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22/08/18 11:24:58瀏覽1761|回應0|推薦23 | |
129、西方哲學,不是講「唯心」,就是講「唯物」。可基督教唯心嗎?他們主張靈〈spirit〉、魂〈soul〉、體〈body〉的三位一體,既不唯心也不唯物。又有人說了,佛教是唯心論,其實不是。如果講佛陀一生非要「有所說法」不可,那就只有「緣起性空,性空緣起」這八個字了。 130、我們簡稱「心經」的《般若波羅蜜多心經》,全文二百六十字,已經是全部佛經的濃縮版。再濃縮,就是「緣起性空,性空緣起」。到此還可再繼續省字嗎?當然可以,空性,空,都是佛陀宣說的人生實相,乃至不講一字也是。 131、前面拉拉雜雜解釋過心經的標題,以及第一段的「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接下來要談第二段,「舍利子,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識,亦復如是」。看吧,觀世音菩薩講的,正是「緣起性空,性空緣起」。 132、若用小說的筆法來看,心經有兩個角色,觀世音菩薩和舍利子。前者,大家都熟得不能再熟。後者這名,出自玄奘大師的譯筆,原名本來叫「舍利弗」的,到他手中就成了「舍利子」。什麼原因呢? 133、很有可能出於玄奘的崇敬,要知在世尊諸大弟子中,舍利弗以「智慧第一」聞名於世。畢竟心經專講般若法門 ,若無心性敏銳的弟子來相應,必定雞同鴨講。舍利弗的出場,就是這麼來的。玄奘乃特譯為「舍利子」,「子」是先生的敬語,以示尊敬。 134、當知分享心經展現的般若智慧,坊間看到的全屬經教之論,我這裏沒有比較高明。但如果從禪宗參禪的角度來看,心經每一段、每一小節都可看成獨立的公案。 135、比如「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這句話,恰可參照中唐年間,藥山惟儼禪師的小故事。 136、有一日,有個僧人因為看見過藥山在禪堂打坐的模樣,就問禪師:「兀兀地思量什麼?」兀兀,形容一個人想事情想到出神發呆、愣頭愣腦的樣子。換成白話文,這僧人不解,您老人家打坐就打坐,怎發起呆來?禪師回答了,「思量個不思量底」。 137、現在讓我們用心經文字來參看,什麼是藥山講的「思量」?照見五蘊皆空的「照見」,就是「思量」,就是觀自在菩薩的「觀」。 138、老和尚教這僧人如何打坐,自道眼睛要閉上,不能看外界。一有念頭來去,就看著它們來去。既無所求,也不追著它們跑。這一看,就叫「內觀」、「照見」,亦即藥山惟儼禪師講的,「思量個不思量底」的第一個「思量」。 139、那什麼是「不思量」呢?在此意思又不同,分而言之,思者,妄想;量者,計較、執著。不思量者,不妄想不執著也。 140、整體來看,所謂「思量個不思量底」,打坐時心念忽起,雜念紛飛,看著它們就好,切忌如影隨形想東想西。久而久之,內心慢慢靜下來,念頭逐漸不起了。到這時怎麼辦?就觀那心念未起之處,「不思量」恰恰是五蘊皆空,沒有我們思量的餘地。 141、這就是禪宗的參禪之法,再強調一次,藥山惟儼禪師答僧所問的「思量個不思量底」,正是心經的「照見五蘊皆空」。當知佛法在生活中,處處都見禪機,且問蚊子叮鐵牛會如何?不要起一念,用眼看就好,照見五蘊皆空嘛。 142、接著講心經第二段,什麼是「色不異空」?從緣起性空的觀點,色是身體,也是呼吸。人一斷氣,四大分解。這因緣一離一散,身體離不開無常顯現的空性。請問對自己的身體,不斷生出任何妄念和執著,管用嗎?終究白忙一場。 143、進而言之,空是什麼?既是無常,又可解釋為心。心嘛,誰都沒法子看得見,所以才有「現前一念,謂之心」的說法。請問,若無此心,身體從何而來,離開得了心嗎?故色不異空。 144、反過來講,什麼是「空不異色」?沒有鼻子、毛細孔,我們能呼吸嗎?再來,念頭必須仰賴身體方有機會行動,故空不異色。此所以莊子在《知北游》講「生也死之徒,死也生之始」,何苦想不開? 145、從前菩提達摩剛到江南,有一天在街上碰到一位路人問話,「您老,一看就是西域來的,敢問今年貴庚?」答曰:「不記得了,大概八百多歲吧。」過去已逝不須憂,來者未來不必慮。面對環境起落生滅,檢討是可以的,但不可過度,不要讓腦子承受太多壓力,請活在現前一念的當下就好。
|
|
( 時事評論|公共議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