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讀心經,碎碎念
2022/07/20 13:05:49瀏覽1413|回應0|推薦14

1、人的一生中,離不開身心,離不開苦樂.苦樂怎麼來的?受罪即苦,有煩惱就是苦;反之,得福即樂,生活順利就快樂。 

2、我們這一劫,原始佛教稱之為「賢劫」。賢劫有七佛,釋迦牟尼佛是第七佛。每一佛都留給眾生一首偈,偈文全離不開「身、心、罪、福」這四字。 

3、離苦即得樂,不是另外再去找一個樂。好比念佛法門,念佛是在離苦,離了苦的當下,已經置身在彌陀淨土。比照《金剛經》的說法,是波羅蜜,即非波羅蜜,是名波羅蜜。 

4、在佛陀的比喻中,此岸是苦,彼岸是樂。波羅蜜,古印度巴利文的說法,即是「到彼岸」。這話透露,人迷了,才有此岸、彼岸之分。一旦豁然而悟,請問岸在何處? 

5、心經講「照見五蘊皆空」,「照見」是讓我們去看去體驗,但不要有思慮,不要想。「五蘊皆空」的空,不是沒有,是暫時存在的假相,並不真實。既然不真實,就無須妄想和執著。 

6、五蘊,把我們的身心分成五部分,色、受、想、行、識這五個。色是身體,受、想、行、識等四樣是心、心的作用。我們有了身體,就有感受、念頭、行為和記憶、潛意識等。這五個,誰也離不開誰,故稱之為五蘊。 

7、什麼是我,五蘊是我,五蘊中的色是我、受是我、想是我、行是我、識是我嗎?哪一個是我?請記住,只要看,不要想。看五蘊中的身體、感覺、意念、行動、意識形態時,當下反問一句,或者大喝一聲,哪一個是我?五蘊中沒有任何一個是我,五蘊不是我。既然不是我,誰享樂誰受苦? 

8、很多人相信自己有靈魂,以為靈魂也是我。這一觀念,最早始自柏拉圖,影響到後來的基督教、天主教,以及穆斯林的回教。到了上世紀的新時代教派〈New Age〉,更主張「身、心、靈」一說。但靈魂是什麼,在哪裏? 

9、如果人真的有靈魂,會是在身心之外,或者在身和心的中間?這是不可能的。靈魂會藏在你身體中,藏在你眼、耳、鼻、舌、五臟六腑、血管、神經細胞等之內?或者,靈魂會在你的受、想、行、識之間來去遊走?如果真有靈魂,佛陀就不會主張人有五蘊,而是六蘊了。靈魂是我嗎? 

10、清朝順治皇帝寫過一首長達四十四句的七言古詩〈讚僧詩〉,其中四句讀來頗有意思。詩曰:「來時糊塗去時迷,空在人間走這回;未曾生我誰是我?生我之時我是誰?」問得好,既然五蘊非我,靈魂不是我,那普天之下又有什麼是我? 

11、西方思潮,對於個體、群體或宇宙向來有現象論、認識論、本體論的研究,可謂千奇百怪、千變萬化,既無法整合,更不能一錘定音。你說,本體是我嗎?答案,在目前絕對無解。人的本體當然不是我,否則腳就是我、肉就是我了。 

12、從佛教的角度來看,在《大般涅槃經》中,佛固然說「眾生皆有佛性」,但可因此一口咬定「佛性是我」嗎?顯然不行,佛性只是一個佛教特有的抽象名詞,怎麼會是我? 

13、佛陀在世宣揚佛法,為了方便度化眾生,講了不少後來變成專有名詞的佛教術語,統稱之為「名相」。以是之故,打算走這一條路的人最好先問自己,你是要學名相,或學佛法?前者屬於學理知識,後者乃生活體悟。前者,為學日益,越學越多;後者,為道日損,損之又損,以至於無所求、無所得。 

14、什麼是「無所求、無所得」?心經後面講的「無智亦無得」,即是「無所求、無所得」。能夠修行到這一地步,正是觀世音菩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的境界。打個比方,南嶽懷讓禪師向眾僧開示:「萬法從心生,若達心地,所作無礙。」有一僧問:「萬法歸心,如鏡鑄像後,光歸何處?」禪師的回答,在《正法眼藏》這本禪書中。於此,光在何處?鏡不求也不得,光不生也不滅。雖如此,也是廢話,該打。

( 時事評論公共議題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ganghu999&aid=1758734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