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台灣民主吊在政客生涯的車尾 吳釗燮只證明了自己心虛 追殺馬英九也幫不了蔡英文 蔡英文該讓黃重諺休息了
2017/08/09 11:02:10瀏覽196|回應0|推薦0

 

 

秘書長好大? 政院秘書長陳美伶遭爆代行政委職務

2017-08-11 11:09聯合報 記者周佑政╱即時

https://udn.com/news/story/11413/2636443?from=udn-hotnews_ch2

行政院秘書長陳美伶深受院長林全賞識與重用。 聯合報系資料照分享

行政院前政務委員林美珠今年2月8日接任勞動部長,該政委遺缺迄今未補實。政院知情人士指出,林美珠的政委業務,實質上由政院秘書長陳美伶暫代,陳儼然成為「地下政委」。但秘書長是幕僚長角色,政委是內閣閣員,由陳代行政委職權,有違法之虞。

林美珠原擔任法政政委,負責督導與審查內政部、法務部、國防部、外交部、陸委會等政策與法案。但林美珠接掌勞動部後,並未兼任政委,政院也未增加新的政委,相關業務沒有明確分工。

熟悉政院法規人士說,行政院組織法明定,政院秘書長「綜理政院幕僚事務」。政務委員依法負責政策與法案的審查、主持專案工作、聯繫協調並統合各部會意見及辦理院長交辦事項。政委召開法案審查會議,不但會議主席身分具有權威性 ,會議結論也具有相當程度的決定性,政委角色非常重要。

知情人士指出,林美珠離任政委後,相關業務並未明確分工,林先前主持、審查的部分法案如「財團法人法草案 」、「智慧財產法院組織法部分條文修正草案」 、「台灣地區與大陸地區人民關係」等,則改由陳美伶接手處理。

知情人士說,秘書長與政委的職掌與功能完全不同,陳美伶是否能代行政委職務已充滿爭議,加上查詢行政院內部公文系統,從來都沒有行政院長林全派代陳美伶兼任政委的公文。政院內部事務官多認為此舉有違法疑慮,但礙於「官場文化」,多敢怒不敢言。

該人士也表示,政院網站與內部原設有「政務委員督導業務及審查法案分工表」,清楚說明各政委負責業務;但自林美珠離任政委,這項分工表就沒有更新,也悄悄下架,讓人不解。行政院秘書長陳美伶主持兩岸條例研商會議紀錄行政院秘書長陳美伶主持兩岸條例研商會議紀錄

 

聯合/台灣民主吊在政客生涯的車尾

2017-08-09 03:23聯合報 聯合報社論

https://udn.com/news/story/7338/2631449?from=udn_ch2cate6643sub7338_pulldownmenu

https://udn.com/news/story/7338/2631449?from=udn_ch2cate6643sub7338_pulldownmenu

許多人注意到台灣民主政治越來越走向政黨「偏私化」:取得執政權的政黨,一味追求自己的利益,卻忽略了國家社會的平衡發展和整體利益。大家較少注意的是,台灣民主政治的「個人化」現象:民眾把希望放在少數政治明星身上,以為他們能帶來救贖,卻忘了從不同領域追求民主的深化,而政治新星卻一次次讓人民失望。這兩點,都是台灣民主多年來無法提升的主因,今天我們要談的是第二點。

從最近政壇的戲裡戲外,都可看到這類政治「個人化」現象。例如,早已運作困難而應改組的內閣,卻遲遲不作調整,原因只是蔡英文和林全私人交誼深厚。放著政務窒礙難行不管,卻拒絕改組內閣,這其實是以私誼害公務,消耗民主。再如,內閣多位閣員去年即遭各界指責顯不適任,林全卻因這是自己「班底」,始終無意調整人事,而放任政務擺爛。這不也是以私害公?

再如,賴清德是否應北上參選,或者應先進入中央政府增加歷練,他擁有許多為政治效力的機會。但賴清德卻遲疑再三,擔心自己像朱立倫那樣為職務所困,幕後原因是,敦促他直取二○二○總統大位的勸進恐怕更誘人。簡言之,賴清德對政治生涯有更遠大的企圖,在通往權力大位的進路上,他不想被無謂的職位牽絆。如此,把自己謀取大位的盤算置於大局之上,是用個人得失去打量民主政局,但許多輿論居然也苟同其選擇。事實上,朱立倫兩年前反覆其行,因而演出「換柱」戲碼,不也是個人權力考量多過對大局的思考所致?

民主政治變成政治明星的競技場,並非台灣獨有的問題。最明顯的例子是,美國總統川普是打著「反華府」的旗幟而當選,在競選期間,他不少言行甚至也跟共和黨唱反調。儘管川普反華府、反民主的腔調在選舉中具有致命的吸引力,但殘酷的是,他當選後,其各種反民主施政寸步難行,更導致美國作為世界領袖的角色岌岌可危。

反觀台灣,我們的民主制度仍缺乏深厚根基,五權分立及權力制衡的意識仍然薄弱,民眾過度崇拜政治明星的結果,只留下一次又一次的失望。撇開陳水扁不論,且看最近的政治氛圍,蔡英文上任僅十五個月,聲望已急速下墜。然而,朝野及政論節目所熱烈討論的,卻不是台灣應如何挽救這個國家泥淖之局,讓政治回歸軌道,卻反立即將眼光投至下一場選舉,討論民進黨誰可取而代之,在野黨由誰出馬最有勝算云云。遺憾的是,一般大眾對於這樣的論戰推演似乎也津津樂道,人云亦云。試想,政治若只是停留在「把誰選上去、把誰選下來」的洩憤模式,民主最後除只剩一堆爛蘋果,還有什麼?

一般台灣人對民主有三個迷思:

第一,以為人民可以投票直選總統,就是莫大的民主成就;

第二,以為台灣曾經締造三次政黨輪替,就是偉大的民主典範;

第三,對於表現欠佳的政黨或民代,下次選舉可以用選票制裁他們,這就是民主的真諦。

這種以為「投票等同民主」的想法,其實膚淺而消極。投票作為一種政治參與,其實只是民意授權的基本形式;然而,當政治人物獲得政治授權後為所欲為,不再聽取民意,甚至為禍國家社會,人民卻找不到約制之道,那才可怕。

回顧台灣近廿多年的變化,民主政治淺薄到只剩選舉,選舉被淘空到只剩少數明星,明星被炒作到只剩民粹口號,這其實是很嚴重的事。當民主政治等於被吊掛在政治人物生涯規劃的車尾,只能隨轎夫的腳步進退,這根本是喧賓奪主、本末倒置!

台灣三次政黨輪替的「民主成就」,如今只換得國家認同的分歧,經濟元氣的耗怠,和社會民族情感的撕裂。對這種政治「個人化」的現象,我們能不警惕嗎?

 

 

中時社論》吳釗燮只證明了自己心虛

http://opinion.chinatimes.com/20170803006231-262101

台灣民主化已近30年,自由民主在台灣應是不言自明的社會共識,但最近發生的一些事卻提醒人們,自由民主在台灣並未真正鞏固。總統府祕書長吳釗燮在紀念解嚴30周年的活動上稱「威權遺毒試圖在台灣再起爐灶,且與對岸中國聯手」,就是其中最令人悚然而驚者。

 

吳釗燮短短一段話包含了很多不言而喻的內容,他所謂「台灣社會仍有人致力於威權復辟」,當然不會說民進黨自己,應可認定是在指控反對民進黨的團體和人士,講白了,就是指國民黨、泛藍陣營、軍公教團體等,至於「聯手中國大陸」更是司空見慣的抹紅把戲,無非就是指控國共聯手出賣台灣。但現在的執政黨是民進黨,藍營已經在野,既無從實現威權復辟,也沒有能力出賣台灣。倒是民進黨從去年開始掌握行政、立法兩權,進而掌握大法官會議多數席次與司法行政權,民進黨的所作所為才值得輿論認真檢視。掌a握權力的人指責沒有權力的人搞威權、搞賣台,不是很奇怪嗎?

其實,掌握權力的人不但已忘記「謙卑、謙卑、再謙卑」的承諾,反而流露愈來愈強烈的權力濫用傾向。遠的不說,在大陸念書的台籍學生因為在立法院丟水球,就被某些立委指為共諜,立法院還要將他移送法辦,過程中出現的許多論述,想將輿論風向導向大陸「黑手」操控;退役將領到大陸也受到更嚴苛的限制,甚至還要管制他們在大陸的言行,還以削減、取消月退俸為威脅,其隱含邏輯是「退將必投共」;更滑天下大稽的是,前幾天長榮空姐集體請假,被民進黨高層視為有計畫、有野心的集體行動,因為颱風假的倡議者是「左統」,推斷是大陸滲透台灣、意圖操縱全台大罷工的先聲。

這3件事指涉的對象,恰好反映了台灣當前3種困境,一是青年的困境,台灣青年無論就學或就業,前景都日漸黯淡,民進黨政府提不出對年輕人有吸引力的前瞻計畫,反而大陸對台青祭出一系列求學、創業的便利或優惠措施,吸引了不少青年前往大陸。在立法院丟水球的台籍陸生,正是其中一個。二是軍公教的困境,民進黨執政後打著年金改革旗號,羞辱退休軍公教人員,剝奪退休軍公教的合法權益,退休所得及福利都大幅下降,現職軍公教難免兔死狐悲,影響對政府的忠誠感。

三是勞工權益的困境,民進黨政府力推一例一休,表面上看起來是在維護勞工權益,實際上卻導致勞工權益的受損,顯見民進黨政府在勞基法問題上並沒有做足功課。長榮空姐依法請颱風假卻遭到民進黨及政府普遍的批評,其實是勞工行使自力救濟權與政府治理責任之間的衝突,凸顯民進黨政府在勞工權益維護方面並沒有通盤的考量,更沒有調和勞工權益、企業正常營運及政府治理效能的平衡。

吳釗燮發表聳動言論的背後,其實是在推卸民進黨政府的責任,他想要讓民眾相信,這些困境不是自己無能的結果,而是「威權餘孽作祟」和「阿共仔陰謀」所致。但人們要問,如果藍營真有這麼大的本領、大陸有這麼大的影響力,國民黨還會下台?兩岸不該早就統一了嗎?民進黨上台以來,國民黨所有資產被凍結,兩岸交流受到嚴格限制,大陸官員和學界赴台參訪被限縮,國共如何「裡應外合」?民進黨是執政黨,操控情報與司法力量,國共「裡應外合」情治機關會一無所知嗎?顯然並未出現吳釗燮所指控的現象,才未見司法機關任何相關案件的偵查、起訴與審判。可見根本沒有所謂的「裡應外合」,才會出現上述3種「欲加之罪」。

吳釗燮對台灣人民做這種無端的指控,已不只是政黨之爭的問題,還是民主倒退的結果。台灣人民有權利質疑,民進黨要將台灣民主帶向何方?

民進黨政府在民主倒退路上愈走愈快,再不回頭,恐將毀損「民主進步」的金字招牌。吳釗燮必須對不當的聳動言論做出澄清,並摒棄以藍綠惡鬥思維繼續清算國民黨,更不要打著民主的旗號戕害民主。真正的民主,是歡迎在野黨的監督,而不是輕率扣人紅帽子,迴避自己的責任。更重要的是,民進黨政府在公共政策層面接連出現問題,亟待採取措施撥亂反正,並與在野黨真誠溝通,才是必須走的正途。

 

 

 

筆震專論》追殺馬英九也幫不了蔡英文

洩密案官司即將宣判之際,忽然間,台北地檢署動作頻頻,又重啟偵辦早已簽結的中廣交易案,劍指前總統馬英九。馬辦質疑是要鬥倒國民黨與馬英九,前總統府副秘書長羅智強直言,重啟一個簽結多年的案子,就是針對馬英九而來。

 

這樣的質疑有沒有道理?有的。就辦案的時機點,北檢的動作確實啟人疑竇,一來,蔡英文總統民調持續低迷,深綠施壓蔡政府「赦扁,關馬」的壓力不斷;二來,控馬洩密案的打擊力道也逐漸衰減(另一案台北地方法院已宣判無罪),北檢此時此刻加大力道、重啟舊案,就政治效應上,誠有「圍魏救趙」的政治意涵。

北檢敲鑼打鼓,先是聲押前立委蔡正元獲准,又再傳訊中廣董事長趙少康、前國民黨行管會主委張哲琛及前中投總經理汪海清,動作頻頻,說不是針對馬英九,說這不是「司法追殺」,還真把百姓當傻瓜。按照這種結果,我們幾乎可以「預言」,接下來登場「追殺」的戲碼,倘若馬英九突然變成北投纜車、北富銀併購案、大巨蛋等案的被告,也絕不讓人意外了。

然而,這有用嗎?對蔡總統已呈現頹然之勢的民調與聲望,可以幫忙拉抬嗎?答案很明顯,是否定的。原因有二:

第一,司法機關對兩位卸任總統的雙重標準,已嚴重影響民眾對司法正義的信賴程度。對比另一位前總統陳水扁,多次公開活動,外界質疑病情似已改善,要求返監執行,但日前他再度申請展延保外就醫,第十一次獲准。相較於馬英九,對比之強烈,引發輿論批評「阿扁囂張行徑對比馬英九,台灣法律真的是個屁」。

如果馬英九真有涉案,民意絕對支持勿枉勿縱,但一個特偵組查過近千筆資料,傳訊過上百人次,簽結時除了深綠陣營外,也無人公開質疑的中廣交易案,在蔡總統亟需「救援」時突然重啟,國人作何觀感?陳前總統趴趴走,馬前總統查到底,要人民如何相信,這中間是一致的標準?

就以標準一致而言,北檢是否也該調查另一位前總統李登輝?李在黨主席任內,將現今位於台北市仁愛路與建國南路口的「宏盛帝寶」土地(當年的中廣所在地),賣給宏盛建設公司,其中有無弊案?估價是否合理?後續金錢流向為何?按照北檢重啟偵辦的標準,當時負責買賣決策者,李登輝與前投管會主委劉泰英,是否也應比照辦理?全民都在睜大眼睛看。

第二,法務部大辣辣地「論功行賞」,彷彿在鼓勵檢察官「戮力追殺」,更加深民眾疑慮。這也有兩例:法務部上週公佈一審檢察官升任一審主任檢察官名單,馬英九洩密案的蒞庭檢察官江貞諭升任主任檢察官。另一方面,連兩年獲桃園地檢署內部票選第一名、推薦升主任的檢察官蔡鴻仁,卻再度鎩羽而歸。外界解讀,蔡鴻仁因為當年任職特偵組時,簽結三中案,才會有此結果。

辦馬英九的升主任檢察官,簽結三中案的,即使連兩年內部票選第一名,怎麼樣也升不上去。蔡政府要對基層檢察官釋出什麼樣的訊息?這樣「巧合」的結果,能杜悠悠之口嗎?檢察官出身,風評不惡的法務部長邱太三,從政多年,從未聽聞有揣摩上意、以私賞罰之事,難道這次要讓自己的聲譽也整個賠進去嗎?當國人看穿此一技倆,不再信任司法,對蔡總統的民調還會有幫助嗎?

我們要嚴肅提醒,辦案不能有政治動機,更不該看政治時機辦案。如果北檢有不能明言,「先起訴再說,接下來丟給法院」的默契,先畫靶再射箭,這樣的辦案品質,能給國人什麼期待?倘若這樣的謬誤持續,未來等蔡總統卸任了,如果又政權輪替,重啟宇昌案調查,也必定不會讓人驚訝。問題是,這是台灣老百姓希望的政治文化與司法環境嗎?我們不知道,但可以確定的是,追殺馬英九,絕對幫不了蔡英文。

 

 

筆震論壇》蔡英文該讓黃重諺休息了

http://opinion.chinatimes.com/20170804001708-262110

蔡英文總統最近很辛苦,先是親綠智庫做民調,她支持度不如賴清德,上任後震怒的次數與方式,也成為黨內討論的顯學,前方失火不斷,她的總統府發言人又不斷幫忙放火,內外都有火,天天都上火。

過去的總統府發言人,不管是以前陳水扁總統時代的公共事務室主任黃志芳、李南陽,或者馬英九總統任內首位總統發言人王郁琦,最後一任發言人陳以信,都以發言穩健見長,畢竟總統府是最高政治機關,代表總統與國家,牽動的國內外政治效應甚大,不能不謹慎。

蔡英文上任後,總統府發言人黃重諺,卻以「鬥雞」風格見長。一開始,還可以解釋為從民進黨發言人轉任,發言風格仍有在野黨的尖銳潑辣,需要一段適應期。但是一年兩個月下來,黃重諺的風格卻變本加厲,顯見若非蔡總統授意,使其發言無所節制,就是內控失當,總統府任其發揮,府發言系統成為鬥嘴場。

黃重諺最新的「作品」,就是日前行政院要求所屬機關下午關掉冷氣,新北市長朱立倫認為「關掉電源不是最好方法」,黃重諺在臉書批朱立倫「有點中二」(幼稚之意),引發新北市副發言人回擊,雙方隔空交火。堂堂一個中央最高機關發言人,批評直轄市長「中二」,發言的格局與動機,都讓人傻眼,否則,台北市長柯文哲也批評中央關冷氣,何以黃重諺厚此薄彼?

這不是唯一的例子。去年記者質疑蔡總統「快閃」災害應變中心,黃重諺立刻回擊記者「在睡覺、意識形態作祟、是災害的一部分」。先前文化總會爭議,黃重諺痛批,有意見者「有辨識障礙」,把文化總會當成國民黨黃復興黨部,他對前行政院長劉兆玄更是尖酸刻薄,說劉畢竟上了年紀,「不是叫作上官鼎(劉兆玄筆名),就是文化人!」

先前網路有人將黃重諺回應媒體提問「總統府憲兵換裝,以及如果發生類似砂石車衝撞事件,憲兵用槍時機」的影像截圖,跟年金改革連結在一起,批蔡政府根本在實施「戒嚴」,黃重諺大罵是「畜生般的行為」。網民行為究竟屬言論自由,適當與否見仁見智,即使用詞過當,政府也應坦然接受公評,但府發言人批網民「畜生」,是否適格,卻是另外層次的問題了。

黃重諺的炮火多數對外,但對綠營內不同意見者,也有皮裡陽秋,內藏酸意的一面。日前獨派大老、總統府資政辜寬敏表示,蔡英文做4年就好,賴清德是國家將來的領導人、明日之星,黃重諺回應:「看到老先生始終精神奕奕,讓人感到很安慰,也替他高興。」社會上的話術,常有正話反看,也有反話正看,這些話表面看來無限暖意,但多數在社會上打滾過的人,可能會覺得不寒而慄。

儘管蔡總統有許多失政之處,治國能力頗受質疑,民調也顯然不易拉抬,但國人總還是相信蔡總統是個有教養、有涵養,人格特質冷靜自持的領導人。總統府發言人就代表總統,黃重諺的發言風格,顯然與蔡總統給人的印象有違。若非蔡總統不忍苛責,就是黃重諺工作太辛苦,已無法勝任此一重任,蔡總統就讓黃重諺休息吧,還要讓他這麼辛苦地四處征戰嗎?

 

 

( 時事評論政治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geshela&aid=1082153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