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毛巾素顏當道 品牌變志業 日治老企業 靠「無染」翻身
2020/03/26 17:49:58瀏覽2163|回應0|推薦5

作者、攝影唐復年    原文刊登於蘋果日報》

位在台中大肚山腳下的洽維企業,曾是台灣4大毛巾外銷工廠,10多年前遇到中國崛起及金融海嘯,曾經長達半年接不到1張外國訂單,第3代接班人陳錦賜幾乎決定要關廠,卻因為長年為法鼓山量身打造的「無染」毛巾,讓公司起死回生,如今陳錦賜已把祖父留下的事業當成志業,「要為地球多留一塊綠地!」 

定義「無染」毛巾,是採用純棉紡出的紗,在製作過程中,不添加任何化學藥劑,不漂、不染,用最自然的方式生產,產品呈灰米色,與純棉紗幾乎沒有色差。

陳錦賜家族世居大肚山下,山上很多相思樹,爺爺陳傳旺是日治時期的保正(現今的村里長),為養家糊口,靠山吃山,砍下的大枝幹或樹頭,賣到台化彰化廠,台化再將木頭裡的纖維(嫘縈)萃取出製成毛毯,陳傳旺再批回毛毯當經銷商,小枝幹則留下燒成木炭賣。

陳錦賜說,爺爺要為5個小孩找出路,想說乾脆自己買機器來生產毛毯,於是向沙鹿1家同業買了10部中古機器,誰曉得買到的是「毛巾織機」,不是「毛織機」,雖然只差1字,製作原理也一樣,但「毛巾織機」只能織毛巾,爺爺才趕緊找懂得織毛巾技術的人幫忙,終於把毛巾做出來,「賣毛毯我們有管道,但卻不知道毛巾市場在哪?算是誤闖毛巾森林的小白兔!」

陳錦賜說,恰巧清水鎮上有位女士嫁到日本,夫家做百貨業,藉由這個管道,得知日本毛巾市場以餐廳用的小方巾、泡溫泉用的長毛巾最有銷路,所以工廠專出這2種貨,爺爺工廠甫成立時,佔地300多坪的廠區,家人連員工在內約10幾個人。


用純棉原料的無染系列產品與純棉幾乎沒有色差 

點子總被模仿 被迫撤出美國

陳錦賜國中畢業,選讀電子科,「其實那時懵懵懂懂,沒想太多,但命運就是這麼奇妙,後來轉到紡織科,而且是第1名畢業。」1987年退伍,那時家裡決定買「毛織機」生產毛毯,就是由他負責採購,「這回就沒買錯了,我還順道帶了2位懂毛織技術的沙鹿高工學長進公司。」

「不做這行不知道,開始生產毛毯才曉得台灣人特愛『韓國毯』,就像去韓國必買人蔘,很多人也會順道帶條毯子回來,因為那時台灣石化業的條件落後韓國,韓國輕油裂解技術高於台灣,台製毛毯售價比韓國高,34年後家裡又把毛織機賣掉,專心做毛巾。」

陳錦賜1994年正式接手洽維,台灣毛巾產業卻開始走下坡,相關條件嚴峻,勞工、環保意識漸抬頭,產業開始外移西進。日本市場已被中國搶走,海外重心就轉到美國,當時美國雖有301條款配額的限制,不過台灣有搶到配額,「到現在我還非常感謝前總統李登輝『啞吧彈』之說,救了我們。」

陳錦賜說,19951996年的台海危機,使美國下到中國的單子不太穩定,不少業者認為「雞蛋不要放在同個籃子」,把部分單子撤回台灣,才讓台灣毛巾業者喘口氣,「不過好景不長,單子愈來愈少,我和太太趕快跑到美國去看,發現海灘巾和廚房用毛巾最熱銷,於是專攻這2項,並開始幫NIKE等知名運動品牌代工,等於是幫人養小孩。」

美國市場暫時穩住,陳錦賜認為,「一直單打獨鬥不行,一定要打群架!」他找了做襪子、做球的、做高爾夫球釘(TEE)等運動相關產業異業結合。但他發現,一有市場,點子馬上就被模仿,尤其中國勞動成本低,洽維終於在2000年後,被迫撤出美國市場。

洽維規模最大時有4個廠,從紡紗、染印到包裝一條龍,員工3百多人,而且還外包到雲林虎尾,同時間至少有6百台機器由他掌握,撤出美國後,專心內銷,因此關掉2個廠,也就是現在的規模。

賣場無心插柳 與顧客互動多

一直到2008年金融海嘯發生前,洽維都只做一般家用或禮贈品毛巾,如股東會紀念品等。陳錦賜說,那時都是做OEM(純代工),一定會有庫存,1年會有2次大清倉,把庫存秤斤賣給盤商,盤商再拿去菜市場或夜市去賣。陳錦賜說,2008年時,電話從北打到南,竟然沒盤商願意看貨,有位盤商這樣說,「我家存貨可能比你們工廠還多!」

「其實這個賣場是無心插柳來的,當時想既然賣不掉,就把工廠一部分改為賣場,賣多少算多少,有了賣場,與消費者互動更密切,也能藉此了解消費者的想法。」陳錦賜說。

陳錦賜坦言,以前都被盤商唬弄,說冬天消費者不玩水,毛巾賣得少,乍聽有道理,後來才知道毛巾沒有淡旺季,只是產品要根據季節調整,如冬天浴袍熱賣,以前只懂生產,沒深入了解消費者在不同季節有不同需求,像夏天和冬天用的運動毛巾,材質就不同。

互動過程中,還包括教育消費者,有人不會用毛巾,只看上面印的圖案,就說「好,這一條我喜歡!」他總會多問1句,「你毛巾怎麼使用?」有人乾擦,也有人下水後擰乾再擦,這是濕擦,兩種方式所需要的毛巾不一樣,尤其是北部氣候潮濕,特別是梅雨或颱風季,厚毛巾不適合濕擦,濕度加上使用者身上的油脂,毛巾掛在浴室不通風,就成了細菌溫床。

筆者採訪時,正值肺炎疫情緊張之時,有消費者上門問:「有賣口罩套嗎?」陳錦賜馬上請設計師打版,只花3小時就完成,開賣後果然供不應求。陳錦賜說,「這就是自家有設賣場的好處!」遇上金融海嘯,洽維又是如何度過難關?陳錦賜太太、洽維總監李月娥說,「那時已做好關廠準備,員工全資遺,只留我們2個,因為印毛巾最少要2個人,1個把毛巾攤開,1個印!」

無染一鳴驚人 已成品牌DNA

李月娥說,早期台北紡織展都是找台化、南亞、遠紡等大廠參展,2010年紡拓會協助受創產業,派人來通知,「攤位不用錢,還幫我們設計,我想怎會有這種好康?」她說,紡拓會的人在公司左看右看,挑中1990年起就替法鼓山代工的「無染」系列毛巾,包括浴巾、毛巾、方巾、手帕。

當時設計師要求1個條件,「只要無染,其餘免談!」「可是我們還有綠色、紅色的產品啊?133的攤位,只展這4種產品,能看嗎?」陳錦賜回想起來是「當局者迷」,「沒想到『無染』現已成洽維的DNA。」

那次展覽為期4天,李月娥說,結束後設計師來到攤位抱怨,「我明明跟其他3家也講一模一樣的話,每家只要展出最有特色的產品,可是為什麼只有你們有聽?」她說,還有同業怪主辦單位幫洽維設計得太漂亮,「當時真的一鳴驚人,一個不起眼的東西,居然可以那麼吸睛,詢問度非常高。」

李月娥於是起心動念想做品牌,「可是畢竟我們代工做太久,都到第3代了,要改真的很不容易,所以我覺得第1件事就是『換個腦袋』。」她把自己當種子教練,只要品牌相關的課程就去上,南征北討,回來與同仁分享,大家集思廣益,就是要開發出「無染」的相關產品。

陳錦賜說,製作無染毛巾的設備其實都一樣,差別在於原料選擇,所有製程採用減法生產,從化學方式改為物理方式,像市面上買到的毛巾色澤鮮豔且柔軟,是因為加了螢光劑和柔軟劑,「無染是素顏美女,有上染色的毛巾則是彩妝美女。」無染毛巾摸起來質感較粗,但透過木球在滾筒裡撞擊的過程,可讓小棉絮掉出來,毛巾也會柔軟些,這就是物理方法。

除了基本款,洽維開發的新產品中,以廚房擦手巾最亮眼,做成斗篷模樣,此外還有面紙盒、環保杯袋等文創商品,近來熱賣的嬰幼兒系列,材質是4層紗布,紗織數細且經絨面處理,包括口水巾、枕頭、包巾、洗澡巾、襪子、浴袍、哺乳巾等,可讓客人自選搭配成彌月禮盒。

洽維配合交通部觀光局推動2020年脊樑山脈年,推出會呼吸的運動毛巾,陳錦賜說,夏天爬山用傳統運動毛巾一定覺得太熱,這款無染運動毛巾利用棉紗遇水自然產生皺褶的特性,掛脖子上,冷風灌進去,熱氣就排出來。


無染手提袋

無染系列最搶手的是斗篷外型廚房擦手巾

壓縮系列產品還可以製成麻將 

挪地種棉花 開班教學捐公益

陳錦賜說,無染列系也很著重教育,例如「感溫毛巾」,如果碰到攝氏38~40度的熱水就會變色,可避免使用者被燙傷;「感光毛巾」當紫外線太強時也會變色,就是提醒使用者該做防曬措施。

陳錦賜5年前開始在大肚山上種棉花,緣起於在信義誠品設櫃位時,一對母女走來,女兒看到有盆棉花,興高采烈大喊:「媽媽,我看到棉花了!」媽媽則回:「我也是第一次。」陳錦賜回家告訴父親看到這一幕,感嘆一般人幾乎都不認識棉花,「那我們來種啊!」陳父馬上挪出約300坪的地,開班教學。

洽維的棉花田以家庭為單位,畫分10個班,每人酌收50元,全捐公益,「我們很嚴格,規定3次上課都一定要來!」李月娥說,第1次是從棉花裡採種籽,放進培養土;第2次是當棉花長到幼苗時,自己挖土移植到棉花田;第3次是採收,有人拿去做抱枕,也有人做成乾燥花。

「現在我不是以賺錢為目的,把它當成志業,帶給消費者正確方向,多使用無染純棉的東西,像純棉毛巾破舊後可先當抹布,也可以剪成小塊放進盆栽底部墊底,放進培養土、植栽後,上面再蓋2層,澆水時會自然滲透下去,土也不會噴出來,盆栽底部的土也被毛巾包住不會滲出。」陳錦賜說,「我們夫妻當前就是把品牌養好,或許小孩就有意願接手了。」


洽維公司在大肚山上種的棉花

種棉花活動搶手,親子一同把幼苗移到土裡。 

李月娥、陳錦賜夫妻小檔案

李月娥
年齡:54歲(1966年生)
學歷:台中商專國貿科
現職:洽維總監
陳錦賜
年齡:56歲(1964年生)
學歷:沙鹿高工紡織科
現職:
洽維總經理
台灣區毛巾公會常務理事
資料來源:《蘋果》採訪整理

洽維小檔案

1965 陳傳旺於台中沙鹿創立,生產毛巾外銷日本
1987~1990年間 同時生產毛巾與毛毯
1994 3代陳錦賜接手,外銷市場由日本漸轉至美國
2000 外銷市場不敵中國,全面撤回專做內銷
2008 金融海嘯,半年接不到訂單
2010 參加台北紡織展,以「無染系列」一炮而紅
2014 無染網商城開賣,獲MIT微笑產品台灣金選入選認證
2015 開辦棉花種子部隊
2018 獲「德國萊因企業營運能力」認證
資料來源:《蘋果》採訪整理

 


( 在地生活中彰投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freddytang0054&aid=132223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