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3/12/21 19:55:24瀏覽1229|回應0|推薦3 | |
又是一個淒風冷雨的午後,我在「數位文化與創意文學」課中,帶領大家實際體驗「超文本詩集體創作」。這個活動我曾在2012年初進行過(詳見「雨霧隨想」),效果不錯,而這個活動也收錄在我的書《電子網路科技與文學創意-台灣數位文學史(1992─2012)》附錄。因此這次執行「教育部資訊及科技教育司102學年度第1學期現代公民核心能力課程計畫」時,我再度實施了同樣的活動,而這次也做了些改良,例如直接使用黑板來陳列大家的詩句,空間更為寬闊,也更能實際顯示出「超文本」的網路結構。雖然在課堂中沒有真正使用到電腦,但是透過這樣的講解,同學們仍然可以理解如何將類似觀念應用於數位文學創作。 首先,我先發給每位同學一張便利貼,寫一句詩。詩句長短不限,但主題須緊扣著「雨」。接著,我從寫好的詩句中隨機抽選26張(約為班級人數的50%),以分散網路的型態疏落有致地貼在黑板上,然後利用粉筆隨意加上「超連結」路徑。
這是個由文字構成的網路,每一張便利貼都是一個獨立的「詞片」,由不同作者完成,但是由於主題都是「雨」,因此彼此間有種無形的聯繫。於是我開始為同學示範閱讀這首「集體創作詩」的方式。由於這首詩是以分散網路的形式排列,所以沒有特定開頭,也沒有結尾,閱讀循著「超連結」路徑導引,但是其中也有「即興」(improvisation)的成分,因此我不一定要將整張的文字念完,可以任意擷取其中的一段,然後隨著超連結奔向下一個詞片。
實驗的過程中,我的助理發現台下同學不斷竊竊私語「天啊!這樣也行?」、「太扯了,任意連結也會構成詩」、「老師沒有作弊吧?會不會他在念別首詩」?
事實上,這的確是一個「隨機」、「集體」的作品,透過同一個創作動機(motif)發揮,將大家的思緒如同繁星般,隨機連線構成了微妙的「星座」,甚至形成了「意識流」(stream-of-consciousness)。
這個過程,非常近似於電腦概念中的「平行分散處理」(parallel distributed processing),將複雜的工作支解成許多小區塊,由多台電腦同時運算,最後才將結果匯整成一個完整的合併資料。事實上,許多複雜的科學研究工作,包括全球氣候變化、蛋白質結構、DNA基因解碼等等,都是透過平行分散技術執行,知名科幻小說家 Michael Crichton 更將這個概念寫進了他的小說《奈米獵殺》(Prey)中,結合奈米科技與平行分散處理觀念,形成了非常引人入勝的故事。Crichton在小說中指出,低智商生物經常夠過PDP完成難以想像的偉大工程,例如白蟻的窩,如果按比例換算規模,將比人類任何一個工程都還偉大。 同樣的,文學創作是不是也能夠過PDP?在傳統認知中,作者始終是個「排他」的純化概念,即使像電影這般需要群策群力的集體藝術形式,最後也只好簡化為某導演的作品。事實上在知名導演的背後,需要龐大而複雜的團隊合作,才能完成一部好電影。因此,或許一首好詩、一本小好小說,可以由單一作者完成;但是在未來多媒體盛行的時代,「集體創作」勢必越來越不可避免。文字的內容可以平行分散處理,而其他例如影像、音樂等等,更是需要群策群力,才能完成。因此優秀的藝術作品可能不再只是單一作家的產物,而是集體智慧的結晶。
|
|
( 創作|詩詞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