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2012/12/11 09:44:33瀏覽4392|回應24|推薦56 | |
讓我們接續昨天的話題,請注意,當我講「笨蛋,問題不在經濟」時,並非說臺灣的經濟沒有問題。 事實上,打從400年前鄭成功經略臺灣,經濟問題就一直困擾著這位遙奉桂王為正朔的「國姓爺」。當知在那個兵荒馬亂的年代,鄭成功即便獎勵農業,鼓勵墾荒,但仍不足以養活他的軍隊,更何況臺灣天然資源不足,也沒辦法讓他的將士得以富裕。 也因此,逼得鄭成功只好重回「倭寇、海盜」的老路,三不五時就進犯大陸沿海一帶,燒殺擄掠完了,糧秣錢財搶夠了,立刻「班師」回臺灣。 講起這段不堪的經過,當然很傷臺灣人的感情,但卻是歷史事實。我們不正視,就不足以正確看待亡鄭者,正是在於經濟問題,狠狠掐住了鄭氏三代的喉嚨,最終導致康熙皇帝可以輕易的招降鄭家大將。 這說明了施琅的反叛,其實一方面固在師襲鄭成功對福王、桂王陽奉陰違的故計,但最主要的還在於「分贓不均」,所造成的上下互不信任和奪權鬥爭。 你饑餓,你要吃飯,你要發財,你要自立為帝,你要擴張國家的財政,好讓你自己更富裕,最終,你只能面臨滅亡的命運。這就是人類歷史的縮影,不獨鄭成功這樣不自覺的在走,在他之前的日本戰國時代,豐臣秀吉也是如此在走。 有這麼一本書,池波正太郎所寫的《雲霧仁左衛門》,正是以小說筆法敘述日本這一段人民悲慘不堪的歲月,也是日本電影界一直最愛翻拍的素材。在這個義賊、刺客短暫輝煌的年代裡,有一次和已經被封為「太閣殿」的豐臣秀吉面對面的談過話。他問這位被日本人尊為「太陽之子」的獨裁者,為何明明日本都已經統一了,他還是要四處征伐不已。 「因為我很餓,我越來越餓。日本人太餓了,所以我必須去打高麗,再一步我必須把中國大陸納入我的版圖,再下一步就是全世界。」 最終隨著時間的進展,誰都知道豐臣氏還是逃不過二代而亡的瓶頸命運。可歸根結柢,武力的侵掠,都只是財政擴張的手段,一旦擴張過度了,原本的正能量遂招來相反一方能量的反撲,結果就只有自取滅亡一途。 以此可知,任何國家所發生的問題,不管是軍事、外交、文化,到頭來通通都會化成經濟問題上的一堆數字和數據;盈餘的正能量和代表赤字的負能量,總是在時間的長河不斷拉扯、相互角力,直到碰在一起的相互化為烏有。 於是我們看到了古希臘羅馬、埃及古文明的劫毀,看到中國五千年歷史的改朝換代,一切從頭開始。 但,這也說明了質量永遠不滅的定律,只是不斷轉換面貌和重新分配而已。 職是之故,如果我們可以清楚辨識歷史邅遞、變化的本質,自然能夠發現臺灣不是沒有經濟問題,但很吊詭的,問題卻不在於經濟,而在於人心的貪婪、恐懼與不知節制。 民進黨是貪婪的,但也不敢告訴臺灣民眾,他們其實很害怕,害怕自己無法執政‧無法再像陳水扁那樣可以呼風換雨,視國庫為自己的私產。正因恐懼自己無法得到,自是不想讓馬英九可以順利執政,必須假藉各種議題抹黑他、鬥垮他,讓國民黨徹底毀滅才行。 因此,他們什麼都反,反三通,反兩岸和平,反美牛,反陸生,反財政改革,反證所稅徵收,反老人年金和退休金改革,乃至現在的反媒體壟斷。而這種反、反、反,正是一股破壞力量,最終都會反映在屬於經濟層面的一大堆數據上。以是,蘇貞昌說了,馬英九無能,馬英九不民主,馬英九迫害人權,馬英九反改革! 以上種種,恰恰說明民進黨不但是個反民主的政黨,更向我們證實所有的民生、文化和媒體議題,通通都是假議題。 如果你相信這種民進黨的滿手做惡事,滿嘴都是謊言和蠢話,你就不要怪自己或者其他的大學生畢業後只能領22k,因為你也是破壞台灣經濟振興的一份子,你的所作所為都在讓臺灣走向滅亡。 臺灣的問題不在經濟,臺灣的問題,正在臺灣人養了一群專門咬布袋的老鼠,臺灣的問題,正是在於我們縱容以蘇貞昌為首的民進黨,日日在扯你的後腿,敗壞臺灣的經濟和各種政經改革。 你要讓臺灣經濟有活路嗎?除了報廢民進黨,別無他途。
|
|
( 時事評論|公共議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