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2008/07/13 20:08:02瀏覽738|回應0|推薦1 | |
用公餌比賽,和用私餌比賽一樣,主辦單位事前的準備一樣辛苦,這點無庸置疑,甚至,用公餌,要多花心思在備料上,還得擔心被嫌的一無是處,討不到好處的。比賽中,一樣爭個你死活,事後一樣有勝有負、有冠軍與最後一名,一樣會有輸得心服口服與輸得碎碎念的人...換句話說,輸得起或輸不起,純屬個人修練問題,與公餌或私餌制無關。
所以,"比賽"這玩意,重點不在公餌與私餌,而是所定的"規則",大家能不能接受而已。如果有人不接受,當然不是一句"不要來比賽"就想搞定,而是要把規矩盡量訂公平些而已...公餌制,應該是在這精神下產生出來的。不過,難道"公餌"就不需有玩餌功夫了嗎?非也,沒看平平一包168粒子,泡水比例不同、騷爪次數不同、多捏少捏、大顆小顆、新鮮度及拋放位置與頻率的不同等,保證結果會不一樣的...能同中求異,不也是學問?就像食神大賽,若用"公材料",煮出的菜與口味都會一模一樣? 玩餌,有「玩配方」及「玩控制」二種。私餌制,偏向玩配方與抓口癖,熟悉該比賽池口辟者多少會佔些優勢;公餌制,偏向玩控制,強調控餌的能力,並不止於大家想像中單調的"和稀泥"而已。「會對公餌與私餌二制,有個人偏愛傾向者,與心中喜愛玩配方或玩控制,多少有點關係」,我現在將此問題挑出來,就是希望大家能客觀地、針對真正的問題點提出好看法,才不會淪為口舌之爭或人身攻擊! 看大家比賽時,常花大錢準備了一拖拉庫的餌料,比賽後,又將大批的餌料往垃圾堆或水中丟,這點...是比較不認同些,其它的,只要比賽規則講清楚、又願者上鉤,很難說不可以。比賽不是釣魚的目的,只是種切磋的方式而已,為了爭論手段而失了方向,大可不必!沒錯,熱中比賽是進步的原動力,但,不參加比賽,一樣能自得其樂,沒有絕對,各取所需罷了...不過,為了活絡市場經濟,我還是該贊成多辦些比賽,對吧? *** 在網路平台上交流,只要願意分享,不論年資深淺,人人都是我的老師......正常情況下,老人對現狀會因順適與習慣後,比較沒有特別的意見,但新人則無歷史包袱,很多看法的切入角度會比較新奇與跳躍。只要大家抛開先入為主的框架,虛心聆聽後,會發現其價值所在的,或許正是一個創新與進步的機會。何況,提出建言的資格,沒規定要與釣齡或釣技成正比,所以,不論先來後到,能尊重彼此的發言權利...才是重點!我喜歡新人的直言無諱,欣賞老手們在字裡行間展現出來的自信與經驗分享,連冒失跑出來火上加油的,也能讓大家在平靜的日子裡,多點火花來振奮精神(不是嗎?)...算算,都有貢獻度的! 話說回來,試問一下,對現在的比賽規則,都覺得滿意與公平了嗎?在眾多發言中,我們可以發現,其實很多高人有講到了重點:「規矩是人訂的,必然還有改善的空間;在沒有更好之前,想參加比賽,仍要遵守共同的遊戲規則才行」。換句話說,能廣納意見、尊重建言,讓比賽制度更趨公正,依然是大家心中的期待。很多活動辦完後,都會填個問卷、蒐集一下資訊,作用也在此。 從早期單純的自備私餌比賽,到近來崛起的公餌制,說實在,這就是一種"還有改善空間"的明證。至於憑此即可論斷二者優劣了嗎?當然不是了,因為在目前私餌制仍佔多數的情況下,不管原因為何,事實證明其優勢,仍有無可替代之處。總之,未來的比賽制度,一定會演化的更周全與公正,至於是變得限制愈多或愈少,或許你現在的一席客觀意見,便是個關鍵了! |
|
( 休閒生活|雜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