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媒體不斷放毒,謀殺民眾心靈
2010/01/15 09:23:23瀏覽5586|回應54|推薦55

上世紀初,英國有位大詩人 W ‧ H ‧奧登〈 1907 ─ 1973 〉,一生撻伐資本主義不遺餘力,始終為詩而奔走。這位文壇祭酒至死認定,西方文化飽受資本主義荼毒,民主制度必然千瘡百孔。人民在受到科技工業的大舉侵蝕下,心靈日益枯竭。於是,他講出一句頗令當時媒體大為困窘的經典名言:

「語言誕生於詩,不幸死於新聞!」

此話一出,轟動大西洋兩岸的歐美各國,深深影響有志於從事文學創作的老中青三代。如美國的海明威,寫起小說來,像在寫詩,每個字又硬又靈活,宛如「溪流下的鵝卵石」。他的一生大敵威廉‧佛克納,作品雖若黃河滔滔,挾泥砂以俱下,卻是一字易之而不得。到了馬奎斯的《百年孤寂》,整部長篇,辭藻亮麗靈巧,活像一部一詠而三歎的人類偉大史詩。

然而,海明威和馬奎斯這兩位,卻都是新聞記者出身的,無不深知媒體之病,病在於匆忙、焦躁。為了和迫在眉睫的截稿時間競走,每每來不及深思熟慮,也容不得再三咀嚼,只能信手拈來,隨口亂掰,往往到了印刷成報紙型態,見諸大眾,這才恍悟,原來自己前一天所寫的,滿篇盡皆「狗屎」。

語言誕生於詩,不幸死於新聞。

這樣的狀況, W ‧ H ‧奧登死後 36 年的今天,非但他所預言的西方文化和民主制度的危機逐一應驗,就連他痛恨當代媒體的糟蹋文字,很不幸,在台灣正是方興未艾。

媒體記者的疏懶和傲慢,媒體編輯的徹底智障,幾乎每天都在對台澎金馬各地的閱聽大眾施其蠱而放其毒,以謀殺全體民眾的心靈,做為自己「升官發財」,或在新聞界「更上一層樓」的業績。

這樣的例證,平面新聞刊物天天都出現在大眾面前,電子通訊媒體則一天 24 小時對著觀眾的耳目輪流大轟炸,除非我們無時無刻都在保持心智清明的狀態,要說不受蠱惑,或因此而不被「洗腦」,簡直是「不可能的任務」。

在此,我就以今天登出的「地制法」新聞為例,讓我們共同檢驗台灣的媒體,是如何語不驚人死不休,到唯恐台灣人民心靈不死的地步。

凡收視過這兩天新聞的都知,國民黨秘書長金溥聰為了趕在下周立院臨時會前,化解地制法的版本爭議,邀集府院二長和五都出身的立委共同協商、討論,會中更把民進黨的主張也納入一併研議。最後,金溥聰廣泛聽取與會人員的意見,決定不堅持己見,仍採行政院的版本送院會立法。

結果,這樣的消息到了媒體記者和編輯筆下,卻出現極其負面的「政策轉彎」、「大轉彎」、「再轉彎」的內容和標題,讓不知內情的讀者小至產生「誤讀」,大到對馬英九不滿的「錯誤印象」。

但,事實是這樣嗎?

要知任何政策的形成,都會經過一段「爭議」的過程,其間朝野雙方都會 argue 來 argue 去,各持己見;每個主張或版本,同時會併發各種「動機論」、「陰謀論」和「條件論」,謠言滿天飛。這在西方先進民主國家的運作中,從不以為異,對於版本的改來改去,更不會率而認定是「政策大轉彎」,道理很簡單──尚未完成立法的過程嘛。

可這種歐美視為是民主討論的常識,在台灣的媒體記者卻是見獵心喜──好啊,馬英九,這下逮到你了,不罵白不罵。所以,大腦可以不用,報導可以隨便胡謅,只要閱聽率往上攀,廣告能賣得出去就好。至於所謂的新聞原貌,非關所計,反正台灣讀者向來就愛當傻瓜,還愛對馬政府扔石頭。這就是時下流行的「政治正確」。

以上所述,就是今日台灣媒體的真相。在我看來,這樣的怠惰和惡形惡狀,不說沒資格自稱是「第四權」,論其水準,又何異於整日賣假藥給聽眾的中南部地下電台?差別不過在一個有牌照,一個沒執照罷了。

然則我們可以防範地下電台的為非作歹,卻沒辦法抵抗躲在戴著這頂「無冕王」 帽子底下的一票草包媒體人,因為誰都不敢冒犯「言論自由」這面大旗,只能任其宰割而徒呼負負。

語言誕生於詩,不幸死於新聞啊!

設若這位英國大詩人 W ‧ H ‧奧登,如果活在今天的台灣,對於這種媒體人日以毒害人民心靈為樂的景況,也只能感到百般無奈吧。

請問台灣還有唐吉訶德,願意大戰媒體這龐然怪獸或怪異風車嗎?

 

( 時事評論公共議題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ganghu999&aid=3688869

 回應文章 頁/共 6 頁  回應文章第一頁 回應文章上一頁 回應文章下一頁 回應文章最後一頁


等級:
留言加入好友
銀老口中的媒體好像速食店啊~~~
2010/01/15 12:44


上班族的民生問題,少不得會在速食店解決, 那裡用餐的消費不高,上菜的速度很快,第一口咬下滿口噴香,比媽媽的愛心便當好吃的多~~~

只是可口的背後就是重油重鹹,吃多了頗覺膩味, 論起營養來也實在不怎麼樣,而且吃來全無個性,因為每家分店賣的東西都一樣!!

既然人盡皆知垃圾食物不利健康, 那我們為什麼還要吃速食?不就是圖它方便嗎!!

如果用吃速食的方式吸收資訊,下場就是被一堆垃圾資訊塞滿腦袋吧~~~

銀正雄(ganghu999) 於 2010-01-15 12:51 回覆:

媒體比速食店還更糟,拿蘋果來講,一份15元,結果有好幾落都是廣告垃圾充斥。實際大家是大家花錢買垃圾回家。蘋果如此,自由更爛,其他的不過就是50步笑百步。

可消基會從不敢以此抗議媒體的不誠實。


中華民族的端午節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黃創夏
2010/01/15 12:29
黃創夏,我認爲他是良言苦口
銀正雄(ganghu999) 於 2010-01-15 12:36 回覆:
呵呵。他是藍皮綠骨隨時換衣衫。

農天雨
等級:7
留言加入好友
無題
2010/01/15 12:06

今日黃創夏有篇文章,題目是以阿扁師的金溥聰,內容請大家自行參閱。

http://blog.udn.com/karl6406/3688687

金溥聰只是還原事實的真相,將整個決策的過程讓社會大眾知道,之前黃的論調與南方朔一搭一唱,說馬皇自我感覺良好,從不理會現實狀況,但當你要有所妥協的時候,黃創夏此篇的論點正可佐證這些媒體的真正用意不在儘到媒體的追求真相的責任,只在對某人不爽,不管你怎麼作,我就是要整你,不然你咬我。

說金溥聰以阿扁為師,倒不如以阿扁為鏡,了解民進黨與這些主流媒體運作之方式,說穿了民進黨這些穿草鞋出身的人從不在乎別人對他們的道德評價,因為他們有一群死忠的支持者,死忠的認為只有民進黨是愛台灣的,所以對馬政府這種紳士作風的官員,使出的技倆常讓他啞吧吃黃蓮,有苦說不出,就像媒體都罵馬政府的政策沒有作好溝通,你想任何一個政策的形成,能夠那麼簡單抬出台面嗎?有像扁政府一樣邱義仁一通電話就決定了,一通電話外交部就可以付錢了嗎?就像地制法的修訂,明明是朝野研討過後的妥協方案,但出了門,民進黨可以無恥的翻臉不認帳,但媒體名嘴還不容許金溥聰把事實說明白,這是什麼邏輯,我看不懂。

大家或稀泥後,就沒有真相了,人云亦云罵馬運動就成了全民運動,其實這段時間這個政府作了什麼錯事,全民施打H1N1疫苗有錯嗎?既然連凃醒哲都說站在專業的立場沒錯?那到底那?錯了?簽ECFA有錯了嗎?我們可以不簽嗎?我們過去的扁政府倒底與那些國家簽成FTA,答案是0,但當我們的競爭對方都在互相合縱連橫的完成各種結盟,我們還可以選擇站在場外看熱鬧嗎?美牛爭議也是,大家有沒看到我們現實的狀況是什麼,有什麼方法可以突破,美國、中共都很可惡,但我們總是要想辦法在夾縫中求生存,小國沒有製造衝突的條件,除非我們學北韓。這其中我想很多政府人士或有知識的人想的比我還多,我不再多說。

過去扁政府的執政績效,我想大家都很清楚,不管金控弊案,趙建銘的內線交易案,阿扁這個前元首為了自已的官司,把國家的主權送給了美國等讓人瞠目結舌的情節,媒體對這些大是大非的原則問題立場是什麼?就是沒有立場,至今也沒有逼民進黨的主席蔡英文表態,到底認不認同這些事實是不對的,如果民進黨對這些立場沒有表態,那民進黨根本沒有資格在那?叫囂,因為我不知道將來你再執政了,你會如何看待自已所作過的事,你再如法炮制,百姓怎麼辦?

媒體沒有是非,沒有追求真相的勇氣,沒有公正立論的道德,就會反過了成為社會的亂源,水能載舟亦能覆舟就是這個道理。其實說穿了,以台灣目前三媒體的生態,三立、民視、自由你要他們立論公正是不可能的,他們永遠只有一個立場,人人皆知,至於中時及聯合這兩個比較有口碑的媒體,最近的表現為何會讓人有種錯亂的感覺,我想只有一個理由,跟著主流走沒有損失,批馬運動正是此波主流運動,因為馬英九不屑把髒手伸進媒體,不怕政府利用個各種力量報復,就像阿扁玩的把戲一樣,棒子與蘿蔔並下,再來我對馬釋出善意,也不會有什麼額外的好處,但我說太多會讓人以為我是親馬的媒體,喪失了我公正客觀的名器。

大前研一說寧願將麻生與馬英九更換,他不是隨便說說的,我說過馬英九不是什麼千年一聖的領導者,但卻是台灣在這個十字路口的一個改變的希望,放眼台面上的人也就只有這個人有這能耐受得住這麼多無賴,還記得阿扁上台時,他意識到必須走新中間路線,啟用唐飛當行政院長,台灣必需化解藍綠對抗,必須走理性中道,必需修補兩岸關係才會有發展,所以他才會有四不一沒有,以他的聰明才智他當然有辦法判斷那是對台灣最好的,但他的民進黨人開始反彈,為何我執政了,我還要把糖分給敵人,他受傷了,他害怕了,最後他修正了,他又回到那一群黨人的懷抱?去取暖,修正的結果就是我們看到的結果,難道我們希望馬英九的下場與他一樣,難道黃創夏的文章?一再提到馬英九只是另一個阿扁,是潛意識?希望他真的像阿扁一樣嗎?

同胞們!問問我們自已,我們想要什麼?如今這個社會的發言權都被這些唯利是圖的媒體及政客把持了,你是否有認真的去想過,他們說到底是不是你所想要的,您是否有去思考過他們的一言一行是對的,而不是毫不理智的照單全收,我說過如果我們再沈默,我們會自食惡果。

銀正雄(ganghu999) 於 2010-01-15 12:14 回覆:

此篇回應,大力駁斥黃創夏,好文!


中華民族的端午節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中華民國
2010/01/15 12:04

中華民國的臺灣

中華民國的軍民犧牲掉3,600萬軍民,(整個亞洲犧牲掉5,000多萬人)与日本侵略者奮戰8年。1945年,日本戰敗投降,日本把殖民占領51年的臺灣還給中國(中華民國)

李等灰、阿扁、台奸辜XX、政客謝長廷、呂大嘴之流的台獨份子是怎麽想的?

銀正雄(ganghu999) 於 2010-01-15 12:07 回覆:
他們怎麼想的?荼毒百姓以自肥!

shouri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名嘴的問題在雙重標準
2010/01/15 12:03
看今天黃創夏痛批金溥聰的文章就知道了. 根本是把完全不同的狀況拉在一起講.
因此, 這樣看來, "永遠站在執政者的對立面"不過是假清高.
銀正雄(ganghu999) 於 2010-01-15 12:06 回覆:

他患了心癌,無藥可救。


cjs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
2010/01/15 11:47

http://udn.com/NEWS/NATIONAL/NATS9/5367236.shtml
[金解釋,部分藍委有選區壓力,就跟蘇煥智面臨選舉壓力一般,
國民黨才會推出周一的修正版本,
昨天又透過黨內共識,推出第二版.]

???金溥聰廣泛聽取與會人員的意見,決定不堅持己見,
   仍採行政院的(修正第二)版本送院會立法.

---銀老,您應該加上(修正第二),以免誤導是始終如一.

[金溥聰傍晚開記者會有備而來,點名蘇煥智一月七日提議
讓區政諮詢委員比照村里長,得領取事務費;一月十三日,
許添財也跟進倡議.]

----這更奇怪,民進黨提他們的版本,幹嘛你國民黨要配合民進黨呢?
    金先生的意思是;
    國民黨把民進黨的意見加到國民黨的版本?,
    是被民進黨逼的,
    國民黨本就不贊成四萬五千元!
    ㄟ,是你國民黨立委比較多,還是民進黨?
    既然早知道這不好,怎麼還同流合污?
    現在又撇的一乾二淨?
    你金先生原來也只是政客一個!

銀正雄(ganghu999) 於 2010-01-15 11:57 回覆:
你反正只會見縫插針,不過是跳樑鼠輩爾。

joycelinlin愷悅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一言驚醒
2010/01/15 11:32

銀老 這篇 一言驚醒,向銀老致敬!向這位曾是資深媒體人的博覽、靜察、淋漓筆意和深度觀點致敬!

銀正雄(ganghu999) 於 2010-01-15 11:56 回覆:
不敢當,謝謝您。

一半 一半
等級:6
留言加入好友
媒體不可怕,有心人借媒體的耳語傳播才可怕
2010/01/15 11:20

 現在的談話性節目,我不是不看,但當所謂名嘴胡說八道的時候我就

會轉台看別的節目或看紙本書去了,結果這樣算算,在這類節目停留的

時間是愈來愈短,我想跟我一樣的人應該不少吧?想當然耳,這些名嘴

收入一定也江河日下,為了生存媒體走的方向自然也會愈來愈三立化,

本來這樣也沒什麼關係,剛好安慰各自陣營的死忠一派.不過最近我發

現藍營一個很大的問題,2008最支持老馬也是老馬最不能丟掉的一

類支持者:『女性』這塊版圖,真的快速流失中,像我老婆從來就不愛

看談話類節目,但女人比較會受生活周遭的人事時地物的影響,這二年

來的變化,她漸漸從老馬選總統時的強力支持,轉到今天說出馬無能力

做就下台的轉變,她不像我們對政治那般了解,且也不願意去瞭解事實

真相,所以耳語的傳播人云亦云,才是最可怕的,這樣發展對馬才是最

很大的警訊.


只有相對,沒有絕對
銀正雄(ganghu999) 於 2010-01-15 11:27 回覆:

是,轉移風氣從來不易,否則就輪不到我們來做了,不是?


鄭嵐奇(MYKEY)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民意的「截彎取直」
2010/01/15 10:34
依常理慣例,會期臨了法案不過,需要法源大展拳腳的法人,會給相關法案管理權責機關或高層施壓。

施壓或疏通,是長期人因主政的錯誤法政觀念,亦是墮陷封建集權,破壞民主的制度的主要因由。

若法案真箇急迫,何不效法七大工商團體,聯名在媒體刊登半版廣告,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對閱聽民意傳遞「陳明訴狀」,類同「公示送達」。

小弟認為這些遊說獻金(法案期約金),與其用來遊說代議士作「公關」,還不如買半版廣告當「關公」,不必腮幫舔耳的陪笑眉,大可正氣凜然的豎橫眉。「有錢能使鬼推磨,有箝也能使鬼吐沫」,攤在民意媒體廣召公議,「代議士既沒有裝礁使舵的時間,媒體也不再多有見縫插針的空間」。

就某種意象上,這也算是一種轉型(正顯)的精實改革,不是嗎?

代議士拿撬,很簡單,把這「淪於製造曲彎拐角(大事化小事,理事變推事,公事進密室,暗示來請示)的層級DELETE掉」。「截彎取直」(速成法案之補述理由是非曲直,藉由半版廣告FOCUS出公意壓力)

這種,固然是給媒體添香油,送一些「習於斷章取義記者去進修補習」,也算好事一件。至少這種花錢是不用到酒館作公關,免得把習於「油睡」的「立委豬公們養的腦滿腸肥」,也是功德一件。

是謂「畢其功於一役,公意決於半版」;好事不需多磨,革除掉要命的「拖延迴圈」,不妨就多多幫政府作作民意的「截彎取直」工程唄。
銀正雄(ganghu999) 於 2010-01-15 10:41 回覆:
有理,但如今媒體師心自用,從來沒把國家未來放在心上,如之奈何?真是一代不如一代。
銀正雄(ganghu999) 於 2010-01-15 10:41 回覆:
有理,但如今媒體師心自用,從來沒把國家未來放在心上,如之奈何?真是一代不如一代。


等級:
留言加入好友
语言诞生于诗,不幸死于新闻。
2010/01/15 10:24

讲得太好了!

新闻失去公信力,是一种悲哀。

銀正雄(ganghu999) 於 2010-01-15 10:26 回覆:
是的。
頁/共 6 頁  回應文章第一頁 回應文章上一頁 回應文章下一頁 回應文章最後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