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遠離自我感,誰在受苦?
2017/08/13 08:49:10瀏覽2251|回應3|推薦22

做個明白人〈19

用禪修角度讀般若心經〈6 

「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

 

上文講到「捨識用根」,可以讓我們生起初步的「平常心」。

談到「平常心」這三個字,最近二十年台灣人人朗朗上口,簡直講爛了。但確實做到的,很少很少,只怕不如自殺的人多。這是很可怕的社會現象,但綠營執政者只專注於挑起仇恨、到處放火,人心就苦不堪言了。

如果讀者有空,現在不妨到博客來網站逛一下,就會發現出版社最近推出不少佛教方面的書籍。這在馬英九執政那八年,從來沒發生過。由此可知,台灣各地民眾正在尋求佛法上的依托和慰藉。

雖然如此,可別誤會佛教趨向於消極,只求避世,只在讓人逃避現實。這種說法千錯萬錯,畢竟要度的眾生很少住在深山叢林內。所謂「僧尼出家」,離開的只是個人小家庭,等到修學出師了,仍舊必須回到人群和社會的大家庭中,荷擔如來家業。此所以六祖慧能大師告誡弟子,「佛法在世間,不離世間覺;離世求菩提,猶如覓兔角」。就像離開這個身體,佛法從何而來?

作為宗教,佛法是平實的,釋迦牟尼佛的教學也不尚空談,不搞什麼玄虛,關鍵在我們願不願意「轉念」──把妄念轉為正念。轉得過來,清淨心就現前了,煩惱即菩提。

話講回來,光是「口說」可不行。真要學佛,就得下定決心效法《心經》的觀世音菩薩,老師教他用耳根聽聲音,他就盤腿而座,老實奉行「初於聞中,入流亡所」,從「捨識用根」一步步往內心「聞」進去,問自己:「聽見聲音的是誰?」這就是本經講的「深般若波羅蜜多」,功夫倘實在,所得智慧自是油然而生,最終必會通達人生實相之真理。

所以學佛,沒有什麼神秘可言,只要覺得自己很笨拙就可以學。最怕的是自作聰明,佛陀在經上講一句,我們在底下頂三句,腦筋不斷轉彎。那完了,「自在解脫」的大門對你關上了,所知障太重就會生貢高我慢之心,藥石罔效。

講個故事,趙州從稔是唐末臨濟宗高僧,早年拜在南泉普願座下學禪。一日趙州問「如何是道」,南泉答得乾脆:「平常心是道。」趙州當下疑了,這麼簡單啊,還有沒有別的方法?南泉猛一搖頭,慨然說:「你這一自作聰明,動起悟道的念頭,佛性就離你很遠很遠了。」

日後,趙州禪師把這段讓自己開悟的對話,寫成一首七絕:「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涼風冬有雪;若無閒事挂心頭,便是人間好時節。」上半節寫捨識用根後,面對大自然本來面貌,絕無浮詞。到得第三句,猶若清風掃浮雲,心地清淨了,還有什麼事情可煩惱?這就是自在,這就是解脫。

說起來,趙州這首詩偈,和台灣廣欽上人的遺偈「無來也無去,沒有事」,可謂千古輝映。究其實,儘管一個走禪風,一個修淨土,但都屬於同樣的「深般若波羅蜜多」法門,都可以豁然「照見五蘊皆空」。

談到此處,為什麼特別強調成「照見」,而不講「看見、發覺、發現」?當然,倘依據後面這幾個名詞加以解說也行,只是會少了一些原文的意含。在《心經》的古梵文中,「Pashyati vyavalokayati 」這兩字唸起來舌頭會打結,但它的意義確實是「像日光照耀下的呈現」。玄奘大師不愧為古代翻譯界的大宗師,譯得既準確又精妙,如實寫出觀世音菩薩經過長時間不斷修持「深般若」這一法門,剎那間本自具足的如來智慧閃閃發光,眼睛宛若日光照射一般,洞見自己和眾生都一樣,都是「五蘊皆空」。

關於觀世音菩薩這種「照見一切」的證悟,西方知識界歸類為「佛教的神秘體驗」,好像很獨特很神奇。其實這種神秘體驗,基督教的信眾或者天主教的修士、神父在深入《聖經》或透過禱告至渾然忘我,也會產生類似的經驗,並無出奇之處。

當然,也有可能出於人在心念專一時所產生的幻覺,因此是否開悟,最好經過有這方面經驗的善知識以之驗證。此外還有個辦法也可補證,此即在自己出定後,對於自己所照見的對象,以及周遭環境都能如實了知,深刻到久久不會遺忘。

所以佛陀在《金剛經》上講「一切賢聖,皆以無為法,而有所差別」,換言之,你的心量有多大,證悟的境界就有多寬廣。反之心量小者,當然只能是小小的覺悟。這一點,在下文解說「色不異空」等四空門時內容會很詳細。

接下來,我們要正式進入《心經》的主要精髓,實際也是佛法的核心思維了。什麼叫「五蘊」,佛陀為何透過觀世音菩薩修持般若慧的作用,強調「五蘊皆空」?什麼是空?

或者,我們更該問的是,如果自己無憂無慮,眾生一輩子毫無災病之苦,何來觀自在菩薩「度一切苦厄」之論?

關於這一點,和釋迦牟尼佛同一時代的老子,也有類似的觀察,在《道德經》第13章云:「吾所以有大患者,為吾有身。及吾無身,吾有何患?」翻成白話文,老子認為我們之所以給自己找來天大麻煩,是來自於欲望所需。若把這一欲望打消了,當然不至於產生苦惱。可如何消解呢,老子沒再細談。

至於佛陀這直接了當的告訴我們,組成人類身體和精神、生理和心理的這五蘊,沒有一樣處於真實不變的狀態。此即「無常」。而所謂的「空」,具體言之為「空無自性」。空性,不是無,不是零,而是空性中沒有自我感存在的狀態。

倘不信此言,你在自個兒的身體和內心找找看,你把「自我感」放在何處了,找得到嗎?進而言之,若無自我感的存在,你又為何會煩惱會受苦?下篇細論。

( 時事評論公共議題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ganghu999&aid=108365677

 回應文章

輕鬆奇蹟
等級:1
留言加入好友
2017/08/15 16:02

手機使用一小時 生活經濟全加持! 加LINE完整諮詢 領取100元禮金!完全免費 

版主不好意思打擾 借我PO一下 如果不行請刪除 祝版主大大事事順心 萬事如意!


安心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2017/08/13 09:18
歷史總是重演玩火自焚、惡性循環的事例,綠政客在臺灣遍地點火,搞顏色、族群、貧富、行業、文化對立,臺灣未來恐變成烤地瓜!
銀正雄(ganghu999) 於 2017-08-13 11:21 回覆:
不推翻她就自救。

安心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2017/08/13 09:11
譯經者都是學識淵博智慧賢達,照見還有深層意涵,以印合梵文原義,照還有貫穿透視的意義,有如如光穿透黑暗(煩惱),得見實相,所以呈現攤在陽光下的字義。而見在佛經上通常有如實了知,無有錯繆,現量證得的義涵,所以經文上在講到關於心的見時,會與見到事物的意義不同。
銀正雄(ganghu999) 於 2017-08-13 11:20 回覆:
正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