協助救治,主治醫師陳昌明說,他因栓塞治療沒有良好效果,團隊接手時情況已危急,卅日突然惡化,全力搶救仍不幸過世。

 他創辦的柏合麗娛樂傳媒集團昨代表家屬發聲明稿表示,楊生前交遊廣闊、個性低調,喪禮不發訃聞,僅以登報方式告知所有親朋好友,在三日於公司(台北市信義區松高路9號29樓)設立紀念堂,婉謝所有奠儀、花圈與罐頭塔,告別式採國際紀念音樂會的方式,日期擇期公布。

 楊登魁生前隨導演李行為促進兩岸電影交流四處奔走,李行昨說:「欽佩他的行事為人,他為做好電影,將八大結束,成立電影公司,很有企圖,他的電影《大尾鱸鰻》大家都很期待,鴻圖還沒大展就離開,很惋惜。」

 

30年交情 吳念真:太多人靠他成名賺錢

 台灣影視大亨楊登魁辭世,與他有卅多年交情的導演吳念真直呼意外。吳念真感嘆:「這輩子有太多人靠他成名賺錢,別人得自他的多,他得自別人的總是少。」

 吳念真與楊登魁結識卅年,交情甚篤,從楊登魁因一清專案、二清專案被送入獄,吳念真態度始終力挺,即可得知。

 一九九六年,當楊登魁再度因為旗下「拉斯維加頻道」涉及公開賭博案,遭到台北地檢署偵辦、滯留海外不歸之際,吳念真還捉刀潤飾楊登魁對外聲明稿,並於國內各報刊登自清。

 吳念真表示,他認為一清專案發生之際,未經過審判,便能直接把人送入牢房,只是證明了這是場「政治運作的悲劇」。他一度為了替楊登魁「正名」,提議拍攝一部以一清專案為題材的電影。

 無奈,這計畫最後在劇本送審制度壓力下,加上赴綠島拍攝的困難,最後宣告停擺。吳念真表示,幾年前兩人還曾興起改至海南島拍攝的想法,「現在他不在了,再來拍這部電影證明他不是這樣的人,意義也就不大了。」

 吳念真表示,八個月前他在高爾夫球場遇見楊登魁。剛滿六十的吳念真還開玩笑說要將七十四歲的楊登魁精彩的一生,寫成傳記。「他年輕闖蕩江湖,後來又成為電視台的創辦人,栽培許多出色的藝人,這樣的轉變,這麼精彩的人生,足以寫成一本書。」

 吳念真感嘆,楊登魁才剛想以柏合麗娛樂傳媒集團,來重振台灣影劇王國,卻這樣離開,「實在是太可惜了」。

 

一清打響名號 冤獄判賠48萬元

 七十三年十一月間,政府展開「一清專案」掃黑行動,翌年元月九日,楊登魁被警備總司令部以涉嫌違反懲治叛亂條例的罪名逮捕,隨即解送到警備總部羈押,警總軍事檢察官在同年四月廿七日作出不起訴處分,並在五月十六日確定。

 但在確定前,楊登魁另案被提報流氓,已於五月八日移送綠島岩灣矯正感訓,後來許多大哥在獄中成立天道盟組織;一直到七十六年十二月一日,岩灣監獄因管理問題發生暴動,楊自願打斷手骨被送回台就醫,才讓消息傳回台灣,也奠定他在黑道中分量。

 七十九年間,政府「二清」掃黑,楊又被送感訓,後因涉賭博案避走海外,他在海外寫了封長信,提及自己從廿七歲後連一次違警紀錄都沒有,卻在「江南案」後被以叛亂罪名起訴;七十九年間,他再被點名進了綠島,兩次都是在不准查證、不准與「祕密證人」對質下吃了牢飯。

 楊坦承怕的是自己的名字是黑色的宿命,也怕有生之年再被違憲的命令重入牢獄,但楊登魁後來還是返台投案,賭博案最後判刑六月,易科罰金。

 八十九年間,政府修正公布《戒嚴時期人民受損權利回復條例》,楊登魁一清專案期間被逮捕羈押一百廿天,台北地院在九十二年六月判決以每天四千元計算,賠償他四十八萬元。

 

捧紅李連杰 助豬哥亮重返舞台

 楊登魁在華人影視圈是一言九鼎的重量級人物,李連杰、豬哥亮、劉家昌等人都從受他資助,是圈中有情有義的大哥。

 李連杰拍《中南海保鑣》時因香港黑幫介入,各方搶他拍戲,他和首任經紀人羅大衛因接拍《黃飛鴻2男兒當自強》酬勞翻臉,改由富藝蔡子明接手經紀約,未料蔡遭槍擊,楊登魁及辜啟允協助他自組正東公司才得以復出拍片。楊投資拍《功夫皇帝方世玉》等片捧紅李連杰,奠定他「功夫皇帝」地位

 楊登魁與豬哥亮四十二年交情,是事業夥伴、更是債務牽扯。楊三年前幫豬重返演藝圈,豬欠他一.二億,楊打兩折價變二四○○萬,對豬「恩重如山」豬也稱他主公。

 八○年代末期,楊找豬為他旗下的巨登、聯登、飛梭公司拍餐廳秀錄影帶,對豬有「知遇之恩」,豬主持《豬哥亮歌廳秀》風靡全台,讓楊賺不少錢,後來豬傳欠上億賭債落跑,楊幫他還債,豬一度復出,兩年後又因賭債人間蒸發,楊找到人後,豬又開數億賭債要他埋單,楊從此不跟他來往,豬開始跑路,留下楊面對豬欠下大筆債務。

 豬兩年前辦首場歌廳秀《萬秀之王》,吸金七五○○萬,豬最大債主楊登魁苦笑:「至今還沒拿過他一毛錢,辦這次秀要擔心很多事,例如他跟我說沒有什麼其他債主了,但我不敢完全相信,所以要全程看著,如果被人來鬧場或丟東西怎麼辦?希望他站起來,不能再簽一張牌,我們合約載明,他若違約,合約就取消。」

 劉家昌、甄珍因涉嫌掏空國民黨黨營事業六億兩千萬拒不到案被通緝,三年前返台投案,也靠楊登魁出錢又出力,帶現金四百萬幫兩人交保。

 

 

 

「永遠的老闆」總是在好故事中打轉

 ▲欽點舒淇代言威士忌,當時楊登魁在現場頻頻勸酒,讓她有些小尷尬。(本報資料照片)

 ▲欽點舒淇代言威士忌,當時楊登魁在現場頻頻勸酒,讓她有些小尷尬。(本報資料照片)

 楊登魁是多位大牌導演和藝人心目中「永遠的老闆」,導演朱延平昨在臉書放上日前他和楊、李行的合照:「永遠的老闆,」該句話以逗號作結尾,似因好友驟逝,欲悼念卻因悲傷難過,不知從何抒發哀慟情緒。

 楊登魁擔任八大董事長時,讓當時沒演過電視劇的舒淇挑戰《風塵三俠之紅拂女》,還欽點她代言酒類廣告,她昨透過經紀人說:「很難過、很不捨。」還在微博放上蠟燭寫:「楊老闆一路好走。」

 她悼念楊登魁,體悟人世無常:「不要以為還有機會,不要以為還有時間,不要以為等一等無所謂,你永遠都不會知道一覺醒來世界會是怎麼樣,失去了什麼。所以,珍惜吧,珍惜當下,疼惜吧,疼惜你愛的,努力吧,為你想保護的,知足吧,感恩你擁有的,放下吧,放下不屬於你的,bye bye。」

 徐若瑄前年拍柏合麗投資的電影《瑪德二號》時,楊登魁探班,親切地與她分享自己最愛的虱目魚便當。她昨在臉書上悼念他,想念他親切的笑容,稱他是「最照顧、疼愛演員們的楊老闆」,感性的說,殺青後,有時懷念起那股最溫暖的味道,就會打電話給店家:「我要一份楊老闆的特製虱目魚便當。」

 八大節目部副總薛鳳曾是楊登魁愛將,她昨說「他是大家的楊老闆」,對她而言則是可愛慈祥的老先生,「永遠保持著演藝事業的熱情」,每次見到楊擺滿劇本的辦公桌,就能想像他對工作的熱愛,「他總是在好故事中打轉」。

 

 

 

從擦鞋到叱吒娛樂圈 縱橫兩岸

 ▲柏合麗娛樂傳媒集團開幕時的記者會,左起顏清標、余天、楊登魁、王金平、立委楊瓊瓔、新聞局長江啟臣。(本報資料照片)

 ▲柏合麗娛樂傳媒集團開幕時的記者會,左起顏清標、余天、楊登魁、王金平、立委楊瓊瓔、新聞局長江啟臣。(本報資料照片)

 楊登魁一九三八年出生於屏東鄉下,書念的不多,膽識卻大,一個窮孩子跑到高雄謀生,曾幫人擦皮鞋、拉三輪車、在舞廳當服務生,甚至因殺過角頭老大而入獄服刑,假釋後,他開蓬萊閣酒家,也一腳踏入娛樂圈,在高雄經營「藍寶石大歌廳」,成了南台灣第一大秀場,從此揭開他縱橫兩岸三地娛樂圈卅多年的大亨傳奇,那時,他才卅七歲。。

 一九七五年藍寶石大歌廳時代,楊登魁慧眼識人,讓不少藝人在此發跡、成名,如豬哥亮、許不了、廖峻、澎澎、高凌風等。後來他曾幫許不了擺平黑道糾纏,許不了為報恩,答應無酬幫他拍電影,讓他的事業觸角伸入影壇,七○年代末期成立「登魁影視公司」,投資朱延平拍了許多賣座電影。

 八○年代末期,他成立「巨登育樂公司」,發行餐廳秀錄影帶,幾乎搶占錄影帶市場的半壁江山,最知名的就是《豬哥亮俱樂部》系列作品,後來豬欠下一.二億元賭債落跑十多年,他氣急敗壞,後來他兒子楊宗憲和謝金燕傳緋聞,他說:「跟演藝圈哪個人談戀愛都沒關係,只有謝金燕不可以,因為他爸爸欠我一億多元。」直到三年前,兩人才冰釋前嫌。

 一九八九年他投資侯孝賢拍攝《悲情城市》,該片揚威威尼斯影展抱回金獅獎,他身為出品人,獲得新聞局表揚,形象由黑翻白,聲望高漲,更在一九九六年獲選金馬獎委員會主席。不過,當年他旗下的有線電視節目《龍虎爭霸戰》涉嫌職棒簽賭案,他無奈「出國深造」兩年,不得不放棄主辦金馬獎的機會。

 他不在台灣的期間,並未影響他的事業版圖擴張,一九九七年成立八大國際傳播,隨後擴充成為八大電視台,產量曾是台灣有線電視台之冠。

 四年前他將八大股權逐漸脫手,二○一一年三月復出,打造柏合麗娛樂傳媒集團,已陸續投拍《新天生一對》、《血滴子》、和排在春節賀歲檔的《大尾鱸鰻》,電視劇《蘭陵王》等,也計畫投拍劉偉強的《阿鼻劍》。他的驟逝,讓他一手創辦的柏合麗公司未來備受關注。

( 時事評論人物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geshela&aid=71892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