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2/10/06 10:35:16瀏覽3220|回應7|推薦44 | |
──〈禪宗公案之13〉 今天要講上個周末漏掉的《碧巖錄》第四宗公案。但這樁故事,真要講起來,很麻煩,必須先得有個舖陳,否則我說了個半天,保不定很多朋友都會落得個宛如鴨子聽雷那樣,都會掩耳跑得光光。 因此,講這公案〈德山夾複〉之前,請容我請教一下諸位,有人發現過去這一年,臺灣媒體和藍綠政客,都遺失了哪四個字,失去哪四個字? 反過來,諸位如果以此問我,我會告訴大家,咱們偉大到相互勾結的藍綠政媒,所刻意忘記和遺失的,正是這四個字──「理盲濫情」。 可忘了這四個字,「理盲濫情」的現象有因此消失嗎?顯然類如民進黨和國民黨若干不肖政客肯定是希望如此的,比如小鼻子小眼睛的丁守中,剛出車禍斷腿的羅淑蕾,整天放話中傷、試圖破壞府院和諧,挑撥陳沖和馬英九的長久情誼。 像丁守中這種勢利眼,我就不講了。至於羅淑蕾,我先把話撂在這裡,她最近的被摩托車撞斷腿,只是上天給她的小小警告。倘若再如此吃裡扒外下去,她那條小命半點不值錢,保不定不是花了臉,就是讓她傷殘終生。 當知人是不可以自作孽的,一自作孽,地獄絕對有份。人在公門好修行,你不趁此大好機會摸著良心做事,整天神神鬼鬼的,你就等著天有不測風雲吧。 可臺灣的大小傳媒呢,刻意忘了「理盲濫情」這四個字,就真的取得盡情胡說八道的自由了?這真的是人在糞坑呆久了,久而不知自己特別臭,只好說各人的業各人擔吧。臺灣流行現世報,仔細著歷歷不爽。 於此就有個問題,什麼叫「理盲濫情」?現在的臺灣知識分子普遍有個大毛病,對文字無感。以是這邊「理盲」來,那邊「濫情」去,久而久之就一個個都麻木不仁,乃至連看人文章都只看表面,無法深入底蘊,這才真的可悲可嘆之至。 實在講,「理盲濫情」的「理」,不止是指的我們一般尋常所認知的「道理、公理」。不,不是的。這句成語的原始出處,其實來自佛經。 理者,心也。 在古印度傳到中國的佛教大經《華嚴經》,其中佛陀為我們指出,「若人欲了知,三世一切佛,應觀法界性,一切唯心造」,所以「世出世間一切法,唯心所現,唯識所變」。在此我們不妨舉個例,現在的民主制度,是不是大家的心、意、識變現出來,有誰敢否認的? 因此,表面講「理」,內在其實是你這顆「心」在噗通噗通跳。理,正如淨空法師在《佛說大乘無量壽經講記》所強調的,理,不但是真理、真心的顯現,更是宇宙萬有的本體。 試想,這世間眾人一旦失去真心、真性了,豈能不理為之盲?可一理盲,你還能分辨真偽嗎?不是被民進黨的各種荒唐論調,像隻貓狗般的一牽就走?這在佛法上,謂之「情執、我執、法執」,到頭來顯現在各媒體的,就是在比賽誰比誰更濫情。不是如此嗎? 講到理、心、宇宙萬有的本體,這一向我重讀史蒂芬‧霍金新版的《圖解時間簡史》,在開頭的〈序〉中自道,讀者最終關心的,毋寧是兩個「大哉問」的議題,一者我們從何而來,一者宇宙為何是今日面貌。然則,這早在2500年前的古印度和中國、3000年前的古希臘,甚至5000多年前的古埃及,就已不乏有東西方先哲如此在問了。他們往內問自己,我是誰,我從哪裡來?往外眺望天空,不禁嘆道,那會是諸神的華麗宮殿嗎? 這樣一代代的問了幾千年,直到今日,看,史蒂芬‧霍金還是如此在問相同的兩個問題,可這不也是所有太空物理科學家一直在上窮碧落下黃泉,渴望追求到手的終極聖盃嗎? 你是誰?你從哪裡來?父母未生你之前,你是誰?既生你之後,你又是誰?最後,人類在宇宙中應該如何定位,宇宙會如何面臨成、住、壞、空之局面? 由此可知,宗教、神學和科學,在遠古時代其實是一家,容或在今天各走各的陽關道,但還是殊途同歸,必須定於一。 世出世間一切法,怎能不是唯心所現,唯識所變? 饒是如此,這宗〈德山挾複〉的鋪墊還是沒仍講得很具足,必須談談公案中的這位主人翁,德山宣鑑禪師。 話說此公,俗家姓周,大抵生於唐代中葉唐德宗初年的西元782年,一生經歷八朝、八個皇帝,一共活了83歲。也許是因為家裡很窮,窮到養不起這個孩子,只能早早把他送進廟裡面去。 如此經過十幾年,這個姓周的因為精研《律藏》經典,特別擅長開講《金剛經》,名聲因此大譟。當時的中國佛教信眾只要一提起他,都會豎起大拇指敬之為「周金剛」而不名。 但別人是這麼稱讚,他自己呢,又是如何看法?有像現在NBA的林書豪那麼謙虛嗎?底下是《五燈會元》據實記載他親自講的一段話: 「一毛吞海,海性無虧。纖芥投鋒,鋒利不動。學與無學,唯我知焉。」 瞧,咱們這位青年和尚可把個牛皮吹得特別大,簡直放眼古今天下,就連釋迦牟尼佛都難以匹敵的「唯我知焉」。結果,日後他卻是被一個貌不出奇、只能靠賣點心吃食過活的老太婆,只不過拋出一個問題,就把他修理得體無完膚。但這是後話,我們留待下周再講。 這裡,我們要問的是,你失去了真心,還認得自己嗎?能不讓臺灣藍綠政客和媒體的集體理盲濫情,一直在敗壞我們的生存環境? 珍重,珍重,請多珍重自己,愛惜我們的國家和社會。
|
|
( 時事評論|公共議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