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政績之說與沒說的 故宮南院軟硬體 都待補強 故宮南院恐淪為文化核四 故宮南院漏水 處長:外界反應過度
2016/01/05 11:59:52瀏覽562|回應0|推薦0

 

 

聯合/政績之說與沒說的

2016-01-06 01:36 聯合報 聯合報黑白集

http://udn.com/news/story/7338/1423556

一周前才風光開幕的故宮南院,一場大雨就現出原形,處處漏水,華麗廳堂內放著接水的塑膠桶。有遊客心疼納稅人的錢竟落得如此下場,怒嗆要檢舉工程弊案。但此情此景,其實並非完全出於意料之外。

先前開幕典禮的高官雲集場面,即伴隨著周遭仍在趕工施作的跡象,當時媒體便質疑何以倉促開幕。如今「風雨見真相」!

故宮南院曾經歷廢標等曲折,如果開幕延宕,於社會觀感並不會不能理解。

但如今在準備不足之下倉促推出,總統偕成龍出場的話題性十足,文化厚度卻嫌不夠,唯一的理由恐怕就是「為開幕而開幕」。

甚至有人把話說白了:馬總統下台在即,莫非正為交出施政成果而「趕業績」?

老百姓不是傻瓜,心中自有合理懷疑。對照上個月馬總統視察中研院生技園區,由於完工日程較原訂的今年四月份延後,馬總統當場重話表示「震驚失望」,發怒的程度以往罕見,與事件的嚴重性也不成比例。

此事引發很多議論,有人譏諷,總統之怒乃因無法在他卸任前完工,致使施政成績單少記了一筆。

此話真假難論,但馬總統非常介意個人評價卻是不爭事實。

國家元首為個人的「畢業典禮」造勢,連美國的歐巴馬亦難以避免。但政績不是靠自己說出來的,執政者的評價自在人心。

前數日馬總統發表元旦文告,被媒體人評為盡是八股官樣文字,通篇數字充斥有如主計處的統計報告,因而結論出「浪費了總統特有的權力,也瑣細化了總統的角色」。

這樣的評論公允嗎?馬總統想必不服氣。

畢竟,施政成績單裡,說了故宮南院開幕的大事。

但別忘了,沒說出的漏水景象,也記在很多民眾心裡啊!

  

 

 

缺進度管理 故宮南院當然漏水

 

2016-01-08 02:49 聯合報 張行道/成大土木系教授(台南市)

 

http://udn.com/news/story/7339/1428492

 

故宮南院啟用時漏水,是趕工不及、工程草率收尾的結果。其實工程進行中(尤其去年),陸續有長官、立委視察工程,表達關心,但執行單位不做進度管理,盲目全面趕工,延誤也不意外。這相同情節不斷上演,例如兩個月前機場捷運才又要延期通車。

不做進度管理,這麼大、幾十億的工程怎麼可能?理由有三:

(一)未有專任進度管理人員。這種規模工程,機關,加上設計、監工、施工者,不下幾十個各種工程師在工作,但沒有進度工程師。美國人做工程,稍有規模的就會指派專任的進度工程師管理進度,本人以前工作時,幾年都是掛這頭銜,但國內沒有這觀念與認知。

(二)不編進度管理經費。國內工程連工地清潔、交通維持等工作,都編有計價付錢項目,進度一直被說重要,但連一點經費都不列。

(三)工程界不重視進度。多數工程師只重視技術,總覺得進度很簡單,落後?叫承包商趕工就是,否則罰錢,這是唯一的方法。沒人、沒錢管理又不重視,進度會好嗎?

進度如何管理?這裡簡單比方。若從台北開車到台南,預計要四個小時,開到新竹時,會知道開了約一百公里,一般人會想還剩三小時,到台中時會估算,還有二小時。一個人若真想在四小時抵達,會每隔一段時間就更新還要多少時間,若不做預估,是他不急著四小時到。國內做工程,從來不正式更新目前狀態,總以為完工時間是合約上寫的日期,但可惜的是,超過一半的工程都不在合約期限內完工,大工程更是如此。

主管機關用預算執行率來控管進度,一億元的工程,已支付了九千萬,進度就是九十%。但一個工程的收尾,像南院揭幕前所看到的情景,是沒多少工程款可增加進度百分比數字的,這時的進度是百分之九十八、九十九、九十九.二、九十九.五的牛步進展。常看到一個工程進度已達九十八%,但還要多少天完成,沒人說得出,長官看到九十八%,想說也快了吧,大家都這麼希望…。

預算執行率是個重要指標,但不足以管理進度,要輔以其他方法。例如前述開車,若到桃園碰上車禍,耽誤一小時,就要反應、更新說要晚到一小時,這時在台南的人不必在等,可重新安排事情。國內做工程,常是在桃園耽誤了時間,它的完工時間還是四小時,並不隨延誤事件而修改預定進度表,或許怕被指責,總是趕工想把耽誤的一小時追回來,結果可想而知。

 

 

故宮南院軟硬體 都待補強

2016-01-04 01:32 聯合報 李濱納/國小教師(嘉義市)

 

 http://udn.com/news/story/7339/1418937

故宮南院試營運第七天,傳出因天雨導致售票大廳玻璃帷幕滲水的狀況。

倉促開館的故宮南院,既已回不了頭,那麼建築硬體上的缺失就要及早補強,以免正式營運後出糗、貽笑大方。

此外,筆者實地走訪過後,發現南院在軟體上也有不少缺失,亟待改善:

第一、停車票卡兌換機的標示不明:進入院區停車場拿到的代幣,無法於出口處繳費,只能在離場前先透過兌換機繳費,但兌換機的位置卻沒有明顯的標示,初來乍到的遊客很可能因為沒有繳費而卡在出口處動彈不得。

第二、候補機制的設計不良:故宮南院雖然號稱採行預約制,但非假日其實都有名額可現場排隊候補,可是在網站上卻沒有相關訊息,而購票廳也沒有明確的告示牌,許多候補民眾不知道要先領號碼牌,才能排隊買票,導致購票現場凌亂。

第三、參觀動線的規畫不佳:位於購票大廳下一樓層的兒童館、餐廳、商品展售館,不必購票就能直接進入參觀,但因剪票口規畫在購票大廳樓上的動線設計,未購得門票的遊客一不小心就容易錯過。

相較於硬體的改善,上述的軟體缺失想要改善,難度其實是容易許多的,只要設計一個明顯的意見反映箱,了解一下遊客的意見即可,可惜在故宮南院的大廳連這樣的設計也付之闕如呀!

 

新聞眼/一場小雨 故宮南院掉漆

2016-01-04 03:45 聯合報 本報記者黃煌權

http://udn.com/news/story/9209/1418947

故宮南院試營運開幕,適逢元旦連假,前兩天豔陽高照參觀人潮不斷,但遠處仍可見吊車施工。 本報資料照片

 

故宮南院試運營七天就發生漏水,如果要說是「政治開幕」,或許對故宮不公平,但一場雨就造成南院多處漏水卻是事實,究竟哪個環節出問題?相關單位有必要說清楚、講明白。

嘉義地區昨天的雨勢,雖是入冬後單日雨量最高的一天,但嚴格說來雨勢並不大,據氣象單位資料,南院所在的嘉義市東區,全日降雨量為五十三點五毫米,雨勢最大在清晨。

正因為如此,參觀民眾發現試營運才七天的故宮南院,竟然隨處可見水桶接水,難免質疑公共工程品質何在?媒體追問負責南院硬體建設的營建署,南工處副處長林瑞德竟以「謝謝老天爺下這場雨」一語帶過,叫國人情何以堪。

故宮院長馮明珠在南院興建過程中,多次到嘉義向地方人士保證,營運時間絕不跳票,工程品質也一定沒問題。

即使到試營運前一晚,故宮邀請中外來賓舉行點燈儀式,馮明珠仍引以為傲說:「我們做到了」;對照昨天的漏水場景,這話聽來還真諷刺。

故宮南院總興建經費近八十億元,是嘉義有史以來最大建設,馮明珠任何一句話都代表中央對地方的承諾,如果因為工程浩大,必須延後幾個月方能試營運,相信絕大多數民眾都可理解。

問題是,從一開始到試營運前一晚,院長「保證南院工程品質沒問題」從未改過口,讓嘉義人一直「陶醉」在南院的願景中,沒想到昨天這場「不怎麼大的雨」,讓院長的保證破功。

發生這種事,營建署理應反省,林瑞德竟大言不慚說「謝謝老天爺下這場雨」,言下之意似乎是說,營建署對工程品質也無把握,感謝老天做了「自然檢測」。官員都敢這麼說,未來南院再發生更嚴重的工程漏洞,也就不足為奇。

昨天只是一場雨就讓故宮南院被打臉,萬一颱風來襲,南院又會變成什麼樣,恐怕很多人都不敢想像。南院現在只是試營運期間,為杜悠悠之口,相關單位有義務將問題更坦誠說清楚,否則「政治開幕」說,將永難撇清。


遭潑漆、雨滲水…故宮南院開館一週爭議多

2016-01-04 09:42 聯合新聞網 綜合報導

http://udn.com/news/story/9209/1419059

故宮今天首次將故宮南院館藏、策展照片及部分園區圖片公布,並說明現況。圖片/故宮提供

 

國立故宮博物館主院區位於台北市,逐漸面臨展覽空間不足,同時政府希望藉大型建設解決南北發展失衡問題,於是計畫興建分館,因而誕生了故宮博物館南部院區(簡稱故宮南院)。故宮南院位於嘉義縣太保市,耗資近80億、歷經15年於去年12月28日開館試營運。然而這個博物館從尚未啟用到現今開幕一週,接連歷經不少波折。

故宮南院日夜趕工,外頭所見就是大工地。記者卜敏正/攝影

 

完工日期跳票 倒數計時器變負數

馬英九總統2008年競選時,曾允諾會興建故宮南院,並且在2012年開館,嘉義縣政府便在故宮南院預定地設置毛公鼎計日器,倒數完工日期。但是故宮南院並沒有如期完工,到了2015年1月時,計日器已經到了「-1000天」,網友戲稱是馬總痛跳票千日紀念。

預約系統當機惹民怨

28日試營運,凌晨開放網路預約,但因上線人數過多,系統超過負荷,民眾上網無法登入,紛紛湧入臉書抗議故宮南院危機處理能力太差。院方貼出公告要大家先休息,直到凌晨1點多才又開放。

故宮南院獸首被噴漆。記者卜敏正攝影

 

成龍捐贈的龍馬獸首遭潑漆

故宮南院開幕時,港星成龍捐贈了12生肖的龍、馬獸首複製品,展示於中庭。30日閉館時遭到一對男女潛入爬上座台,對著獸首倒紅色油漆,並用噴漆寫下「文化統戰」四字。兩人當場遭警方逮捕,也被民眾批丟盡台灣人的臉。

餐廳頂級牛肉麵500元惹議

故宮南院地下一樓販賣紀念品、餐飲等,其中一碗牛肉麵要價500元,令遊客大為咋舌,直呼價位高到不合理。承包商指出是比照台北喜來登飯店菜單推出的頂級牛肉麵,每日限量50碗下午4點就賣光了。

大廳玻璃因小雨滲水

故宮南院開館一週適逢元旦連假,人潮壅塞但天候不佳,下了一場小雨,大廳玻璃帷幕竟然滲水,民眾直呼太誇張了。院方表示已通知營建署處理,試營運下雨剛好可趁機檢視。

今早下雨,才開幕7天的故宮南院就漏水,網友及遊客批評聲不斷。記者黃煌權/攝影

 

 

 

成龍捐贈 故宮南院獸首遭潑漆、噴「統戰」

2015-12-31 03:36 聯合報 記者卜敏正/嘉義縣報導

http://udn.com/news/story/6656/1411915

影星成龍捐贈故宮南院十二生肖獸首,遭1男1女往龍、馬獸首潑漆,還在座台上噴字。 圖/翻攝自陳女臉書

 

故宮南院日前開幕,影星成龍捐贈十二生肖獸首,昨天下午5時被1男1女拿著紅色油漆攀爬上座台,對龍、馬2座獸首雕像倒油漆,並在雕像座台上噴漆寫下「文化統戰」紅字,現場遊客圍住2人制止並聯絡保全,警方表示,2人是因政治目的噴漆,依毀損罪移送。

2人被帶到派出所後,還有聞聲跟來的當地人,憤慨指責2人「丟台灣人的臉」,警方立即將雙方拉開。

陳姓男子拒絕受訪,陳姓女子表示,不接受文化侵略與殖民,不做文化上的中國人,要記者「去看我的臉書」。

警方表示,2人行為,現場有多人目睹,為現行犯,依毀損罪嫌移送地檢署,檢方在複訊後已請回。

故宮表示,文物典藏大部分源自清宮舊藏,就是中華文化藝術之精品,若展出文物就是統戰,故宮博物院如何營運下去?有關公物被毀損,已向轄區分駐所報案,必定追究刑事、民事相關責任。

一名故宮工作人員則說, 雖然南院開館試營運有些倉促,內外還有些建設未能完成,但故宮一直秉持專業策展精神,將最好展品呈現給所有遊客。

他說,2人事前還聯絡傾綠媒體,全程拍照錄影,這樣的行為希望勿影響台灣形象。

現場民眾描述,陳男(33歲)與陳女(19歲)在近5點閉館時入館,2人拿著油漆,由陳男協助讓陳女爬上2公尺高的獸首座台,將紅色油漆倒在龍馬2座獸首上。數十名遊客立即制止並圍住2人。

 

故宮南院恐淪為文化核四

唱衰聲中點燈 故宮南院今開館
環景燈光映照下,故宮南院顯得璀璨耀眼。(王錦河攝)

擾攘10餘年終告剪綵的故宮南院,可能是馬英九總統卸任前唯一顯眼的政績工程。如果出現在巴黎,必定是訴求明確、造型非凡的地標,法國總統才享有的營造特權,留供廣大市民愛戴而讓全球觀光客艷羨流連。但故宮南院自始打著均衡南北大旗,成為爭食中央預算的政治產物,隨著政黨兩度輪替及地方派系角力,原應單純的全新文化聚落,果真難以超越政治陰影,一揭幕就引來紅漆羞辱獸首與夜雨淋鈴的嘲諷。

為切割與商周漢唐宋明清的斷想,故宮當局勇敢棄絕了皇家傳統宮殿頂戴,讓本土建築師在嘉南平原漠漠水田中發揮個人美學,亭台樓閣化為後現代負陰抱陽的雙拼結構,長橋導引入園的巧思,也頗有貝聿銘粉飾日本古剎的韻味。也許再過不久,「法輪功」徒眾也會追著陸客開始在橋頭集結練功。

北京故宮擁有全球最大木構建築群的美譽,典藏珍品多屬乾隆皇至寶,近70年前,歷經千山萬水輾轉遷抵台中霧峰北溝,再現於台北外雙溪,豈只是蒼天庇佑。其中,雖無「禹鑄九鼎」的信物,但管事者一再宣稱:即使40年也很難展出全部珍藏,於是另建新館或分院,一直是國人與世人心聲,此即南院誕生緣由。但最後,為政治妥協而館址落腳嘉義,就像政治系畢業生考進鐵路局,看似政治上了軌道,但根本不接地氣。

近年台北故宮與世界各大博物館合辦專題展,並持續與北京故宮互動交流,成果皆有可觀,偏偏南院工程進度糾葛不斷,任誰開口都有咒罵雜音,人和也就隨著派系利益陪葬。

比台北故宮大四倍的院區,不久的未來,似可預見地方父母官為托高自己,大甲、新港、北港的媽祖生日神轎出巡皆可「路過」一下;至於農曆7月放水燈,迎神賽會八家將,輪流入駐搶戲,誰敢擋路?未來越南水木偶劇團一旦應邀演出,會不會像俄羅斯馬戲團那樣曾經冷清收官?新年伊始,實在不宜語出不祥,但堂堂國家級博物館豈可淪為士林夜市!

太多的政治,淹沒了決策的理性及專業。如果中央決策者無法一次廓清南院的定位與使命,納稅人血汗錢恐怕又將在太保蔗田中砸成另一座「文化核四」。

太保地名,源自前清一品太子太保王得祿將軍,但嘉義父老有誰肯認:將異鄉當成了新故鄉的王得祿,真正祖籍是江西南城;遭紅漆玷汙的只是複製品,但長眠嘉義縣六腳鄉雙涵村的王得祿,絕對不是「中國豬」!

(作者為輔仁大學傳播學院行政副院長)

(中國時報)

 

 

故宮南院漏水 建築師:施工瑕疵

故宮南院漏水 建築師:施工瑕疵
故宮南院試營運第7天就傳出漏水狀況,南院每塊玻璃形狀、鋼梁長度都不一,興建過程難度高。(本報資料照片)
故宮南院漏水 建築師:施工瑕疵
故宮南院外的景觀園區雖尚未完工,但部分低漥地區積水嚴重,形成2大景觀池外,園區內又多了好幾處小水池。(呂妍庭攝)

試營運才一周的國立故宮博物院南部院區大廳玻璃帷幕,3日傳出滲水後,執業多年的大山建築設計師趙元鴻研判,應是施工瑕疵所致;台灣建築發展學會理事長徐文志認為,建築物滲水或漏水,不一定就是滲漏水處出問題;因為水會在建築物內四處流通,即便RC結構建築也會有滲漏水的問題。

督導恐怕也不到位

大山建築設計師同時也是成功大學建築系兼任講師趙元鴻指出,玻璃帷幕其實是很常見的建築工法;他研判滲水應是施工瑕疵、督導恐也不到位,才釀成漏水。

趙元鴻說,玻璃帷幕在台灣是很成熟的建築工法,主要用於牆面工程,以利透光,最常見的就是一般民宅車庫有些採用玻璃帷幕做採光罩,他自己也很常使用於建案中。不管是民宅或故宮南院,其實邏輯都是一樣的。

他還說,因為不了解故宮南院滲水細節,沒看過施工圖也無從知道施作流程,僅能從漏水研判可能造成的原因;但也強調,不論何種工法,都是由人施作,可能是施工師傅在施作過程中不小心,或者督導不到位,導致漏水的狀況發生。

材質、施工法是關鍵

趙元鴻說,玻璃帷幕接縫處是經常造成滲水的地方,施作時須先預留水路,通常會有2、3道保障,避免接縫處滲漏水,可能剛好每一個環節都「差一點」,才會發生這起意外。此一意外應是單純施工瑕疵,妥善處理即可。

台灣建築發展學會理事長徐文志表示,玻璃帷幕建築常被批評隔熱效果不佳、耗電,較適宜溫帶氣候型地區,但它的鏡面設計具有造型、美觀等優點;同時現在的玻璃帷幕建築物設計,也多採用Low-e節能玻璃。

徐文志說,玻璃帷幕的材質、施工法是品質優劣的關鍵,其材質有等級之分,填縫施工需通過風雨測驗測試合格,則防風雨效果更佳。建築物滲水或漏水,不一定就是滲漏水處出問題,因為水是在建築物內四處流通,即便是RC結構建築物也會有滲漏水的問題。

(中國時報)

 

故宮南院漏水 處長:外界反應過度

 

2016-01-04 14:47 聯合晚報 記者何定照/台北報導

http://udn.com/news/story/7314/1419535

故宮南院今天休館,未見工人施工修繕。 記者黃煌權/攝影

 

全台各地日前出現間歇性大雨,讓剛開館試營運的故宮南院多處漏水,引起外界擔憂是否會危及珍貴展物。故宮南院處長王士聖今天表示,外界反應過度,強調只有玻璃帷幕構造的虛量體漏水,放展品的實量體無漏水疑慮。

王士聖說,故宮南院建物分實量體、虛量體、中間量體等,前者才是展場所在處,由RC鋼筋混凝土構造並無玻璃,這次並未漏水;昨天漏水的,只是由玻璃帷幕建造的虛量體,該處無展品,大家不用驚慌。

王士聖表示,虛量體玻璃帷幕建築,是由8000多片玻璃雙層搭建,可能填縫時沒處理好,才造成雨水滲漏,已要求營建單位緊急處理。她表示,這次漏水事件其實是「老天下雨幫忙檢測」,因為驗收本來就要檢測會否漏水,下雨能幫助提早發現問題。

營建署要求全面改善

【記者游智文/台北報導】

故宮南院甫開館試營運就漏水,內政部營建署長許文龍上午表示,將要求監造及施工廠商全面檢視改善。

營建署南工處官員昨天以「謝謝老天下這場雨」回應,外界批官員欠缺反省;對此許文龍為下屬緩頰說,故宮南院尚未完全驗收,下雨可發現問題,要廠商改善,「未嘗不是一件好事」,只要針對填縫進行補強就可解決。

【記者黃煌權/嘉義報導】

故宮南院僅開館7天,不敵昨天一場雨,館內多處漏水。有內部人員透露,南院要試營運前,就發現工人在清洗玻璃帷幕時會漏水,當時曾反映,卻不了了之;不過,南院否認事先知情。

嘉義上午天陰但未下雨,適逢南院周一休館日,院區不對外開放,上午可見貨車及工人進出院區,但記者現場觀察,未見工人修繕。故宮南院表示,玻璃帷幕收邊填膠工程必須要邊縫乾燥,等天氣一放晴就會施作。

傳聞故宮南院為了趕開館,才會無視玻璃帷幕漏水,不過,負責景觀工程的故宮南院處處長王士聖上午說,她沒有接到這樣的訊息,而主體工程是由營建署代辦,若營建署接獲消息,一定會立即改善,不可能擺著不管。

故宮院長馮明珠預定下午2點邀集營建署、麗明營造及大元監造,檢討漏水問題。

 

( 時事評論政治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geshela&aid=420497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