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08/07/18 22:25:24瀏覽1073|回應0|推薦6 | |
關于垂釣遇水流割綫(註:割線,即釣線在水中被水流推沖之意),乃常有之事,如因此棄釣,仍會心癢難耐的,尤其好不容易才盼到的一個休假日,竟要"付之流水"時。風浪中,若還有機會下竿,誰又會輕易放棄呢?
水流成因,有風浪造成「上下對流」所致,有進水或放水形成的"定向"流動或旋渦型的暗流捲動,亦有溪河之由高往下走型。在此所談,以池釣正常風浪下之水流爲主,而後二種則只部分可適用,視情况而定。 一般在封閉式的池子中,風浪所形成的水流,多是「上下"反向"對流」的模式,與溪河之"固定"方向流水不同,這種模式有一個特色,就是有"抵消作用"的存在,使風浪的作用沒有想像中的厲害。傳統上,此時多采「大拖底」的調校法來換取穩定,類似「鎮錨」的功能,犧牲部分魚訊是免不了的…此法大家較熟悉,不多談;而「調高緊繃法」,則是透過「調目加高」的動作,即比正常調釣的標準,略增加些向上的牽制力道,同時配合"大顆的上鉤餌",採上下力道反向的"緊繃綫組"方式來讓浪流割綫作用放慢些,只要風浪不太誇張,「釣目」依然在水面可見,不會馬上沒入水中,若魚肯吸食,魚訊自然漂亮可期。當然,此調目幷非愈高愈好,仍需與魚情及上鉤餌的大小和軟黏度相配合,否則會造成上牽制力大於鉤餌的重量,母線一樣被水流快速帶著走。原則上,能調到"掛餌貼底"後,浮標釣目剛好不被埋入水中的那一點(臨界點)最佳了,此點如能座落在「單餌水平」到「雙餌水平」之間,保證魚訊漏失最少…如果需超過「雙餌水平」以上,則表水流過强,可能要考慮換成「大拖底」法,會比較穩定些。 一般而言,風浪中的魚不會上浮,有利底釣。如加入季節變化的因素後,則秋冬之交魚口尚佳,風浪中首宜采「調高」法試之,深冬之際魚無力,則可優先考慮「大拖底」法。而南國之深冬,却可能等同北國之初春水溫,此之魚口如何,實因地而異,宜「大拖底」或「調高緊繃」,須能臨場活用才佳。 |
|
( 休閒生活|雜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