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3/08/13 10:09:25瀏覽6237|回應35|推薦67 | |
──〈金剛經閒話之16〉 在最近的十天中,諸位都看見臺灣媒體用「借刀殺人」的方式,引來ptt網友,以及朱學恆之流,狠狠辱罵了我一頓。 這當中,有兩種很奇怪的說法,一種是痛批我邏輯不通,憑什麼當「作家」?可大家都知道我何嘗以「作家」自居過。但這也透露出這幫人的潛意識,原來都把「作家」這份工作看得很神聖。 真的如此嗎? 讓我這麼講吧,如果你看到一個作家,喜歡上電臺主持節目,動不動就上街頭搞抗議活動,甚至以接受媒體採訪,以上電視為傲,這個人就不是西方人定義的、真正的作家。 當知作家的本務是安坐書房以筆說話,而非整天拋頭露面,但凡噴出口者,都是既媚俗又政治正確的廢話。 一個真正的作家,比方說安伯托‧艾可吧,想評論時局,就投稿給報刊。即便上電視開講,也一定不同於流俗,讓觀眾可以從他經常自嘲的談話內容中,吸收到深入淺出的文化見識,和從爍亮眼光中不時幅射出的開闊胸懷。 再比方得過諾貝爾文學獎的葡萄牙小說家喬賽‧薩馬拉戈吧,晚年為病所苦,但還是堅持用筆書寫,然後再請他的兩位老朋友,把他平日對於國際時局的看法,披露在部落格上,這就是他生前的最後一部作品《謊言的年代》。 所以,你要自稱為「作家」,或讓別人以此尊稱,你就得向當今世界的文化先驅、文學大師看齊。否則,得了吧,什麼作家不作家的,這種被媒體一向濫用慣了的高帽子,不戴也罷。 另外一個奇怪的說法,即在對我質疑,為什麼像我這樣愛罵人的傢伙,有什麼資格談佛法? 顯然他們既不回頭去讀,也懶得去看我這一系列的第一篇文字。否則就會知道我老早有言在先,和大家討論佛法的目的,是在共同學習,並不表示我個人處在佛的位階,更不意味我比其他人更高明。我還強調,如果你有這種誤解,那是你的問題,不是我的。 然則,如果我們願意省察這種激烈的回應,絕對可以看出臺灣的媒體和不少文化人,一方面視道德如無物,鄙夷他們其實也不甚了解的「道德治國論」;但另一方面又拿屬於倫理學的「膚淺道德論」當武器,以之不斷攻擊馬總統和馬政府,比如洪案宛若瘋狗咬人的亂起乩,正是顯例之一。 因此,如果我們借用老子在《道德經》第十九章〈素樸章〉所講過的一句話,那麼現在的台灣媒體和藝文、文化界,真可謂之「絕聖棄智」,而且絕之棄之二十多年。 但詭異的是,臺灣社會非但沒有產生老子預期的「民利百倍」,反而還出品了一個既野蠻又貪腐的「懦夫總統」陳水扁,國家因此受害到──哪怕馬英九再如何努力──至今人人都在大喊「臺灣沒有人才、臺灣人集體無感」的年代,不可自拔。 正因有這種現象的發生,我們不得不把老子的這句經典之論,另作一解,看能不能給大家若干啟示。此即所謂的「絕聖棄智」者,原來在臺灣社會,竟是媒體鼓吹反道德之餘,同時也把智慧給一起扔掉了。 所以倘若我們依據時間先後的順序,則安伯托‧艾可在2006年最先寫出了一本《倒退的年代》,薩拉馬戈繼而在2009 年底完成《謊言的年代》,則臺灣「反智的年代」一直在進行中,有待民進黨、媒體、政論名嘴和一群不務正業的文化人共同「書寫」。 倒退、謊言、反智,正是當前臺灣社會正在進行中的三部曲。 現在,請把時間拉回兩千五、六百年前的中國春秋時代,哪怕是古印度、古希臘吧,只要略略對照,我們將會發現當代的臺灣人,實在遠遠不如人類共同擁有的老祖先。 畢竟事實擺在眼前,那個古老年代,中國有孔子和老子,印度有釋迦牟尼佛,至於古希臘更是哲人備出,為現代的民主政治打前鋒鋪路。 臺灣呢,臺灣人有什麼,莫非就只生產「倒退、謊言、反智」這三種文化商品,這三位先生? 當知東西方所有文明智慧的起源,都始於學習的能力。你一旦中止學習了,你的智慧不是僅止於停下腳步不走了,而是反向的一路退縮,一直退到原始人類茹毛飲血的蠻荒年代。 因此,當我們在討論《金剛經》時,我一直在向諸位強調智慧的重要性。然則我們追源溯始,必須追問的是,釋迦牟尼佛為何要出家,難道他逃離王宮在外流浪十二年,只是在尋找「慈悲」這項終極目標? 不是的,釋迦牟尼佛尋師訪道多年,凡所求所問的,都在如何學習人生的大智慧。而這一佛法名之為「般若」的大學問,到得西元七世紀中葉的中國禪宗六祖惠能,則總結為下面這首詩偈: 「佛法在世間,不離世間覺;離世覓菩提,恰如求兔角。」 什麼是「覺」?覺,就是透過不斷觀察、省察、覺察的過程,因而流露對於人生萬法的洞見智慧。進而言之,先習得洞察一切的智慧了,你所施展的慈悲能量方可不告落空。 職是之故,從這樣的討論,我們就可以發現,為什麼當今的臺灣文化一直停滯不前?答案正是不知道頭上已經戴著民主的帽子,卻整天在四處找民主,同時在種種以反道德為尚的政治正確論下,又喪失了自身學習智慧的能力。 你說,這種大家相率鼓吹的反道德、反智風氣,還能不愚蠢不大開時代倒車嗎?
|
|
( 時事評論|公共議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