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09/06/25 12:46:52瀏覽1556|回應0|推薦25 | |
自拜讀過牽手山林的文章後,才驚覺寫登山日誌,除詳細記錄一些路線、地圖與時間的流水模式外,實應追求更高的文學意境才好。牽手山林之文,對山景的描述,用詞特別細緻,這點有徐霞客遊記的味道,二人對於路線的記載,也一樣較為隨性與粗略,沒有流水帳式的條列細目。此外,徐霞客偏重對山、水、木、石的實物刻畫,牽手山林則多偏向用心情來描寫山景,這點,二者倒有不同。且徐霞客以遊山玩水、訪名勝古剎為主,與現在一般的登山活動,純以高度來算計,亦有不同處,據以寫出之文章,文風有出入,實屬必然。
最近天氣不穩定,地上濕氣太重,無風悶熱,走在密林山徑中,會讓人覺得不舒服,所以不敢太入深山,假日以小爬溪洲石門二山為主。暇餘,突起翻看徐霞客遊記之興,乃略有所感。其中雖有幾篇,學生時代曾讀過,不過,今日再看,卻依然陌生,為何?或許以前對爬山無特殊情感,對所描繪之山景,總覺離生活遠些,沒有親近感,一切純為應付考試而念,記憶自然淡薄。今日細讀,才知愛山之人,自古有之。當面對一座美麗山頭,「迷荊叢棘,不得路」時,卻攀茅拉棘,硬闖攻頂,其瘋狂的樣子,唯愛登山者,才能體會。所以,現在讀徐霞客遊記,腦中會勾勒出文中之山光水色或峭拔險境,一體前人的狂熱心境。尤其今日網路發達,黃山五嶽之地圖照片信手可得,很容易貼近實境。 古時,能夠整日遊山玩水、有僕奴可支使者,豈是尋常人家?僕役隨主人爬山冒險,時有失足之虞,不論喜歡與否,當無法自由表達意願,這也是舊時空下的一個病徵。今日爬山,要邀集三五好友,或加入社團活動,才能向深山大澤挺進。古人在無友同行時,仍有奴僕二人陪伺在後,此種山遊之樂,豈能算"獨行"?不過,古無相機、GPS或詳細地圖,更無電腦可打字,如何單靠毛筆、精準寫下60萬字以上的旅遊記錄,確實讓人好奇與佩服。聽說徐霞客的體能不錯,當有攀岩的水準,但一日行腳路程,多在30~50里間(約15~25公里),蠻符合現代登山的路程標準。觀今日許多的武俠小說,其對路程里數與所耗時日的計算,常唬弄帶過,不著邊際,倒建議參考一下徐霞客遊記所載,必可增添真實感。徐霞客遊記,實是一部"文字型"的古山水地圖! 至於牽手山林,多喜以詩文來寫心景,文風別樹一格,與一些流水帳式的登山記錄,大異其趣。當然,能寫此水準的文章,文學底子必然厚實。當下流水式的登山文章,多以載錄地圖與行腳的時間地點為主,對不熟路徑者而言,自有引導找路的作用,但對識途老馬,已失再讀之益矣。此時,唯有類似牽手山林之作品,才有細細品味與久傳的價值。同一山景,才可隨四季與人物之變化,描述出不同的心境來。例如,大家耳熟能詳的北插行,同樣面對著山毛櫸,一般的登山記錄,最多寫下幾點幾分,到達了山毛櫸林區,豈會說出「閒來無事問白雲,山頭春色剩幾分?白雲緩解輕紗帳,山櫸綠透嶺頭春。」之句?一樣的夫婦山,常人多記錄二山之間的距離與落差米數,怎能寫出「青山峻嶺何其多,唯此雙峰配公婆,名山成雙復成對,千古相依影婆娑。」之詩? 三人行,必有我師,簡單的登山行,古今皆有良師益友可循。而文無詩,猶食無竹肉,俗且淡也。活這麼大,從不知平仄如何區別,更別說寫詩了。近來拜讀良師之文,很是感慨,粗俗庸碌、馬齒徒長,正是自己寫照,怎能無警惕?所以,才試著學詩...雖意境相差甚遠,總算跨出第一步了。 石門山勝景_(09.06.21) 石門勝景本天成,萬嶂重疊水自清。 玉帶懸腰溪谷路,青羅束頂野山行。 觀音座下隨緣喜,武聖席前道義情。 叱吒紅毛亭上客,風吹草徑未留名。 李棟山古堡_(09.06.26) 巍峨縹緲路迢長,鐵鎖咽喉恃石牆。 瘴癘蠻荒難戍守,兵疲馬困苦旌揚。 林深樹翠遮天險,葛繞藤青阻地霜。 試問銅關今可在?殘垣斷壁草花芒。 |
|
( 心情隨筆|雜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