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材與不材之間...
2014/03/30 15:21:48瀏覽4196|回應1|推薦10

    《莊子.山木篇》中有個故事:山中巨木因成材而遭砍伐,不成材反而得享天年。朋友家裡宰鵝,能鳴叫的可以看家,保住了性命,不能鳴叫的沒有利用價值,故而被烹殺。門徒很疑惑,便問莊子:「昨天巨木因為成材而被砍伐,但是鵝卻因為沒有才能而死。請問老師該要如何自處呢?」莊子回答:「我將採取材與不材之間的路線,似之而非,因而不會受到牽累。」

    其實,我覺得問題不在於「材」與「不材」,關鍵是在與「受控者」以及「權力者」之間保持安全距離,並且能夠拿捏展現才能與深藏不露的適當時機。

朋友家養的鵝,越是具有利用價值,越能保命。而遠在森林中的巨木,伐木人當然希望砍為己用。這就像是身在權力圈內,勢必要展現自我價值,才能得到讚賞。相反的,若身在權力圈外卻才高八斗,權力者勢比想將之網羅。而倘若得不到,又忌憚對方才能,那麼越是棟樑之材,越要伐之而後快。嵇康就是個慘痛的例子,他名動公卿,才氣縱橫,卻不恥為官,到頭來終究被鍾會所忌,構陷入獄,在演奏完《廣陵散》後遭處死。


    因此,「材與不材之間」其實是種個人與權力者間,動態調整距離、選擇最佳展現才能時機的平衡策略。進入權力體系內,則充分發揮,展現價值。退出權力範圍外,那就最好藏諸名山,或大隱於市。若反其道而行,都可能陷於死地。

「似之而非」並非模稜兩可,而是視狀況從權行事。只有與權力者保持安全距離,並且靈活善用自己的價值,才能盡量於權力漩渦中全身而退,不為當權者所羈絆,自由自在。



以下為原文:

莊子行於山中,見大木,枝葉盛茂。伐木者止其旁而不取也。問其故,曰:「無所可用。」莊子曰:「此木以不材得終其天年。」

出於山,舍於故人之家。故人喜,命豎子殺雁而烹之。豎子請曰:「其一能鳴,其一不能鳴,請奚殺?」主人曰:「殺不能鳴者。」

明日,弟子問於莊子曰:「昨日山中之木,以不材得終其天年﹔今主人之雁,以不材死。先生將何處?」

莊子笑曰:「周將處乎材與不材之間。材與不材之間,似之而非也,故未免乎累。
 
( 創作文學賞析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g5551001&aid=12115740

 回應文章

時和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2014/03/31 11:15

成材 則當 上等家俱

不成材 則自生自滅 等著當材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