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國初年,軍閥割據,彼此爭戰,殺伐不己,百姓未蒙民國之利,先受民國之害.加以歐美列強,為維護自身利益,武裝中國軍閥,使中國國土分裂,永無寧日.在多年的爭戰中,亦有部份軍閥,心懷民國,不為異族列強之鷹犬,一心為統一民國,再建強大之中華民國而奮戰不己,當中當以玉帥吳佩孚為甚.
吳佩孚,字子玉,山東省登州府人,生於同治十三年,出生時由於其父夢見明朝抗倭名將戚繼光,因此將其命名為佩孚,字子玉.14歲時,吳父病故,家道中落,為求養家,虛報年齡入登州水師營任學兵.其間,拜名儒李丕春為師.22歲時,以學兵身份,考取秀才,轟動登州.
咸豐八年,因天津條約之故,登州成了通商口岸,鴉片源源不絕地進入.年輕的吳佩孚也因此染上了煙癮.為了煙癮,吳佩孚犯了殺人重案.為此,吳佩孚連夜逃離家鄉,改名換姓,流浪於平津一帶.光緒24年,加入了武衛前軍聶士成的部隊.
武衛前軍戍守平津,有京師鐵衛的美稱,聶士成出身行伍,曾經歷過太平天國、中法、中日甲午戰爭等戰役,身經百戰,對軍隊的要求相當嚴格,聶士成更痛恨鴉片,不準軍人吸食.在嚴格的軍事環境之下,吳佩孚不僅戒掉了鴉片惡習,同時,也對聶士成嚴厲的如父如兄的照顧,感激在心.
吳佩孚在部隊之中,由於沉默寡言,被派任為勤務兵,但在一封巡警營參謀郭梁丞上呈的公文中,發現了一個錯誤,吳佩孚不著痕跡地替其改正,但卻引起了郭梁丞的注意,郭找吳佩孚深談,方知其秀才身份,及在家鄉所犯的罪行.基於憐才,郭梁丞找上聶士成,稟明一切.聶士成令吳佩孚改回原名,同時亦協助撤消其一切罪名.後郭更折節下交,與吳結拜,更讓吳佩孚感激在心.
光緒26年五月,八國聯軍攻打中國,聶士成率武衛前軍於天津、大沽內抗義和團,外戰八國聯軍,雙方死傷慘重.六月,聶軍於天津楊村血戰,擊殺聯軍400餘人,威震聯軍,聯軍稱其軍為「中國最強悍的部隊」.六月十三,聶士成於天津八里臺戰死,武衛軍潰敗.吳佩孚隨潰軍退入京師,並參予京師防衛戰.七月,北京城陷,吳佩孚易服躲於民間.吳佩孚目睹聶士成、李秉衡兩位長官死事之壯烈,及聯軍佔領北京後的種種暴行,更令吳佩孚意識到,唯有國家強大,才能抵禦外悔,因此,種下其尚武強國的種子.
戰後,吳佩孚回歸武衛軍,在郭梁丞的保薦下,被保送至保定陸軍速成學堂,入測量科學習.光緒28年畢業後,入北洋督練公署任職中尉參謀.光緒30年,日俄戰爭爆發,日俄兩國爭相引中國為援,清政府陷入了若「附俄則日以海軍擾我東南,附日則俄分陸軍擾我西北」的外交困境憂慮之中.在此為難之際,日本派小村大使與清廷接洽,以戰後歸還中東鐵路為條件,打動了滿清君臣的心.慈禧因而下令,保持中立,劃出交戰區,同時北洋大臣令馬玉崑暗助日本.並從督練公署中挑出16餘名通曉日語的年輕軍官,秘赴東北,由日軍守田利遠少佐率領,搜集情報.同時,亦協助日軍,收編當地鬍匪,組成忠義軍,自後方偷襲、牽制俄軍.吳佩孚因沉默寡言,得到守田的注意,因此將之納為其中,為日軍效力.
在此次任務中,吳佩孚給日本人的印像是「溫和良順,舉動不苟;交人圓和而不露圭角;任事處變而不急近功和不邀虛名;所自信以為是者,則行之以漸……」因此給他起了個綽號叫「總有法子先生」。吳佩孚出色的情報工作才能,深受守田的青睞。守田獎賞吳佩孚500大洋,並破例准假一周讓吳佩孚騎著自己的坐騎回家探親。2、3月日本聯合艦隊與俄遠東艦隊爆發激戰.吳佩孚建議用多艘普通漁船日夜不停地對俄艦隊進行騷擾、試探,趁其麻痺之際,把日軍情報船混在漁船中送到海上陣地,港內各艦陣位信息成功地反饋到指揮艦,為日軍殲滅俄國遠東海軍殘餘,以及陸上要塞決戰作出了貢獻.也因此,在青木、守田的建議下,吳佩孚榮昇上尉.
光緒31年,日俄戰爭結束,日本贈其「六等單光旭日勳章」以表其功.戰後,被派至北洋陸軍第三鎮,歸曹錕管轄.曹錕在日俄戰爭期間,本來就對這個年輕、足智多謀又沉默寡言的吳佩孚賞識有加,因此大加提拔,保薦其至天津講武堂受訓.結訓後升至管帶.宣統三年辛亥革命爆發,曹銀奉命率兵入關,負責天津、北京、保定一線京畿外圍防務.同年鎮壓山西革命軍時,因第三標譁變,吳佩孚於亂軍之中救出曹錕,兩人關係,更行緊密.之後升任第三標標統.
民國元年,袁世凱改組北洋軍,曹錕任第三師師長,吳佩孚任砲兵團團長.民國二年,曹錕率軍鎮壓二次革命,因軍功升任長江上游警備司令,吳佩孚升任師部副官長,駐防岳州.在代表曹錕赴「全湘名流會議」時,受湖南都督湯薌銘的賞識,認為吳在曹錕軍中官階太低,大材小用,因此以湖南省督軍府的名義向曹錕發來公函:「……茲借調貴陪吳佩孚來敝省主巡警旅軍政。如貴部認為必須交換條件,敝省一定酌情滿足之……」
曹錕想一個堂堂的都督僅見吳佩孚一面,竟然要將其借走,而且還要升為旅長,若吳為湯所用,自己的面子要往哪擺?於是回函:「本部已提升吳佩孚為第六旅旅長,掌管兵權,如何外借?」得到曹錕的器重,吳佩孚深懷感激,誓死追隨曹錕一生,成為曹錕的心腹。
民國5年,曹吳二人率軍入川討伐護國軍,攻陷瀘州,但在攻打納溪時,曹錕被圍於高洞塲,16混成旅旅長馮玉祥建議攻下納溪以解高洞塲之圍,但吳佩孚卻親率幾十名騎兵,拼死救出曹錕,並趁護國軍陣腳大亂時攻下納溪.曹錕感激萬分,誓與吳佩孚共進同退、不離不棄,更向袁世凱表彰吳佩孚的戰功,吳佩孚升任陸軍中將.在袁世凱稱帝之時,當時吳佩孚力勸曹錕虛與尾蛇,暗中聯絡各省,以致於袁世凱死後,執政的段祺瑞封其為直隸督軍,後因其大舉擴兵,形成了北洋直、皖、奉三大派系之一.民國6年吳佩孚率兵擊破辮子軍,曹、吳聲勢如日中天.
民國7年, 孫中山在廣州組成護法軍政府,段祺瑞兩路進軍,討伐軍政府.吳佩孚以第三師代師長兼前敵總指揮,連克岳州、長沙、衡陽,所戰皆捷,被稱之為常勝將軍.但段封張敬堯為湖南督軍,僅封吳為援粵軍副總司令,引起全軍不滿.第三師全軍停止前進,為了令吳軍再戰,段祺瑞任命曹錕四川、廣東、湖南、江西四省經略使,並封吳佩孚孚威上將軍,但仍未平息吳佩孚的不滿,吳佩孚勸曹久戍於外,直隸根本之地,未免空虛,倘有疏虞,便無退步.
因此,曹錕卒率軍退回保定,吳佩孚聯合其他北洋軍將領通電南方謀和,誓言「不做督軍,不住租界,不結外人,不借外債」.此舉不僅令直皖公開決裂,並迫使段祺瑞、馮國璋下臺,也使曹錕有了問鼎政府的野心,而吳佩孚的聲望,亦超過曹錕,成了直系的實際領導人.
民國8年,因應巴黎和約,五四運動爆發.段祺瑞強力鎮壓,引爆全國的不滿,安福糸力主簽定巴黎和約,直系通電反對,吳佩孚並電大總統徐世昌:青島得失,為吾國存亡關頭。如果簽字,直不啻作繭自縛,飲鴆自殺也。衛國是軍人天職,與其簽字貽羞萬國,毋寧背城借一。如國家急難有用,願率部作政府後盾,備效前驅....
吳佩孚的舉動,使得其聲望超過其它軍閥,成了眾望所歸的政治明星.與安福系的衝突日劇,雙方的戰爭,一觸即發.為此,雙方爭相拉攏奉天張作霖.張作霖決定與直系合作,民國9年,直奉聯軍擊潰了皖軍,段祺瑞引咎辭職.戰後,曹錕封為直魯豫巡閱使,吳佩孚為副使...美國陸軍助理武官費祿納少校曾到保定訪問曹、吳二人,然而從費祿納給美國國務院的報告可以看出,在他眼中吳佩孚才是一個真正意義上的領袖,「直系首腦中最傑出的是吳佩孚……他的行動是一個真正愛國者的行動,他是為國家利益而不是為個人利益而工作的。……他顯然極為民主,他的士兵對他既非常尊敬,又十分愛戴」。
9月,吳佩孚開府洛陽,設八大處,在此同時,吳佩孚開始有了武力統一中國的雄心.他以當代孟嘗自居,廣納賢士,屯糧練兵,把軍事指揮機構中心設在原袁世凱的離宮,在其東西兩側新建50多間房屋作為參謀本部給他的幕僚策士居住,在其南修建「繼光樓」專門接待中外重要訪客。除此之外還為學生兵修建了1千多孔窯洞作為宿舍。同時設立無線電台,修建飛機場,購買飛機,開洛陽航空先河....民國10年,吳佩孚擁兵十餘萬,軍勢超過了曹錕.兩湖爆發戰爭,北京政府命吳佩孚為兩湖巡閱使,平息兩湖的戰事.吳佩孚駐節湖北宜昌,在此同時,與奉系的衝突越來越激烈,奉系亦想染指長江流域.雙方各自調兵遣將,準備一戰.
但此時,吳佩孚卻投鼠忌器,一方面直奉戰後,吳佩孚的聲勢、威望,超過曹錕,引起曹錕的疑忌.為此,吳佩孚避居宜昌,不願去北京.另一方面,曹、張兩人是兒女親家,吳佩孚不知道曹錕作戰決心有多大,兩人是否合謀要吞掉自己?同時,梁士飴內閣,亦讓吳佩孚不滿,因此當奉軍集結時,曹錕三番四次令吳佩孚北上,吳卻擁兵於宜昌,不遵命令,令曹錕急如螻蟻,下令務必讓吳前來,令曹的秘書相當困擾,當曹發現秘書不知如何下筆時,搶過了筆,寫下了:子玉老弟,你就是我,我就是你。親戚雖親,不如自己親。你要怎樣辦,我就怎樣辦.
這一封電報,終讓吳佩孚疑慮盡去,率兵北上.民國11年4月,吳佩孚以五萬精兵,迎戰12萬奉軍,5月,奉軍慘遭擊潰,僅剩2萬人逃回關外.戰後,曹錕亦以賄賂,選上中華民國總統.而吳佩孚虎踞洛陽,在其最鼎盛時期,擁兵數十萬人,其中直屬部隊五個師和一個混成旅十餘萬人,控制著直隸、陝西、山東、河南、湖北等省地盤。當時全國有18個省的督軍、總督的代表機構就設洛陽,洛陽成為各方所仰望的中心,被時人稱為「西宮」。吳佩孚五十壽辰時,全國各地來洛陽向他祝壽的達官顯貴、文化名人及各國駐華使節就有六七百人之多。由於吳佩孚當時已成為北方實力最大的軍閥,洛陽實際上成為了北方的政治、軍事中心。按曹錕所言:「只要洛陽打個噴嚏,北京天津都要下雨。」