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4/03/24 02:58:35瀏覽5552|回應9|推薦9 | |
先不論服貿,也先不談政府與學生誰對誰錯。讓我們純論「溝通」。民眾對佔領抗爭看法兩極。但請想想,最早當學生攻佔立院時,政府其實無需太強硬。政府與學運對立,學生在情緒上自然就找到了對抗的明顯目標,而此時政府等於不自覺地製造了某些人眼中的「烈士」與「英雄」,也給予更多媒體可以炒作的激情素材。到最後,抗爭訴求模糊了,情緒也失控了,很容易淪於意氣之爭。技術上,政府無須給予任何一位學生成為英雄的機會。因為我們都是為了台灣未來而關注,不需要因為衝突,而為某些人的知名度加持。更無需強化衝突,讓有心人士搭便車,這些人抗爭平和時爭取曝光率,抗爭失控就閃得不見人影。因此,倘若政府一開始採用柔性處理,或許這場學運會早幾天失去抗爭目標,也不容易引發民眾普遍同情學生的漣漪。 最早學生佔領立法院時,馬政府無需站在學生的對立面,更無需擺出毫無溝通空間的態勢。策略上,政府可以立刻提供飲水、便當、廁所、衛浴。學生表達疑慮、宣洩情緒,政府傾聽就好。伸手不打笑臉人,當政府對學生的態度柔軟時,學生很難一直強硬。如果政府理性柔軟而堅定,並且適度透過文宣導正觀念,學生過度強硬,反而會引起民眾反感。如果雙方都很理性,那更好,這是溝通的契機。倘若硬碰硬,拒絕傾聽,那就是今天的局面。
即使與學生誠懇溝通,政府還是可以胸有定見,持續推動應該進行的政策。但至少要表現出願意協商的態度,展現誠意。如果始終強硬,學生騎虎難下,很容易失控。這就像頑固的父母與孩子,最後往往導致情緒化溝通。一旦衝突失控,政府只會製造出「人民英雄」與「烈士」,學生悲憤,不會心服。如今很多民眾的反感,已經不是服貿本身,而是有人批評政府,有人謾罵學生。這種分裂,臺灣經受不起。
在過去這幾天,立院何不提供舒服一些的環境,放點輕音樂,緩和學生情緒?甚至在晚上,還可以放放順子的《回家》。「四面楚歌」這個典故,馬政府應該參考一下。在夜晚人心最脆弱的時候,潛意識灌輸「回家,馬上回家」的置入性符號,或許能夠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想想,如果立院內瀰漫著雞腿便當的香氣,並且飄著巴哈的無伴奏大提琴,立院工作人員盡心款待抗議學生 (此時一定要穿上大大繡有「立法院」的帽子與衣服),你猜學生這股氣發不發得出來?如此,你猜媒體會怎麼報導?政府軟弱?還是寬大為懷?馬政府不能只懂法律,不知人心。善用人心,才能不戰而屈人之兵。
學生抗議可以是件好事。如果政府善加利用學生的憤怒,向中國施壓,反而是「民氣可用」。這就好像中美斷交時,民眾「夾道歡迎」蛋洗美國大使座車。目標是外國啊!如果是今日,可能民眾埋怨的是政府,而不是美國大使吧?學生其實未必要只罵馬政府,要知道槍口一致對外,抗爭更有意義。
王丹、吾爾開希,應該是教清大學生如何身在台灣,施壓中國,向世界發聲才對。畢竟,我們所恐懼的是中國,何必自亂陣腳?這就像在討價還價時,兩人套好招,一人扮白臉,一人扮黑臉,才能取得有利的價錢。一家人自己打起來,反而被外人利用,這不值得。服貿並非完美,因此透過抗爭來令政府警覺,是好事。但是搞到情緒失控、禍起蕭牆,政府、學生,都應該要重新理解「溝通」的意義。
|
|
( 時事評論|公共議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