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09/02/19 14:09:06瀏覽2638|回應0|推薦15 | |
這條大石牛,是石牛山的正字標記,別無分號
石牛山,位於石門水庫與外鳥嘴山之間,標高671米,有顆編號6247的三等三角點基石。與石門山、溪洲山,共同環繞著水庫,成三足鼎立之勢,也算小有名氣。因山上多巨岩,造成山路既牛又難行,加上三角基點的石台上,有塊狀似大肥牛的巨石,造型突出,遂得「石牛」之名。山頂平台由天然巨石構成,寬廣舒適、坐臥皆宜,且有360度視野與陡降的山線,氣勢非常磅礡,在郊山中少見。天氣好時,可飽覽水庫的湖光山色與鳥嘴山脈的翠綠綿延,保證讓人視野遠颺、煩惱皆拋,是山友煮茶論劍的好所在。 從大竹坑(崇壢)山遠眺,往石牛山的縱走稜線,清楚浮現 雖無鴛嘴山或皇帝殿之極險,但石牛山的攀登難度與險度,仍算很高,千萬不要只穿了雙涼鞋就想征服它。一般人爬走石牛山,多會從關西錦山里之石福宮上山,入口即在石牛民宿附近(羅馬公路34.5K左右)。之前爬外鳥嘴山時,曾路過幾次,看見"石牛"之名,印象十分深刻。後來瀏覽了網站,發現目前關於此山路程計算的資料,時間參差不齊,誤差很大,且由石福宮上山,路程短又大眾化,資訊已多,稍作考慮後,遂於2/14情人節當天,從金龍園旁(佛陀世界附近)上山,經福大山抵石牛,再走蓬萊線返回,完成一次單純的O型小縱走。所以一開始,就不打算旁繞到彩和山,目的即想精確的測量時間。最後,走完一圈,扣除中間誤岔的部分,在天候良好的情形下,以一般人的平均速度來估算,應在6小時內,可以完成。 石牛山稜線縱走並不輕鬆,難度與危險度也高 不過,這次個人的總花費時間,原始數字卻為7.5小時,此乃因中途走岔到彩和山、靠羅馬公路旁的登山口所致,結果來回多找了二趟,才會浪費掉1.5小時。說也奇怪,在自然石(往馬武督探索森林)、外鳥嘴的水田林道及這次的石牛山,都曾發生走錯路的情形,難道我與關西地區的山脈八字不合?其實,這些山路,走的人本來就不多,標示又不很清楚,外加個人經驗不足,三不齊聚,才是主因。還好,這次只是在寬廣的產業道路上晃來晃去,而非在路跡杳杳的荒林中披荊斬棘,已經好多了。 欲往石牛山,須穿越關鍵的163號電塔 此次,在穿越163號電塔的叉路口時(彩和山往石牛山方向),雖在電塔的這端貼滿了登山條,但在電塔的另一稜線入口端,卻無半條明顯的的登山條或標示牌,且電塔底下寸草不生、路跡不明顯,原本一路走來、通往彩和山登山口的稜路,又是如此的寬敞好走,沒經驗的人,真的很容易被誤導,繼續往山下走去。後來,人在山下,見偏離稜線愈來愈遠(腦中存有Google的地形圖),已知走錯了,但就是想不通,叉路口究竟藏在何處?直到山谷下方見指示牌,指著石牛山登山口在我身後2公里時,才又找回163電塔去。整體而言,以水庫滿水位242米來推算,若從蓬萊稜線上到671米的山頂,落差足有400米之多,陡峭的程度可想而知了。從金龍園上山,海拔較高,落差減小,但疲困程度也好不到那兒去。在登山口迎面而來的2米高土坡,算是一個小開端而已。金龍園為現代化之納骨塔,清幽莊嚴,一大早繞經其後方,倒無特別感覺,大可放心。 福大山這段稜線非常原始,芒萁很多,陡峭土陂與巨石不少,可以明顯感覺人氣不旺,多是登山團體留下的足跡。倒是,目前山路有人整理過,尚稱好走,只是體力要求比較高,不適合老小同行,卻是訓練登山入門的好場所。一直要過165號電塔叉後,往上的路跡,才變得寬敞氣旺些。 福大山雖只高470米,但展望不錯 福大山,高只470米,平台實由一巨石構成,無三角基石,展望不錯。與崇壢山(555米)隔大竹坑互相對望,二者也都被稱為「大竹坑山」,此倒令人有點迷惑了。以知名度與高度來說,一般人口中的大竹坑山,多指崇壢山而言,很少會與福大山聯想在一起。環繞大竹坑縱走一圈後,才知在谷底住了不少的農戶,雞犬相聞,非是想像中的人煙稀少地區。 在彩和叉口到163號電塔間,稜線寬平,是最好走的一段,推測此路可能歸屬彩和山一線,行者較多所致。163電塔上,雖掛滿了登山條,可惜沒人在此豎立明確指示牌,告知石牛山方向,徒增錯走的機會。因落差大,攀登此山非常耗體力,能不走岔路,總是好事。在彩和山谷底登山口,還有看見彩色的木頭指示牌(鎮公所設置?),但到了山上,即未見進一步標明石牛山的方向,有點虎頭蛇尾,略為可惜。對曾走過或有嚮導者而言,標示清楚否,或許不重要,但對初到貴寶地的人來說,可能是救命仙丹呢! 沿路這種「天外飛石」很多,不愧有石牛之稱 過163電塔後,岩稜段明顯變多,小有危險,須謹慎慢行。石牛山,不光是山頂的那顆大石牛突出而已,實際上沿途都可以發現,這種類似的「天外飛石」很多,腰繞而過的模式又非常相似,真會讓人錯亂了空間。其中一顆,綁了繩子供人攀爬,聽說是視野不錯的天然瞭望台。仔細瞧了一下,發現拉繩斷剩了三根的細線,那上頭固定用的小樹也不知粗勇否,想到只一人來爬山,小狗還要有人帶回家,就打消了嘗試的念頭。油井窩山之鑛務課基石 從163電塔到石牛山間,除岩稜外,有大竹坑古道、油井窩山、石保界基石與連續的急上坡等,景觀算是多變化的地段,是整個行程的精華所在。大竹坑古道,沿鞍部低谷上行,是水庫旁的大竹坑(光緒十三年始墾),通往錦山地區(李樹下)的越嶺古道。其旁為油井窩山,雖只495米高,因有日據時代留下的「鑛務課」基石,名氣卻不小。推想此地或曾探勘過油氣,礦務主管單位才會在此立下基石,屬山不在高,有石則名也。 近石牛山頂,石福宮的左線山路來會,往前不遠處,石福宮的右線也來會。一般從石福宮上山者,不管左去右回或右去左回,均會採一往一返的小環繞走法,約1.5小時即可攻頂,落差也在300米以上,不輕鬆。今日天氣不佳,霧氣漸濃,無法享受石牛抬頭遠眺之美,有點遺憾,不過,石牛本身之美,卻遮掩不住,值回票價矣。大石牛之下,蓄有一盆雨水,當是從平台之上順流蒐集而來的,配合石牛飲水狀,似另有話題。有人說平台之上可站百人,雖不中,亦不遠矣。 吊橋彈性特佳,光一個人走,就已晃得很誇張 稍事休息後,轉循蓬萊仙島線下山,一路多急降陡坡與巨石,短短一個多小時路程,猶乘坐雲霄飛車般,直落400米,可想而知,若反向上山,累人程度了。福大線、油井窩山至石保界間、蓬萊仙島線,各有一段急上陡坡,走起來保證刻骨銘心。抵稜線下方後,因怕下雨且體力透支,決定直接左切,轉往電廠保路線,打道回府,不去光顧蓬萊仙島了。路線全程,多陡坡土路,除危險處有拉繩設置外,完全沒人工開築的階梯,並不適合雨天攀登,要稍注意一下。在過木橋後,或許是釣客找釣點不斷踩踏的關係,山路分叉變多了,須留意登山條所在,才不易搞混。從吊橋附近看水庫,可明顯感受到水位降低了許多(春耕需水),不知今年會不會又缺水?這條路線,可遠眺湖光山色,也可近看水位高低 水泥路盡頭的登山口,附近雖有停車位,但畢竟不多,又有釣客爭位,建議還是停放在民宅前的大馬路旁較妥當。從民宅到金龍園這段馬路(竹28的支線),約1公里多,寬廣人稀,柏油鋪設完整,十分適宜車輛停放,如要推廣這條O型縱走線(佛陀世界_福大_彩和_石牛_仙島),此是利基之一。加上沿途的風景與挑戰性,綴以五月雪之美,只要標示與安全措施加強些,平心而論,是條值得開發的登山路線。 (附記:本山區屬低海拔地帶,又近水庫,因時近溫暖的春天,百花與萬物叢生,行走此間,記得打上綁腿或穿雨鞋,以策安全。) (更精彩與詳細的照片,歡迎參訪個人相簿集...) |
|
( 休閒生活|其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