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如何無為而為?觀照起心動念
2012/03/31 08:18:00瀏覽12340|回應11|推薦38

〈我讀老子之16

 

我們討論老子的《道德經》,總是不可避免的會和古印度的悉達多王子撞個滿懷。

 

比方說本文標題的「無為而為」,誰都知道這出自中國春秋時代的道家思想,前面的「無為」是無,接著一個字的「為」則是有。比如先前我們講過的第一章──

 

「故常無,欲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徼。」

 

再比如第二章的大段全文──

 

「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斯惡已;皆知善之為善,斯不善已。故有無相生,難易相成,長短相形,高下相傾,音聲相和,前後相隨。是以聖人處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萬物作焉而不辭,生而不有,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夫惟弗居,是以不去。」

 

這兩段話,以之覆按古印度這位王子所宣講的《金剛經》,正和其中「應無所住而生其心」若合符節。

 

同時,這也說明大乘佛教思想,何以在公元一世紀東漢明帝永平初年的傳入中國後,立刻受到民間普遍歡迎和樂於接受的原因。畢竟道家和佛家兩者的觀念是如此接近,而後者的出脫、超拔苦難世間毋寧更是深入人心的極大誘因。

 

雖然如此,如果我們以今年佛教曆法的2556年來看,釋迦牟尼佛的橫空出世,根本和中國的老子、孔子、孫子都是同一個時代的人。特別是老子在《道德經》中體現的精神,簡直和五個世紀後才傳到大陸的佛陀思想雖不中亦不遠矣。

 

這正是時間的長廊、歷史的千迴百繞。

 

相隔2500多年後的今天,當代海峽兩岸的中國人,儘管道家在表面上已為道教所取代,佛教的魅力毋寧更勝一籌。但實則大家都很難分辨「無有、難易、長短、高下、音聲、前後」這些出自器世間、大自然的對比,究竟是道的體用抑或真如自性的發揮,甚而兩者其實指涉的都是同樣的一個東西,只是名稱不同罷了。

 

關鍵在於,哪怕是把孔子包括在內,這三位古之聖者無一不是在「述而不作」。

 

就拿《道德經》來講吧,是否的確出自老子本人的大手筆,也尚待進一步大陸考古證據的發現。

 

這種同一時代雖不與聞,卻隔空相互對話的有趣現象,很可能如同離他們百年之遙〈正是中國戰國時代〉的柏拉圖,在《蒂邁歐》這本著作中所強調的:「發現宇宙的創造者和主宰,不是輕而易舉的事。一旦發現之後,也不可能向所有的人宣布。」

 

柏拉圖沒講的是,容或說了、寫了,下場只怕會落得像他老師蘇格拉底一樣,都被當成叛國的異端分子。

 

所以老子的書只能寫給函谷關的關令尹喜,孔子只能在今日的山東、河南等地像喪家之犬般的周遊列國,而釋迦牟尼佛則終其一生都在北印度的恆河流域等地繞悠。

 

他們都必須等待神秘的時間接手,才足以傳遞自己精妙宏倫的偉大思想。

 

雖然如此,觀察這三位人類心靈導師的行誼,有件事是可以確定的,此即他們都無意創立我們現在習以為常的「宗教」。

 

孔子就不說了,老子所留下的五千言,完全是條列式的抽象語言,凡所討論無不在描述人與大自然、人與自創的文化、文明相互對應的陰陽關係;這包括玄學、政治、經濟、軍事、民生等等,他什麼都說,也說盡了,唯獨保留著why and how,提供後人無限遐想、各自解讀的空間。

 

這也就是說,老子極有可能把以坤卦為首、為宗的《歸藏易》先行打散,再以韻文體的散文方式為我們描繪出來,此一方法基本和孔子「贊周易」的態度殊屬一致。

 

至於釋迦牟尼佛,則是直指人心的把這一天地之道的why and how,毫無保留的教導給所有眾生。如果我們把大乘佛經的神話色彩去除了,將會發現佛陀不僅擅長文學的暗喻、美學的對比、音樂的對位、疏密有致的因明邏輯學。他其實是一位很會說故事和寓言的大師,一位了不起的詩人。

 

畢竟自30歲肉身成道〈和耶穌的道成肉身,又是互成太極的陰陽、剛柔〉後,他毫無旁騖的一心辦道半個世紀,不像孔子老是不由自主的被捲近各種政治鬥爭的漩渦裡面去。

 

在這50年之中,佛陀從來也沒告訴大家,你學佛就可以立地成佛。在他所宣講的無數法門中,橫說豎說,歸結起來正是我寫成標題的「如何無為而為?注意起心動念」。細說如下──

 

無為:內在、內心不染不執著,沒什麼事。

而為:外表在行動,身子在做事。

起心:是誰在起心?過去無始,無之有,亦無亦有。

動念:云何而動念?未來無終,有之無,亦有亦無。

 

合而言之,如何讓自己在日常生活中,保持無為而為,無來也無去的心境?從觀照自己起心動念的細微處做起,不執著過去,不迷戀未來,勇於活在當下。

 

一念善是天堂,一念惡是地獄;一念覺是智慧,一念迷是愚癡。

 

所以,你看那在函谷關的老子,書寫《道德經》是隨緣而作,騎青牛而去是緣罷則散,何其無事而瀟灑。你說他老人家來過人間,走過這一趟大道嗎?無來亦無去也。

 

然則以之為對照如今的台灣世道,你是醒還是昏,你是覺抑或迷,老子釋迦都在用這句話點破人的生死大夢;聽得懂的,道體直舒,山河大地、彌陀淨土、華嚴世界都來眼前體現。佛也是它,道也是它。

 

至於台灣那些整天作亂的綠營政客、媒體文化人和政論名嘴,哪個不是日日在大眾面前上演地獄道、惡鬼道、畜牲道?魔鬼最不缺的就是徒眾,也一直在收購靈魂,多多益善。

 

如何無為而為?就從起心動念之處覺察、觀照起。

 

 

 

( 時事評論公共議題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ganghu999&aid=6280508

 回應文章 頁/共 2 頁  回應文章第一頁 回應文章上一頁 回應文章下一頁 回應文章最後一頁

安心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知見正確!方法正確!耐心及恆心!
2012/04/01 16:24

一.不論學佛或學佛學!都必須知見正確!方法正確!耐心及恆心!八正道中正見第一,六度般若為導,就一般人而言,都是戒定慧三學次第增上,急不得也快不了!佛法東傳三千年,已有甚多以訛傳訛,建議最好自行讀誦經文,並參照古代祖師論述,不要因為文言文難懂,而看現代人的著述!尤其是修學楞嚴經,看不懂是心量及智慧未開,應當採取每日讀誦經文及靜坐思惟法義,並在日常生活中,遇境逢緣都要往法道上會通,若是中根也夠專注精進,三五載後必會有些領悟!

二.佛不但有制定出家人不可以未證言證(大妄語戒),也制定出家人(比丘)真有實證也不可以向在家人(沙彌)透露,戒律如此經論亦如此記載!連出家人都如此,何況在家人可以大談神通變異嗎!?所以現在真的是五濁惡世末法時代!

三.佛法講因緣果,沒有僥倖或意外,不要聽信短期開悟即身成佛,佛已說過:所應度者,皆已度訖,其未度者,亦已做得度因緣!高僧傳記載那些特異資質不同凡人的成就者,與古往今來數如恆河沙的修行人相比,真的如鳳毛麟角,其甚多言行或方法只能參考,不可照單全收!絕大多數人都是凡夫,因此應該以經律論的經文內容為根據,謹慎循序漸進.建議可以找真正嚴正持戒的寺廟參學,而不是名氣大法會辦的大又多寺廟!

四.現在有一些所謂感召聖人示現教導的,要特別戒慎,下文僅供參考!!

1.佛教徒對於一切眾生都是平等尊重,對於一切其他教派人士(於此不用已略被汙名化的"外道"這名詞),或鬼神更不會鄙夷藐視輕慢,因為其對法界實相,亦有一定程度的了解,也如同佛菩薩會具有神通,而一些鬼神也都有修學佛法,通達佛的經教,所以大智度論:佛法有五種人說,其中之諸天及化人,即收攝鬼神之眾生.而華嚴經中有"一切眾生說",,因此經中佛教導,不以講說的對象,來做為抉擇的接收佛法資訊依據.而是依照經中佛的教敕:1.檢校經律2.四依法,來判定是否為佛說,是否應認同,又是否在現前要依循實踐.

2.佛經及古德修道的紀錄中,大凡諸佛菩薩阿羅漢要指引眾生,或與眾生通訊,都是直接現身說法,不會只是聞聲不見人,或附體於眾生,使令書寫或講說.一般都是鬼神才會附體於眾生,使令書寫或講說,這種情形即是所謂的"起乩".若其自言名號為"文殊",則當問其"你是"過去龍種上尊王如來"曾為七佛之師的文殊師利菩薩摩訶薩嗎?"去確認身分,而不是妄自意會為"文殊師利菩薩",而附體者默認.又佛住世時,亦有魔變現佛身誤導眾生的,因此對於任何說法,是依佛教敕的:不要先懷疑,但在事後要檢校經律去辨證.

3.佛菩薩阿羅漢在指導眾生時,不會故意搞神秘,例如:不許質詢講法者的身分或辨識,或不許與他人研討說法內容,也不會不准質疑說法,只准隱匿的封閉式教導.因為邪魔歪道也一樣會搞神秘.這些在經典上有記載.

4.若去詳查大藏經,當知空則是真空,並無二種空.又經中並未說"妙有",是後來的論述才有"妙有"的名詞,其實"真空"既然不是斷滅之無,又不是一般所謂存在的"有",那會是什麼"有"呢?這是後來者為宣揚空有不二義理的方便說法.又中阿含經中"本無常不有,今現亦無若有."這不就隱含了所謂的"真空妙有"嗎?而"真空妙有"是法的境界,不是一般所修道追求的"心的境界","靈的境界","識的境界".其實就像現在一般人,常常脫口就說"隨緣",這大都是"隨便","隨波逐流","沒辦法就這樣了"的意思,但是在經典上佛菩薩是先"觀察因緣",再隨適當之緣(條件方法)造作.

5.諸多經典上記載,許多佛弟子除了問佛菩薩阿羅漢修學聖道,及法義的問題以外,也問了許多天文地理政經軍教,及食衣住行育樂治病醫藥......,佛菩薩阿羅漢除了當下觀察因緣,給予正確指導,使令解決生活小事,獲得安樂以外,並因勢利導加以開示法義,使佛弟子於聖道修學再繼續增勝.所以佛菩薩阿羅漢不會教令弟子不要問什麼的.

6.佛從未詳細說明"涅槃""真空""實相""法界""真如"究竟為何?但有多方面教導以大般若智慧去證得.因那不是可以用義理推求,多說無益.一味去思惟推求,最後就會落入"是先有雞還是先有蛋?","克里特島的人說"克里特島的人都說謊"的思考陷阱.正是"心行處滅,言語道斷","說即不中"啊!!

 


 

銀正雄(ganghu999) 於 2012-04-01 19:03 回覆:
謹受教,非常謝謝。

不信邪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潛移默化 - 可能嗎?
2012/04/01 14:37
一念善是天堂,一念惡是地獄;一念覺是智慧,一念迷是愚癡。

個人,政黨,國家. 為善為惡莫不決定在一念之間,只是執迷不悟的有潛移默化的可能嗎?


銀正雄(ganghu999) 於 2012-04-01 19:04 回覆:
留著當火種,呵呵。

意樵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不僅此!!
2012/04/01 09:32

至於台灣那些整天作亂的綠營政客、媒體文化人和政論名嘴,哪個不是日日在大眾面前上演地獄道、惡鬼道、畜牲道?魔鬼最不缺的就是徒眾,也一直在收購靈魂,多多益善

如何無為而為?就從起心動念之處覺察、觀照起。

還有那些讀了幾本經書,聽了數次道,參了幾場法會的人魔不也自稱是得道高人....如此的機關算盡!!

鬼門關前僧道多.足以說明更多更甚!


銀正雄(ganghu999) 於 2012-04-01 11:18 回覆:
是的,的確如此。

允執厥中
等級:7
留言加入好友
經匠鸚鵡
2012/04/01 08:50
經匠鸚鵡,鸚鵡無心,功德無量,經匠有意,日月無光,鬼門關前僧道多!
銀正雄(ganghu999) 於 2012-04-01 11:18 回覆:
發人深省。

草山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漢傳佛教十宗
2012/03/31 12:45
漢傳佛教十宗簡稱漢傳十宗,是對佛教傳入中國後本土化過程中對教義,經典及儀軌的不同解釋定義而形成的十個大形宗派。漢傳佛教發展到隋唐時期,佛教以進入鼎盛時期,主要宗派也於此時形成,並得以發展壯大。

漢傳十宗的說法大致起源於清未楊仁山居士整理日僧凝然《八宗綱要鈔》,但亦有不同說法,有說應分為十一家的,有說是十三家,但今天普遍的說話為十宗。

漢傳十宗中包括了八個大乘宗派,分別為「禪宗、天台宗、華嚴宗、密宗、法相宗、律宗、三論宗、淨土宗」;兩個小乘宗派,分別為「俱舍宗、成實宗」。此外還「毗曇宗」等。

http://zh.wikipedia.org/wiki/%E6%B1%89%E4%BC%A0%E5%8D%81%E5%AE%97
銀正雄(ganghu999) 於 2012-03-31 12:56 回覆:
謝謝草山兄補充。

草山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阿強七號:日頭出來,日頭落下,急歸所出之地。風往南颳,又向北轉,不住地旋轉,而且返回轉行原道.江河都往海裡流,海卻不滿;江河從何處流,仍歸還何處。
2012/03/31 12:35
望江南/憶江南 【宋·王琪】

江南岸,雲樹半晴陰。帆去帆來天亦老,潮生潮落日還沈。南北別離心。

興廢事,千古一沾襟。山下孤煙漁市曉,柳邊疏雨酒家深。行客莫登臨。


施大亨
等級:6
留言加入好友
您好,再向您請教佛學方面的疑問
2012/03/31 12:19

上次您建議我把"千古騙局業報輪迴"先丟一邊,專心讀楞嚴經,雖然有忍不住好奇看幾眼,後來幾乎就沒碰,楞嚴經對我啟發很大,讓我發現自己原先對佛法的許多誤解,像是原本對業報思想、墮地獄等很不能苟同,看過一次全譯譯讀、並理解了一些專有名詞後,似乎有很多字眼跟觀念普遍被扭曲並簡化許多,造成我原本認為的邏輯障礙。讓我覺得最興奮的地方是我的其中一個疑問竟然千年前阿難就詢問過世尊,有種心有靈犀的感覺。

目前我對業力的理解是推動一切事物運作的力量,感覺有點像俗稱的自然界的法則,而業障就是業力造成人無法明心見性的障礙,非一般大眾用來表示沒來由厄運的用法,所以我認為一個人若為了修世間成就,念佛號消業障在理論上有點問題,按照我的理解,念佛號消業障的原理應該是念佛號時心口意專注在佛號上,無生念則無造業,如此一來消業障應該是善惡業皆消,理論上會朝往生淨土方向走,若存著想消業障或求世間成就的目的會累積更多業障,不知道為何淨空法師說修福報要念佛消業障,或是我對他講的話有錯誤理解?

我自己還有一個疑問,楞嚴經中似乎沒有明說,世尊告訴阿難他沒有開悟是因為僅多聞沒真幹,聽起來自性必須要自行薰修自行證悟,理論上無法用一般的常識、邏輯敘述,僅能以比喻教之,並按照楞嚴經上分辨魔道的方式自己小心翼翼的排除,所以開悟與否旁人只能從其言行判斷?如此一來不就會有被外表假象欺騙的可能?

還有個關於持咒的問題,不過目前正在讀的南懷瑾老先生的楞嚴大義今釋(因圓瑛法師的文言唸起來比較吃力,先看白話的釋義),尚未讀到持咒的部份就先略過了。

真的很感謝您帶領後學從楞嚴入門,我感覺滿切中自己的需求,也期待看到您更多佛、道相關的文章!

銀正雄(ganghu999) 於 2012-03-31 12:39 回覆:

1、業力的產生,必須匯聚因、緣這兩個條件,才會造成果、業報的觸發,而業力之因,則建立在起心動念後的各種行為上,這就宛若種子一般,先植根在第八意識中,必須有空氣、水、陽光,始足以發芽。空氣、陽光、水這些條件,就是我們所稱的緣。我們常講惡有惡報,但為何遲遲不報?惡因是在的、潛伏的,尚必須等待隨時間進行的緣份來觸發,故不是不報,是時間未到。反之,善報亦然。

2、談學佛效果有兩種,一為福報,一為功德。比如慈濟所作的慈善事業,雖有福報,了無功德。而功德的修行,必須靠佛法「戒、定、慧」三學的修行,方才得力。以此來看,主張的修福報要念佛消業障,是針對現在民眾的功利心理而發,是一種機緣方便說法。果真念佛念到功夫成片了,自會延遲業報發作的時間,萬一碰上了,念佛者也能坦然承受。故他的意見,是福慧雙修。<下續>

銀正雄(ganghu999) 於 2012-03-31 12:55 回覆:

1、關於您所提修行開悟如何印證的問題,我們由《六祖壇經、景德傳燈錄、碧巖錄》等書可知,唐宋時代的禪僧都必須覓尋善知識考較自己的內修心得,絕不是自己說了就算。可自明清以後,為佛教末法時代,十個講開悟的,十一個是騙子。初期或可從外表騙人,但時間一長無不露馬腳,比方什麼蓮生活佛之類的。

2、但要如何驗證?很簡單,考問心經就行,這些自稱悟者登時就會露馬腳。

3、念咒會覺吃力,是時機未至,不須勉強。

4、學佛要緊在一門深入,建議您讀該經的耳根圓通章、念佛圓通章,這對智慧有幫助,主要是會啟發您從何入手比較有幫助。一旦決定了,就專修此門,把心一橫,花個幾年功夫下去,學佛的願力〈也是業力〉就大了。

銀正雄(ganghu999) 於 2012-03-31 13:03 回覆:
以後我會規畫一周抽一天來聊聊佛法,屆時請多指教。

蘇信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可不可以那個人解釋一下為什麼東漢的大乘佛教會‥‥
2012/03/31 11:10

可不可以那個人解釋一下為什麼東漢的大乘佛教會‥‥

在唐朝時轉成『唐密』,

日本的佛教也很明顯的是傳承唐密,

西藏密宗也是文成公主帶進唐密才形成的。

那又什麼時候又轉回到大乘?

銀正雄(ganghu999) 於 2012-03-31 11:26 回覆:
應是百花盛開,唐不只密,還有禪、教、淨、律與唯識。

重殼蝸牛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無為而為 是真正的自在 自適
2012/03/31 10:48

 機關算盡的人 最後會玩死自己

 



夏瀛洲言論護憲愛國 郝柏村歷史考證嚴謹
銀正雄(ganghu999) 於 2012-03-31 11:24 回覆:
是的。

阿強七號
等級:7
留言加入好友
傳道書的呼應
2012/03/31 10:05

這是所羅門王在2900餘年前寫的

聖經傳道書

"傳道者說:虛空的虛空,虛空的虛空,凡事都是虛空。人一切的勞碌,就是他在日光之下的勞碌,有甚麼益處呢?一代過去,一代又來,地卻永遠長存。日頭出來,日頭落下,急歸所出之地。風往南颳,又向北轉,不住地旋轉,而且返回轉行原道.江河都往海裡流,海卻不滿;江河從何處流,仍歸還何處。萬事令人厭煩(或譯:萬物滿有困乏),人不能說盡。眼看,看不飽;耳聽,聽不足。已有的事後必再有;已行的事後必再行。日光之下並無新事。豈有一件事人能指著說這是新的?哪知,在我們以前的世代早已有了"

我認為頗符合銀老這幾天所寫的文章內容

這世界反反覆覆的重複一些狗皮倒灶的爛事

在智慧者眼中.一切都是虛空

而那些惡者所行之事.更必然成空

 

銀正雄(ganghu999) 於 2012-03-31 10:08 回覆:
說的是,謝謝阿強老師。
頁/共 2 頁  回應文第一頁 回應文章上一頁 回應文章下一頁 回應文章最後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