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上鉤「鎮錨」說
2008/07/23 22:37:41瀏覽5512|回應0|推薦5
(運哥 寫于 08.07.23,北京 暈車 08.07.28 校稿)

一竿釣盡天下事
沈迷釣魚久了,大家心中一定曾疑問過:「為什麼手竿釣組一定要用雙鉤,而不是單鉤呢?不是常聽人說"單鉤釣鯉"的效果不錯,為何願意使用單鉤作釣的人,還是少數?」解釋這問題,要從實戰與理論二方面來說明,會比較清楚些。
另外,當使用雙鉤垂釣時,我們可以發現,魚多選擇吸食"下鉤"餌,很少直接吞食"上鉤",不知大家有深思過這現象嗎?上、下鉤餌所受浮標的牽制力,大小是否相同?如果不同,則"鉤距"扮演了何種角色?上餌是否兼具"鎮錨"與誘魚的功能了?

爲什麽雙鈎至今仍是主流?
釣魚無師傅,能上魚的人就是大哥,而大哥說的,一定是對的。所以,在這種"唯魚論"的垂釣世界裏,會被傳頌或被市場留下來的技術與工具方法,一定是經過自然淘汰後的上魚良方,這點,無庸置疑。講白點,所謂經驗的累積與傳承,背後一定有雙"優勝劣敗"的殘酷推手在作怪。換句話說,單鉤仍不若雙鉤得緣,其實正是釣魚人實戰後凝聚的心得共識。
例如,在你我周邊處處可見到的一些"老師傅"級人物,他們大部分資訊是封閉的,但卻知道要用雙鉤垂釣而不是單鉤,甚至進一步瞭解到鉤距大小的影響非常大,不可亂調,否則稍有失誤,魚就不買單了。所以,會用雙鉤垂釣,與懂理論否無關,現實的上魚率才是關鍵考量。
很多人一定有聽過「用單鉤作釣,訊號會比較單純」的說法,但自己親身體驗後,好像又不是那麼一回事?所以,每每釣壇有新人上線時,常會看見自己當年提問過的老問題,又被重複拿出來炒冷飯,為何?當然,我們不是苛責新人不能發問,而是想告訴大家,"理論"這玩意兒的功能在什麼地方而已,因為能讓人少走冤枉路,所省下來的時間,總是值得的。若明白此理,相信大家以後聽到"理論"二字,必會降低頭疼或昏眩的感覺了。
雙鉤之能成為垂釣鯽魚、福壽(羅非)、溪魚,甚至甩竿釣烏鰡、草魚等大型魚的主流釣組,除是種實釣經驗累積後的既存事實外,其背後當然有一定的理論依據存在,若肯深入去瞭解,或許可以讓大家玩起雙鉤來,更得心應手些。

傳統上誘下釣說
上誘下釣說,起源於宙釣日鯽的騙魚法,據說只要上鉤剝落的誘餌狀態調的好,下鉤隨便鉤個東西意思一下,日鯽一樣會拖著走。這種將欲真正作用的下鉤餌,混在由上鉤所造成的傘狀誘屑層裏,只要魚肯去吸食這些落屑,不管下鉤有無殘餌,自然會有中魚的機會,此一說法,從理論與實務上來看,均非唬爛也。
那同樣是誘魚,為何不乾脆一把粒子就給它打下去呢?這是因為一般粒子較鯽餌重很多,容易快速沈底的關係,對於已離底的日鯽而言,控制上的確不如可讓上鉤誘餌慢慢剝落的宙釣法來得精準有效。即使改用深水釣芭樂,也會因其是從水面一路霧化到水底,使得半水的日鯽無所適從起,徒亂了魚層而已。因此,在魚層多變的日鯽世界裏,欲半水尋誘飄忽不定的魚蹤,"上誘下釣"絕對是種有效的方法。台釣早期借鑒日系釣法,若大家會認為雙鉤"底釣"的主要作用是在"上誘下釣"的話,一點也不令人意外。
如換個角度來看,只要能將魚層定置在底層,不像日鯽那樣捉摸不定,是否就能擺脫"上誘下釣"的框架,采底層定點誘魚了?沒錯,我們平常"底釣"福壽與鯽魚時,可以爽打幹粒子或大丟深水芭樂,正是把上鉤誘魚的角色給淡化或取代了,此時上魚否,上餌的擴散程度,其實已經沒那麼重要了。據此,大家如仍堅信雙鉤釣之所以上魚佳,是因傳統"上誘下釣"說法起作用的話,說服力,似乎愈來愈弱了。而且,底釣時,上下餌團多分別"平躺"在同一平面上,沒有誰上誰下、誰高誰低的問題,根本不會出現「上鉤傘狀剝落餌籠罩下鉤」的場景,說採用雙鉤是為了"上誘下釣"的可信度,又更小矣。

最完美的正吃:下鈎正中"魚"中
既然有證據顯示"上誘下釣"不是底釣時采雙鉤的重要原因,那背後一定另有隱情了。大家不妨回想一下,每次垂釣時,是上鉤中魚多,還是下鉤中魚多?千萬不要說是"上鉤中魚多",因為這樣...底下的戲就唱不下去了。而且實釣上,也的確是「下鉤中魚的"人中"」才是正常的釣況。假如不幸老是"上鉤"中魚時,猜此時的釣組,是調得比較貼底(如空鉤水平),還是比較離底(例調6釣2)呢?一樣,請不要回答說是"離底",否則下一章節的故事也別說了。一般來說,鉤餌過於貼底的調釣法,上鉤中魚的機率會增加很多。若老上鉤中魚或脫鉤、挫魚的話,請調離底(靈)些,必然會有改善,因為老挫魚不改善,易被旁人鄙夷,面子上會掛不住。
不過話說回來,不管是上鉤中魚還是下鉤中魚,其實都不是此文探討的重點...重點是,想請大家用力思索一下:二顆餌來源相同,大小一樣,同樣水平觸躺底,為什麼魚多喜吃下鉤而非上鉤呢?難道是上鉤刻有"我是誘餌"四字,還是魚兒自己規定一定要吃下鉤?當然都不是了,實情是這樣的:「二顆餌所受的上牽力並不一樣,其中間有細微差別,魚嘴卻能明顯地分辨出來,它會選食較無殘存力威脅的那顆餌,尤其魚嘴刁滑時,更是明顯。」從魚的選擇中,亦證明了下鉤的殘存比上鉤小些。
雙鉤會有上下之分,主肇因於子線有長有短,造成了鉤距(二鉤之間距)拉開所致。子線短者曰"上鉤",距離浮標較近,子線長者曰"下鉤",距離浮標較遠些。也就是說,只要二鉤子線不是處於等長的"零鉤距",上下鉤所受浮標之上牽制力影響,自然會有些微差異。正常情況下,上鉤所受牽制影響較大,魚嘴吸食時會感受到明顯的殘存力,而下鉤所受牽制影響較小,相對魚嘴所感受的殘存力必然較小,魚自然多會選擇吸食"下鉤"餌,很少直接吞食"上鉤",這正是"下鉤中魚多"的原因所在。

上鈎之鎮錨新說
「因鉤距大小差別與調釣控制下,造成絕大部分的"上牽制力"止於上鉤,而未繼續往下牽動下鉤,使下鉤餌自然躺底,方便魚兒吸食的現象」,就稱為「鎮錨作用」。類似船舶藉錨鎮之穩定力量,才能泊於風浪中一樣,垂釣時,下鉤餌也因有上鉤餌團等之錨鎮作用,才得降低外力干擾,呈穩定自然狀態,方便魚嘴吸食。或可說:「上鉤為盾、下鉤為矛」,一守一攻,二者角色分工明顯不同...可能更容易理解些。其實,浮標大部分的上行力道,是被鉛墜及八字環所平衡掉的,上鉤充其量不過是"最後一根稻草"而已,但因其占著舉足輕重的位置,故從「上鉤鎮錨」入手研究,具代表性矣。
想進一步分析因鉤距大小而產生的魚訊差異,不妨從「二鉤分攤上牽制力比例」,及「魚訊反應時間延遲」二個角度去思考,脈絡會比較清晰。其實,這也等於是在思考「要如何控制"下鉤餌"的狀態」了。
鉤距愈大,下鉤因落點拉遠,子線彎曲增加,餌料愈拖底,等同減少了浮標對下鉤的牽制力,其狀態也愈趨自然,魚就餌當然愈放心,常大口深吞,所以動作大是必然的;其缺點是子線傳導的速度會慢半拍(軟線更慢),造成魚訊反應的時間延遲,抓的多是抬頭轉身後的訊號,且很多細小口訊會被過濾掉。
此時,上鉤分攤到上牽制力會更多,如果鎮壓的力道不夠(例如餌太小),甚至會變得離底些。這一來一往間,魚對下鉤的吸食意願增高,戒心降低、就餌乾脆,頓點相對更明顯;對上鉤的吸食意願,因上牽制力變大而意興闌珊,如靠近,多是輕啄推餌不會真吸入,魚訊多是連續輕點而無頓點,能騙到老魚的機會也更渺茫。解決此問題,可將上餌搓大顆些,來增加鎮壓的力道。但要注意,若鉤距過大又增強上鉤的"鎮錨"力道時,反會更使下鉤無法反應出細微的魚訊來,這算是副作用。因此,大鉤距一般要搭配小顆的鎮錨餌,犧牲上鉤的中魚機會,下鉤的訊號才會明顯準確些。
在風浪中垂釣,若將鉤距拉大後,會有提升抗風浪的效果,此即是利用了上鉤的鎮錨作用,來增加下鉤的穩定度所致。只是,除非魚大咬肯搶食上鉤餌,否則下鉤的「魚訊反應時間延遲」是免不了的,抓的多是"轉身遊走後"的魚訊了。即使如此,也比在風浪中完全看不出、找不到魚訊強矣。
鉤距愈小,雖有傳導不失真的優點,但因上下鉤之間所分配到的上牽制力差距隨鉤距而變小,等於是降低"上鉤"的鎮錨作用了。換句話說,此時下鉤也明顯擔任了部分鎮錨角色,使得下鉤的狀態,實際上並不比上鉤自然多少。對猾魚而言,戒心必然加重,自然產生了類似上鉤特有之「連續輕點而無頓點」的魚訊,除非是遇上大咬魚情或新魚,否則這"有力一頓"難求矣。補救之道,一樣是搓大上鉤餌,減少下鉤的牽制力,魚訊才會漂亮些。
當鉤距為零時,理論上二鉤間分擔到的上牽制力是相同的,無法明確劃分誰主攻誰助攻。此時,與單鉤垂釣一樣,缺少了最後一道"鎮錨"的防火牆,所以遇到滑魚,很難誘其放心一口吸食,有效魚訊必少。或許有時因碰上池底不平,還有機會因落差高低,造成所分擔到的牽制力不均勻(此時落在下位者子線拉直,反負責"鎮錨"的角色),勉強收到"小"鉤距的效果來,只是與其如此,還不如直接采正常鉤距的方式更佳。此時因無法預知下一次的拋竿"誰上鉤誰下鉤",若用搓大"上"鉤餌方式來補救,效果並不顯著,倒可改成大拖底釣法,把"鎮錨"角色全部上移到八字環以上,魚訊自然重現江湖。不過時至今日,一般人作釣時,已很少會採用"零"鉤距的方式,主要就是無形中,「鎮錨作用」已成調釣時不可或缺的控制因素了。

鎮錨之關鍵:二鈎分攤上牽制力的比例
至於鉤距尺寸多大曰大、多小曰小?此與目標魚體及拉力大小有關,原則上魚體、拉力大時,鉤距範圍自然大些。也視個人觀標習慣而不同,例如有人半目即揚竿,有人要等下拉2目才覺得是頓點出現了,原則上半目揚竿者的範圍可縮小些,喜歡等大頓口的範圍要擴大些。也就是說,這大小比例間呈無段式平滑變化,沒有明顯界限。
還有,子線的粗細、軟硬度,均會影響鉤距大小的有效範圍。原則上,粗硬之子線,鉤距可拉大些,細軟者則不宜過大,此是因為一樣的長度下,細軟線比粗硬者更易彎曲,傳導性比較不佳的關係,所以不宜過長或過大。
"子線過長"所造成的魚訊反應延遲,是屬於整個釣組、上下二鉤都"同時"會變遲緩的問題,與"鉤距過大"所形成之"只有下鉤"會遲緩的現象,並不相同,莫混為一談了。以前大家討論到「如何可讓子線狀態變得自然些」的問題時,多隻會聯想到"加長子線",或釣貼底一些,很少人提到"加大鉤距"也有這種作用存在(下鉤)。原因是,大家雖知鉤距大小影響魚訊非常大,但"鉤距"這塊區域,長久以來一直讓人捉摸不定與頭痛難解,多無法說出個所以然來,能避重就輕一語帶過,又何必惹一身腥?個人早期也只知「鉤距大魚訊明顯,鉤距小魚訊不明顯」等靠實釣驗證出來的結論,對其變化原理與影響動向,亦一知半解,直到透過"鎮錨"的觀念來解釋後,才一窺其貌。
當釣者能從鎮錨之「二鉤分攤上牽制力比例」的角度,去思索釣組、鉤距或餌料配置等問題時,其實已離"隨心調釣"不遠矣。正常調釣下(大貼底則未必如此),上鉤離浮標近,直接為上牽制力牽動,所以"防守"的宿命無可避免,只能在防衛的時間長短(餌的化度)、力度強弱(餌團大小、鉤子號數)上動手腳而已。簡單來說,鉤距愈大,上鉤的鎮錨功能愈大,鉤距愈小,上鉤的鎮錨功能愈小;但注意不要小到讓下鉤也失去騙魚的魅力了。
除可透過合理的鉤距調整,來分配上下餌間的攻守比值外,臨場作釣為求快速,終究要能妥善控制上餌的大小及化度,才是最佳的應變方法。

池底平整度及水深對鈎距的影響
平坦池底與池邊斜坡相比較,垂釣池底時,鉤距不宜過大,怕下鉤過於彎曲而失真減少魚訊也;垂釣斜坡時,則鉤距不妨大些,因下鉤會順坡往下墜,不必擔心子線彎曲而造成傳導不佳,而且下鉤會因繃直反成鎮錨所在,所以魚吃上鉤的機會自然增加。例如,當用9尺短竿釣池邊斜坡上的福壽時,可拉大鉤距到6 cm以上,魚訊一樣會出現漂亮的大頓點,但以12尺竿底釣時,則鉤距須縮到3、4 cm以內,魚訊反應才會正常些。所以鉤距大小,除斟酌魚體大小外,釣場平整度也要列入考慮。
水愈深,母線入水愈長,自然會造成魚吸餌或推動釣組時的水阻增加,所以水深時,可把鎮錨作用增多些,藉"事先平衡掉部分上牽制力",讓魚嘴有餘力來應付所需額外支付的力道(水阻造成),尤其面對滑魚時,魚訊才會如期出現。但過猶不及,也要考慮線組狀態及傳導性,仍需維持適當的"上牽制力"才行。相對地,水愈淺母線入水愈短,水阻必然減少,使魚吸餌或推動釣組時變得輕鬆些,等於魚嘴的力道變大了,此時適宜地增加釣組的上牽制力,反可讓魚訊更活潑,提高中魚的機率。
另外一方面,水愈深,會拉長餌料下沈途中剝落的時間,往往落底定位後,餌料已化掉大半了,鎮錨的力道必然會比想像中的小很多,這點也要稍注意一下。

最好的工具:控制餌團化度與大小
傳統的上誘下釣,只一味教人要調好餌料的擴散度,以收誘魚之效。不過,在今日以福壽為主流的池子中,一把粒子即可將魚大量誘集,效率遠比靠上鉤餌慢慢誘化的方式還高,而且化度過高的餌料,調配不當常"入水即化",反亂了魚層,不利定點上魚。早期一提到餌料的擴散度,一般人常會浮現"化度愈高愈好"的刻板印象來,其實,在人工池林立的今日,魚多回鍋成職業魚了,延長上餌的崩化速度、強化鎮錨的角色,反是大家應該慢慢接受的逆向思考。在底釣世界裏,若能拋棄"上誘"的傳統觀念,則上鉤的功能作用,將會變得更靈活與寬廣。
例如,遇魚刁滑挑嘴或魚嘴無力時,若上餌擴散崩解過快,魚都還沒考慮吸食否,上餌就化光了,此時原本應由上餌分擔的上牽制力,必然快速轉稼給下鉤,使下餌變得有些緊繃不自然,更無法誘魚吸食,上魚率當然下降了。遇此情形,如能將上餌多搓幾下或添些拉絲粉增加黏度,或把餌搓大顆些,延長餌料的化散時間,必可讓上鉤繼續發揮牽制及鎮錨的作用,保持下餌的自然可食狀,輔以晃餌挑逗,再怎麼滑賊的魚也無所遁形矣。或許,仍念念不忘於"上誘"的功效,沒關係,搓餌時不妨多花功夫,將上餌分成內外二層,內層一樣軟黏不易化,外層則包裹以化度高的誘散餌,讓"鎮錨"與"誘魚"的作用同時存在,則保證能發揮最佳的效果來。黏巴達、沾幹粒子或早期裹沾乾粉餌的手法,都是類似的"雙效合一"釣法,原理相同。尤其是黏巴達釣法,上餌的黏條塊幾乎不會化掉,其鎮錨作用根本不會遞減,這才是此釣法殺傷力最強的關鍵所在!
除了前述透過"搓大顆餌",可增加上鉤鎮錨作用外,使用比重較大的餌料,亦有相同作用。最簡單的方法,就是將餌團一分為二,其中一半以雙掌裹壓幾次,自然會提高餌料的比重值。也就是說,搓掛相同體積的上鉤餌,比重大者相較於比重小者,更能吸納釣組的上牽制力,且比重大者多有不易崩落與擴散的特性,除有穩定魚層不上浮的作用外,同時亦會延長鎮壓的作用時間。所以說,將同一團餌料,分到不同人的手上,咬況也未必會相同,道理即此。
此外,采"上大鉤、下小鉤"的子線綁法,也有不錯的鎮錨效果。上鉤用大一點的Size,不但能掛穩大顆餌,本身鉤骨多出來的重量,天生即具錨鎮之效,不需多言矣。而下鉤用小一號的Size,除鉤小利於吸入外,鉤身減少了重量,會使下餌增添自然飄逸的感覺,相對會讓魚訊變漂亮些。這種"上大下小"的鉤組,中魚後的脫鉤率並不高,但空槍機會卻會增加,所以適合春初福壽嘴未全開時,夏秋大咬時節則不宜使用。但要注意,此時若過於將上餌搓大、下餌揉小,造成下餌"幾乎不存在"的話,魚常會去嚕食上鉤餌團(非真吸入),造成假魚訊變多,反易挫到魚體,不可不防。

倒折釣的鎮錨位置
無鉤平水的倒折釣法,本屬大拖底釣法的一種,等於把上鉤的"鎮錨"功能,往上移給了"八字環",所以,上下鉤皆成了可中魚的"矛"了。只是此時的下鉤,在有上鉤(成了多出來的負殘存)加上八字環的"雙重鎮錨"掩護下,魚訊更不容易回傳到浮標上去,所以魚吃上鉤的訊號反較能讓釣者感應到,整體而言,"上鉤中魚"的機率會多一些。當然,「舉凡魚吃上餌的比率上升時,魚體被下鉤挫傷的機會也會等比例增加」,最後,倒折釣法的高挫魚率,自會被人詬病。長久以來,一直都不鼓勵大家采挫魚式的"倒折"釣法,因為釣法眾多,實無必要選擇這種傷魚率過高的手法,且此法遇上大咬魚情時,上魚速度也比不過一般的正常調釣法...
既然鎮錨的角色可以完全上移給"八字環",那是否可以再全部上移給"鉛墜"呢?當然可以了,此可謂之「無八字環調水平」也,對上鉤而言,有雙重之錨鎮保護,下鉤則更多,有三重的鎮錨掩護...不要以為這樣會完全無魚訊,非也,這種專抓抬頭轉身魚訊的調法,也有另一境界的靈鈍區間存在,只是眾人尚未窺探究竟而已。不過,還是那句老話,因易挫魚體,請止於理論研究就好...
真明白「鎮錨說」的精神後,相信爾後作釣,定能舉一反三而活用之。例如,掛"上鉤"餌時,只要在其上方1cm的子線處,多掛上一顆小餌團(搓揉緊些),上鉤中魚的機會一定大增,等於把原本負責守備的上鉤,變成"攻擊之矛"了...這是一個簡單印證鎮錨說的實驗,不妨試試,原理與"倒折"釣法相同。也請止於試驗就好,同前所述:「因舉凡魚吃上餌的比率上升時,魚體被下鉤挫傷的機會也會等比例增加」,所以實際作釣,建議少用為妙。

浮(宙)釣亦有鎮錨作用
觀察宙釣日鯽者的標訊,常視起起伏伏為理所當然,不喜抓第一口之頓點,甚至把"一頓即中魚"視為不正常的提竿時機。其實不管任何魚種,抓吸餌乾脆時所反應出的"一頓",絕對是正確的,出現扭捏不定或讓魚吸食不放心的上下嚕餌狀,造成揚竿曠日廢時,反不是最好的釣法。宙釣日鯽,原理與一般浮釣法相同,魚的戒心一定比單純底釣來的高些,原因除了為保持餌團離底必須之"調高",以致上牽制力增大外,上餌化散快速、導致鎮錨作用的迅速流失,也是讓魚無法一口吞食下鉤的重要原因。
不過如前述,宙釣日鯽是一種"騙魚吃下鉤"的釣法,想辦法把下鉤偽裝成自然落下的"殘屑"樣,讓魚不知不覺中因誤食而上鉤...這種釣法,的確可不理會下鉤的殘存剩多少,而全心玩上鉤的餌料化度。綜觀日鯽餌幾乎都以比重輕、化度高者為主,相信此騙魚說並非空穴來風。進一步來看,一個不重視鎮錨作用的釣法,垂釣結果一定會事倍功半,所以每次看日鯽釣者,以"起起伏伏"之魚訊為樂時,總覺少了點"和魚直接正面對決"的快感,有點拖泥帶水,浪費時間。難道,這就是垂釣日鯽之樂趣所在?
調高以增加上牽制力,雖是"浮釣"必須之惡,但一樣可以利用控制上鉤餌料的黏度,來發揮部分的鎮錨功能。例如將上鉤餌分內外二層,內稍黏而外鬆散,一樣有快速剝落的誘魚外層,也保有了局部的內層錨鎮力道,相信這針對敏感的回鍋鯽魚,一定有奇效。只不知日鯽釣法中,是否有類似的應用法存在?

從「鎮錨說」來解析「單鈎釣鯉」的優劣點
以"單鉤'"來垂釣職業池的老滑鯉,有人說好用,有人卻滿臉的狐疑樣,為何一樣的單鉤、一樣的鯉魚,認知會完全不同?看了前文論述後,相信大家都應該有個底了...沒錯,關鍵就在"鎮錨"二字而已。如能把原先"上鉤"擔負的鎮錨角色移轉給"八字環",單鉤能專釣滑鯉(傳說中的老鯉最難釣了),理論上是成立的。而要達到鎮錨上移目的,則「超長彎曲子線」與「調低目或無鉤水平」,是最常用的二種方法。早期單鉤釣鯉者,所用的正是其中"超長子線"的方式...欲學單鉤垂釣,千萬不要只看到了"單鉤"二字,卻漏掉了精髓之"長子線",否則鎮錨盡失,畫虎不成反類犬,失去意義矣。
單鉤調釣限制下,能變化之招式,畢竟沒有雙鉤來得多,不能應付多變的魚情,所以釣況不穩定也是必然。換句話說,單鉤釣鯉會奏效,一定是透過長子線的曲度或大貼底的調法,來把鎮錨作用定止於八字環上。如此一來,下鉤雖少了鎮錨之負擔,卻無法避免"延遲反應"的缺失,兩相沖銷,效果自然大打折扣,所以才會說是此法適合"專釣滑鯉",而避談其在正常魚口下魚訊變少的缺失。不過,單鉤比較不容易挫傷魚體,對警覺心高的老鯉來說,真有降低戒心的作用,這是優點。
雙鉤垂釣,除了可以利用鉤距大小、上鉤鉤體粗細,及控制餌料大小比重化度等方式,靈活操縱鎮錨作用外,比單鉤多出了一顆餌可讓魚選擇,上魚機率終會高些,這也是事實。因此,會用單鉤釣鯉,算是針對特殊魚情下的應變方法,非常態性質也,瞭解來龍去脈後,就不需對之再有神秘色彩了!

知魚與敬魚
思考垂釣史,必因先有魚對殘存的敏感性,後來才會衍生出利用雙鉤鎮錨的方式破解之,所以才會說"下鉤中魚"是上魚的標準模式。以前釣魚人使用雙鉤,或許是靠長期實釣後,由經驗累積所換來的,或許會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但今日已知其所以然矣,應該是揚棄一些因餌料大拖底,造成挫魚率偏高的釣法,改提倡使用「妥善控制雙鉤餌鎮錨作用、減少挫傷魚體」之正吃釣法的時候了。這才是一種知魚性後,再依魚情變化,來改善垂釣技巧的演化史。
垂釣之能修身養性,絕不是因其激發了人類原始之"狩獵"心態,反倒是其擁有讓人"見獵不心喜"的磨練環境,才是作用所在。如想"見獵不心喜",一定要先有"敬魚"的心態,唯有"敬魚"者,才會摒棄趕盡殺絕之手段,把魚當成奕棋對手般看待,如此心平氣和下,心性方有昇華的可能。
想釣好魚,先要認真去感受那魚嘴的力道脈動,去想像那水底的魚情美景,藉以敞開知魚與敬魚的那扇窗門...否則殺伐終日,終是狩獵捕魚而已!
( 休閒生活雜記 )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fullwin1&aid=20727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