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竹中創校校長 入祀孔廟鄉賢祠 竹中辛校長通才教育 鍛鑄竹中人 光纖通訊之父 中研院院士厲鼎毅病逝
2012/12/31 14:23:04瀏覽878|回應0|推薦0

教育哲人辛志平 入祀新竹孔廟鄉賢祠

 百年第一人▲辛志平校長兒子辛三立在入祀大典中,捧著父親的神位牌進孔廟鄉賢祠。辛志平校長正式入祀,距上次林占梅入祀已有百年。(李坤建攝)

 ▲新竹高中已故校長辛志平。(李坤建翻攝)

 已故的新竹中學前校長辛志平,擔任竹中校長卅年,開創新竹中學自由開放的校風,且對教育的貢獻居功厥偉。經新竹市政府審核通過,入祀孔廟鄉賢祠。辛志平兒子辛三立卅日捧著父親神位牌入祀孔廟鄉賢祠,感謝各界對父親一生奉獻新竹中學教育的肯定。

 辛志平入祀新竹孔廟鄉賢祠,昨上午依恭謁至聖先師、神位點主禮、入祀大典等程序進行。市長許明財先後被掛主祝官、點主官肩帶,和陪祝的辛志平獎學基金會董事長張瑞欽、竹中校友會理事長林清和、新竹高中校長許明文等人,秉持緬懷校長的感恩情緒,莊嚴、典雅完成入祀儀式。

 辛志平兒子辛三立在入祀大典中,捧著父親的神位牌,神情肅穆地進鄉賢祠。他說,父親在世時即表明新竹中學有今日的成就,絕非他一人能力所及,而是所有教職員、學生及校友們的努力成果。

 新竹市政府表示,新竹鄉賢祠表彰先賢開拓各項文化教育貢獻者,已入祀鄭用錫、鄭用鑑、鄭崇和、王世傑、徐立鵬及林占梅六人,日治時期遭毀,市府民國九十八年於孔廟重設鄉賢祠。辛志平校長正式入祀,距上次林占梅入祀已有百年。

 新竹中學現任校長許明文說,老校長獲入祀新竹鄉賢祠,不僅是地方,更是學校莫大榮耀。

 竹中校友會理事長陳清和透露,民國五十九年讀竹中時,對讀理工還要K史地、學音樂、畫國畫,感到相當不滿。上大學、出社會後,才知出人頭地的因素不在專科領域,而在扎實的全人教育。

 辛志平獎學基金會董事長、前任竹中校長張瑞欽說,老校長訂定「誠慧健毅」校訓,影響桃竹苗地區無數學子,造就無數社會菁英,是當代最受懷念的教育家之一。

 

竹中創校校長 入祀孔廟鄉賢祠

http://mag.udn.com/mag/campus/storypage.jsp?f_ART_ID=433071

聯合報╱記者王慧瑛/新竹市報導】

竹中創校校長辛志平昨天入祀新竹孔廟鄉賢祠,辛志平的兒子辛三立、女兒辛竹英在牌位前與父親說話,分享榮耀時刻。 記者王慧瑛/攝影

新竹中學已故創校校長辛志平畢生奉獻教育,培育無數人才,經新竹市政府審核通過,昨天入祀新竹孔廟鄉賢祠,為建國百年來,新竹地區首位入祀鄉賢。辛的兒女在牌位前訴說思念,為父親入祀感到驕傲。

簡單隆重的入祀儀式在濕冷天氣中進行,辛志平的長子辛三立、長媳黃素琴、次女辛竹英,還有辛的孫子女、外曾孫等人,為見證這榮耀時刻,分別自台北、屏東等地趕至新竹。

辛竹英說,姊姊辛竹青人在美國,無法趕回,她會把報導留給姊姊看。

新竹中學創校校長辛志平對教育執著、奉獻的精神,讓竹中師生景仰與懷念。 圖/摘自《無私與大愛-辛志平校長的故事》

「爸,你一生奉獻教育,大家都懷念您,今天有很多學生來看您…」辛三立望著父親牌位,感性說出心裡話。辛竹英說,父親辭世廿七年,仍感覺他一直在身邊,「爸爸在天之靈,看到今天的場景,一定也感到欣慰。」

辛志平西元一九一二年在廣東省羅定縣出生,一九四五年奉派接掌新竹中學,直到一九七五年退休,一九八五年七十三歲時辭世。

辛志平以「誠慧健毅」為竹中校訓,堅持五育並重的全人教育理念,卅年來以校為家,放棄多次升遷機會。二二八事件時,他全力衛護無辜涉案師生,甚至挺身而出,為株連師生擔保,深受師生愛戴。

竹中校友遍布全球,諾貝爾獎得主李遠哲、清大校長陳力俊、詩人鄭愁予、新竹市長許明財等人都是校友。

現任竹中校長許明文說,辛校長樹立的典範,值得緬懷與學習,接棒的竹中校長都以辛校長為目標,將優良學風一代一代傳接下去。

新竹市府民政處宗教禮儀科長胡國華表示,鄉賢祠表彰先賢們開拓文化、教育等貢獻,日治時期遭毀,三年前在孔廟重設鄉賢祠,辛志平是入祀鄉賢祠第七人,前六人是清朝時期開墾、護衛竹塹城的王世傑、徐立鵬、鄭崇和、鄭用錫、鄭用鑑、林占梅等前人。



全文網址: 竹中創校校長 入祀孔廟鄉賢祠 - 奇人鮮師榜 - 校園指南 - udn校園博覽會 http://mag.udn.com/mag/campus/storypage.jsp?f_ART_ID=433071#ixzz2GbjyBj4D
Power By udn.com

 

 

竹中辛校長通才教育 鍛鑄竹中人

http://mag.udn.com/mag/campus/storypage.jsp?f_ART_ID=433072

聯合報╱記者王慧瑛/新竹市報導】

談起辛志平治學,竹中校友話題一籮筐。校友會會長林清和說,辛主張通才教育,要求竹中人需游泳廿五公尺、半小時跑完六千公尺,否則不得畢業,當年不少人因音樂、美術、游泳課過不了關,「讀四、五年是常事」。

林清和說,辛校長主張高中應注重「通才教育」,大學才實施「專科教育」,深信健全的高中畢業生,應具備科技訓練與人文素養,早期投考理工組的竹中學生仍要念歷史、地理,投考文組的同學照樣要念物理、化學。

清華大學校長陳力俊一九六四年以第一名成績自竹中畢業,保送台大物理系,到清大服務後,隨時隨地撿校園垃圾,帶頭做愛校服務,「那是我從辛校長身上學到以身作則的辦學精神」。

「竹中校風自由、開明、熱情、奔放,我非常懷念竹中時光」,媒體人、竹中校友會總幹事陳騰芳說,生平二次寫新聞寫到落淚,第一次是一九八五年辛校長過世,第二次是竹中校友李遠哲得諾貝爾獎,他心想「如果辛校長還在,一定很高興」。

新竹市長許明財說,辛校長為將孩子鍛鑄成「竹中人」,竹中三大鐵律是「不打架、不作弊、不偷竊」,違犯者一律退學,徹底執行。

他最難忘的是,辛校長嚴格要求老師依照課程實施美術、音樂教育,舉凡樂理、國畫乃至美術史,都要接受訓練才能畢業,「我當年最怕音樂課,現在回想起來,卻受用無窮」。

辛校長用心經營竹中,也嚴格要求自己。獨子辛三立參加新竹中學入學考試時,離錄取標準有一分之差,招生委員偷偷降低一分,準備予以錄取,辛校長獲悉,大發雷霆。

「無私與大愛—辛志平校長的故事」一書中提到,李遠哲得到諾貝爾獎後,把副本送給竹中,沒給大學、研究所母校,因為竹中時期非常充實快樂,是他最難忘的時光。



全文網址: 竹中辛校長通才教育 鍛鑄竹中人 - 奇人鮮師榜 - 校園指南 - udn校園博覽會 http://mag.udn.com/mag/campus/storypage.jsp?f_ART_ID=433072#ixzz2Gbku7Y00
Power By udn.com

 

光纖通訊之父 中研院院士厲鼎毅病逝

紐約時報六日報導,「分波多工之父」、中研院院士厲鼎毅去年十二月廿七日病逝美國,得年八十一歲;中研院應用科學中心主任蔡定平表示,厲鼎毅是光纖通訊的「前緣」開拓者(pioneer),非常照顧後進,平時有運動習慣、身體很好,聽到他過世「相當意外」。

厲鼎毅一九三一年生於大陸南京,在美國西北大學獲得電機工程博士。母親曾是中國第一代受過現代高等教育的女性,後來積極推動女權;父親厲昭曾先後出任中國駐加拿大溫哥華及駐南非約翰尼斯堡總領事。

厲鼎毅在高錕發明光纖通訊後開始研究如何使用光纖通訊,在一九六○年代即發表多篇重要論文,蔡定平並形容他「成名很早」,當時發表的都是該領域的經典之作。

之後厲鼎毅進入美國貝爾實驗室,帶領最前線的光通訊研究,至一九八○年代最為興盛,可說是全世界光通訊高速公路的始祖。

蔡定平說,過去光纖裡只能跑一道光,厲鼎毅最重要的發明就是讓一條光纖中可以跑很多道光,大幅提升訊息裝載量,將光纖應用得「淋漓盡致」。

以通話為例,原本一條光纖只能承載一個人講的話,厲鼎毅讓一條光纖可以承載二百五十六、甚至四千多人的通話,隨著科技的發展,現在已經可以承載上萬人通話。

他表示,厲鼎毅提出很巧妙的光學元件,不同光透過元件可收攏成一道光,在光纖中傳輸,出了光纖再通過元件,又可分成很多道不同的光;原理類似白光通過稜鏡後,變成七色光。

由於厲鼎毅在光通訊領域貢獻卓著,一九九○年代已成為該領域權威,二○○九年獲美國電子電機工程師學會的「愛迪生獎」,當時該學會說:「厲鼎毅打造出我們如今所知的微波網絡基礎建設。」。

厲鼎毅在退休後四處提拔年輕人,尤其常幫助華人學生,近年也常來台灣演講,鼓勵學生投入光電領域。一九七○年代,厲鼎毅還曾擔任李國鼎時期的科技顧問,替台灣日後的半導體電子發展打下基礎。

厲鼎毅是唯一曾擔任過美國光學學會會長的華人,同時也是美國國家工程院院士、台灣中央研究院院士、中國工程院外籍院士。

【2013/01/08 聯合報



全文網址: 光纖通訊之父 中研院院士厲鼎毅病逝 | 綜合 | 國內要聞 | 聯合新聞網 http://udn.com/NEWS/NATIONAL/NAT5/7616911.shtml#ixzz2HMMhEuV5
Power By udn.com

( 時事評論人物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geshela&aid=71875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